彩色滤光片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72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彩色滤光片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色滤光片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触控显示装置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因其具有寿命长、光效高、辐射低、功耗低等优点,使得逐渐取代了传统射线管显示设备而成为了近年来显示设备产品主流的研究方向,触控显示装置的不同颜色的显示主要是通过内部的彩色滤光片产生的,彩色滤光片通过将光进行不同的过滤而使得触控显示装置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彩色图像。

现有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彩色滤光片上添加有触控膜,通过在所述触控膜进行蚀刻点的设计,使得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

现有的彩色滤光片由于要添加触控膜,使得彩色滤光片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添加触控膜的工艺复杂,进而影响了彩色滤光片的生产效率,且现有的彩色滤光片在添加触控膜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气泡的产生,进而降低了彩色滤光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彩色滤光片及触控显示装置。

一种彩色滤光片,包括基板和设于所述基板上的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若干个像素区域,所述像素区域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设置有标志区,所述标志区位置排列的组合用于指示所述像素区域的物理坐标。

上述彩色滤光片通过对所述子像素区域进行边沿处理,使得所述子像素区域上都设有标志区,所述像素区域内的所述标志区的水平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通过所述标志区位置的排列组合,使得每个所述像素区域内的所述标志区的位置排列组合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区域膜,第一个所述区域膜设置有所述标志区,所述标志区延伸至第二个所述区域膜的内部,所述标志区与第一个所述区域膜同色。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区域内设有R区域膜、G区域膜和B区域膜,所述R区域膜用于显示红光,所述G区域膜用于显示绿光,所述B区域膜用于显示蓝光。

进一步地,所述R区域膜位于所述像素区域内最左侧,所述B区域膜位于所述像素区域内最右侧,所述G区域膜膜位于所述R区域膜和所述B区域膜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标志区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侧边上,所述标志区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侧边夹角为0至180°,且所述标志区不超出所述彩膜层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的背面设有增透层,所述增透层用于增大所述彩膜层的透光率。

进一步地,所述子像素区域的相邻两边通过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上下相邻的四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形成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层的背面设有黑矩阵,所述黑矩阵用于当所述彩膜层被点击时显示弱白阵,以使提高所述彩膜层的显示效果。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层、TV主板和上述的彩色滤光片,所述彩色滤光片位于所述TV主板与所述显示层之间,所述触控笔上设有摄像头,所述触控笔用于读取所述彩色滤光片上的所述标志区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并向所述TV主板返馈所述图像信息,所述TV主板上存储有与所述彩色滤光片上的所述标志区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对应的预存图像信息,所述TV主板通过所述预存图像信息,进行数据表查询,得出所述触控笔在所述显示层上的物理位置。

上述触控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触控笔和所述彩色滤光片的设计,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不需要添加触控膜,也可达到触控定位的效果,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笔的笔尖设有压力传感器,当所述触控笔压下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发现所述触控笔有点击动作,进而在所述显示层上显示点击动作或者软件作出相应功能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笔可将读取到的所述彩色滤光片上的所述标志区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数字化,进而直接向所述TV主板返馈数字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模块30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信号传递结意图;

图4为图1中彩膜滤光片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彩膜滤光片200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彩膜层10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彩色滤光片300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触控笔304和显示模块301,所述显示模块301包括显示层303、TV主板302和彩色滤光片200,所述彩色滤光片200位于所述TV主板302与所述显示层303之间,所述触控笔304上设有摄像头,所述触控笔304用于读取所述彩色滤光片200上的所述标志区16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并向所述TV主板302返馈所述图像信息,所述TV主板302上存储有与所述彩色滤光片200上的所述标志区16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对应的预存图像信息,所述TV主板302通过所述预存图像信息,进行数据表查询,得出所述触控笔304在所述显示层303上的物理位置。

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彩色滤光片200包括基板20和设于所述基板20上的彩膜层10,所述基板20和所述彩膜层10均采用长方形结构且上表面面积相等。

所述触控笔304的笔尖设有压力传感器,当所述触控笔304压下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发现所述触控笔304有点击动作,进而在所述显示层50上显示点击动作或者软件作出相应功能反应。

所述触控笔304可将读取到的所述彩色滤光片200上的所述标志区16的排列组合图像信息数字化,进而直接向所述TV主板302返馈数字信息。

所述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信号传递流程是:

