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23238阅读:来源:国知局
9中的感应电极I分为多个部分(即多个子感应电极
11),而这些子感应电极11均匀分布在感应区9中,这样每个子感应电极11的尺寸必然更小,从而其与公共电极2的显示效果的差别就更不容易被观察到。而由于一个感应区9中的感应电极I要连接驱动芯片的一个端口,故此时可通过第一引线41将各子感应电极11连接起来。具体的,第一引线41与感应电极1(公共电极2)层之间可设有绝缘层上,第一引线41通过绝缘层中的过孔与子感应电极11相连;优选的,该第一引线41可与用于将感应电极I连接到驱动芯片的引线同层设置。
[0037]优选的,每个感应区9中的各子感应电极11排成阵列;其中,每行中任意两相邻的子感应电极11之间的距离等于子感应电极11在行方向中的尺寸,每列中任意两相邻的子感应电极11之间的距离等于子感应电极11在列方向中的尺寸。
[0038]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子感应电极11可排成阵列,且同行中相邻的子感应电极11之间间隔一个位置,同列中相邻的子感应电极11间也间隔一个位置,这些间隔的位置即设有上述的公共电极2。这种形式的子感应电极11分布更加均匀,对显示的影响更小。
[0039]当然,应当理解,若此时的子感应电极11与公共电极2是同层设置的,则子感应电极11与公共电极2的临接位置间应当有不可避免的间隔(如有数微米间隔),以免二者形成电连接。而这与之前所说的相邻子感应电极11间的尺寸等于子感应电极11的尺寸并不矛盾。
[0040]其中,优选的,每个感应区9中的公共电极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公共电极21,各子公共电极21通过第二引线42相连。
[0041]也就是说,同一个感应区9中的公共电极2也可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公共电极21,这些子公共电极21再通过第二引线42电连接在一起。这种方式有利于减小单个子公共电极21的尺寸,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如图3所示,与子感应电极11不同的是,整个触控显示基板中的全部公共电极2可全部电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二引线42与公共电极2(感应电极I)层之间可设有绝缘层,第二引线42通过绝缘层中的过孔与子公共电极21相连;优选的,该第二引线42可为常规的公共电极线,如与栅极线同步形成的公共电极线。
[0042]如图3所示,当第一引线41与第二引线42存在交叉时,则二者应分别设于不同层(例如分别位于感应电极I/子公共电极21层之上和之下)中。为了清楚,在图3中仅表示出了各电极和引线的投影位置关系,而未表示其层关系,其中,加粗的点表示引线与电极连接用的过孔。当然,若第一引线41与第二引线42不交叉,则它们也可位于同一层中。
[0043]优选的,子感应电极11为矩形,更优选为正方形。
[0044]也就是说,子感应电极11优选是矩形的,相应的没有感应电极I的区域也是矩形的,而子公共电极21也是矩形的。这样,每个感应区9中的子感应电极11和子公共电极21就形成了“国际象棋棋盘”的形式,每个子感应电极11的各侧均为子公共电极21,每个子公共电极21的各侧也均为子感应电极11,两种电极的分布最为均匀,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感应电极I和公共电极2的显示效果差别的影响。
[0045]优选的,在任意两相邻感应区9的两相邻侧中,任意一个子感应电极11均对应相邻感应区9中的无子感应电极11的位置(即子公共电极12的位置)。
[0046]也就是说,即使在相邻的感应区9中,优选也保持子感应电极11外侧为公共电极12,使二者分布更加均匀。
[0047]优选的,每个子感应电极11对应一个像素。
[0048]也就是说,每个子感应电极11的位置正好对应一个像素,相应的,每个子公共电极21也必然对应一个像素。这样的方式可在保证每个像素内部的显示效果不出现差别的基础上,使子感应电极11的尺寸最小,子感应电极11和子公共电极21的分布最均勾。
[0049]当然,若每个子感应电极11对应多个像素,或只对应一个像素中的一部分,也是可行的。
[0050]应当理解,虽然以上用子感应电极11和子公共电极21为例进行说明,但若每个感应区9中的感应电极I和/或公共电极2连接为一体,也是可行的。
[0051]实施例2:
[005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基板。
[0053]当然,该触控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其他的已知结构,例如与该触控显示基板对盒的基板,用于为感应电极提供信号的驱动芯片、用于为公共电极提供公共电压的电压源等。
[0054]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55]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包括多个用于感应触摸的感应区,每个感应区中设有一个用于感应触摸的感应电极,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感应区中均包括无感应电极的位置,所述无感应电极的位置设有公共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电极与公共电极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感应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感应电极,同一感应电极的各子感应电极通过第一引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感应区中的各子感应电极排成阵列;其中,每行中任意两相邻的子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子感应电极在行方向中的尺寸,每列中任意两相邻的子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子感应电极在列方向中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感应电极为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感应电极为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任意两相邻感应区的两相邻侧中,任意一个子感应电极均对应相邻感应区中的无子感应电极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子感应电极对应一个像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感应区中的公共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公共电极,各子公共电极通过第二引线相连。
10.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基板驱动芯片负载过大且显示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的触控显示基板包括多个用于感应触摸的感应区,每个感应区中设有一个用于感应触摸的感应电极,且每个所述感应区中均包括无感应电极的位置,所述无感应电极的位置设有公共电极。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基板。
【IPC分类】G06F3-044
【公开号】CN104536631
【申请号】CN201510038650
【发明人】王磊, 刘英明, 陈小川, 姜文博, 李月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