通过所述触控笔304对所述彩膜滤光片200上的所述标志区16进行图形识别,获取所述彩膜滤光片200上的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将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数字化形成图形数字,并传输到所述TV主板302上,所述TV主板302通过所述图形数字,查询所述TV主板302上的所述存储模块,得出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对应的坐标点,也就得到了所述触控笔304的坐标值,当按下所述触控笔304时,通过所述触控笔304的压力传感器,即可发现所述触控笔304有点击动作,即可在所述显示层303上的位置显示点击动作或者软件作出相应功能反应,进而达到了所述触控显示装置100的触控功能。

所述子像素区域设置有至少两个区域膜,第一个所述区域膜设置有所述标志区16,所述标志区16延伸至第二个所述区域膜的内部,所述标志区16与第一个所述区域膜同色。

所述标志区16位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侧边上,所述标志区16与所述子像素区域的侧边夹角为0至180°,以使所述标志区16可朝向任意角度,且所述标志区16不超出所述彩膜层10的侧边。

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层10包括第一像素区域11、第二像素区域12、第三像素区域13和第四像素区域14,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位于所述彩膜层10的左上角,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右侧,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位于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下方,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位于所述第四区域像素膜14的左侧,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均包括三个子像素区域,所述子像素区域的边缘设有标志区16,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上,所述像素区域通过所述标志区位置排列的组合,使得所述像素区域的物理坐标各不相同。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区域为若干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内设有第一R区域膜111、第一G区域膜112和第一B区域膜113,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和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均采用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用于显示红光,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用于显示绿光,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用于显示蓝光,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内的最左侧,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内的最右侧,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位于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和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之间,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和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上均设有所述标志区16;

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都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结构相同,进而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包括第二R区域膜121、第二G区域膜122和第二B区域膜123,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包括第三R区域膜131、第三G区域膜132和第三B区域膜133,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包括第四R区域膜141、第四G区域膜142和第四B区域膜143;

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上;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上;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R区域膜121上;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R区域膜121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G区域膜122上;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G区域膜122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B区域膜123上;

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的所述第三R区域膜131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的所述第三G区域膜132上;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的所述第三G区域膜132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的所述第三B区域膜133上;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的所述第三B区域膜133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所述第四R区域膜141上;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所述第四R区域膜141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所述第四G区域膜上142;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所述第四G区域膜142上的所述标志区16搭接在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所述第四B区域膜143上。

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相邻两边均通过采用圆弧过渡的方式连接,使得上下相邻四个所述子像素区域之间形成一通孔15,通过所述通孔15的设计,提高了所述彩膜层10的显示效果。

当所述彩膜层10上的所述标志区16朝向左侧时,将位于最左侧边缘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和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内的所述第三R区域膜131上的所述标志区16与其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标记为同色;

当所述彩膜层10上的所述标志区16朝向右侧时,将位于最右侧边边缘的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的所述第二B区域膜12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内的所述第四B区域膜143上的所述标志区16与其相邻的所述子像素区域标记为同色,使得所述彩膜层10的结构更加的整齐,进而方便了所述彩色滤光片200的组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膜层10的背面设有黑矩阵40,所述黑矩阵40用于提高所述彩膜层10的显示效果,所述黑矩阵40圆柱形结构,所述黑矩阵40的位置设于所述通孔15的下方,所述黑矩阵40能对所述彩膜层10起到防止漏光的效果,所述黑矩阵40用于当所述彩膜层10被点击时显示弱白阵,,所述弱白阵用于应对所述彩色滤光片黑场时,亮度极低,摄像头无法识别所述彩膜层10的分界线时,需要在图像显示中插入所述弱白阵,例如每10场图像插入1场所述弱白阵,这对图像的对比度有一定影响,但在设计时,只有在检测到笔尖有压力时才插入所述弱白阵,即只有才书写或者点击操作时下才插入所述弱白阵,对图像的观看者而言,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提高了所述彩膜层10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内的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各不相同,进而通过将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物理坐标和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进行匹配存储。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像素区域内的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各不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对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进行边沿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内的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和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上均设有所述标志区16,所述标志区16在所述第一R区域膜111、所述第一G区域膜112和所述第一B区域膜113的水平高度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内的所述标志区16的水平高度上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再通过所述标志区16位置的排列组合,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内的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各不相同,并将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所述第二像素区域12、所述第三像素区域13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域14的物理坐标和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进行匹配存储;

本实施例无需进行蚀刻层的添加操作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当触摸选中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时,可通过查询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内的所述标志区16的位置排列组合获取到所述第一像素区域11的物理坐标,进而使得所述彩色滤光片200具有定位触摸位置的效果。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彩色滤光片30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20的背面设有增透层30,所述增透层30用于减少了所述彩膜层10的反射光的强度且增大了投射光的强度,达到了增大所述彩膜层10的透光率的效果,进而提高了所述彩色滤光片300的显示效果。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