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63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式,触控驱动电极10可以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框形,如图2和图3中所示。形状为框形的触控驱动电极10具有8条边缘,当向触控驱动电极10通入触控驱动信号时,每条边缘均能与触控感应电极30形成边缘场电容。由此可知,包括图2和图3中所示的触控驱动电极10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更高的触控灵敏度。
[0042]为了实现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功能,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公共电极线20。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为嵌入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时,公共电极线20与触控驱动电极10同层且绝缘间隔设置,可以在触控驱动电极10所限定的区域内设置公共电极线,如图3和图5中所示。将公共电极线20设置在触控驱动电极10所限定的空间内可以提高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0043]当触控驱动电极10为框形时,公共电极线20设置在框形的中空部中,如图3所示。当触控驱动电极10为具有缺口的框形时,公共电极线20设置在具有缺口的框形所限定的半封闭的空间中,如图5所示。
[0044]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中,公共电极线的宽度也比现有技术中公共电极线的宽度小。
[0045]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触控感应电极30的具体形状并没有限制,只要可以与触控驱动电极10形成边缘场电容即可。例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每条触控感应电极30均可以包括沿垂直于触控驱动电极10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竖直部分31和分别在触控感应电极30的两端连接竖直部分31的两个第一连接部32。
[0046]两个竖直部分31和两个第一连接部32围成矩形框,将触控感应电极30设置层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增加了触控感应电极30上边缘的数量,从而可以增加边缘电场,进而提高了包括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灵敏度。
[0047]为了进一步增加触控驱动电极10与触控感应电极30之间的边缘电场,优选地,触控感应电极3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33,多个第二连接部33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22之间,且每个第二连接部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直部分31相连。每增加一个第二连接部33相当于增加了两条边缘,从而增加了触控感应电极30和触控驱动电极10之间的边缘电场。
[0048]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连接部33在触控驱动电极10所在的层上的投影位于触控驱动电极10限定的空间内。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触控驱动电极10形成为框形,第二连接部在触控驱动电极10所在的层上的投影位于触控驱动电极10的中空部中,从而不会影响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开口率。
[0049]通常,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用于分别为多条触控驱动电极1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引线40。
[005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可以兼用作公共电极线。在这种情况下,在包括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在进行显示时,需要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分时驱动。即,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周期包括触控驱动阶段和显示阶段。在触控驱动阶段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引线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引线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0051]如上文中所述,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公共电极线,相应地,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用于分别向多条公共电极线20提供公共信号的公共电极线引线50。由于公共电极线20与触控驱动电极10同层且绝缘间隔设置,因此,公共电极线引线50与公共电极线20位于不同层中,公共电极线引线50通过过孔与相应的公共电极线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公共电极线引线50的具体位置并不做限定。例如,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公共电极线引线50可以与触控感应电极30位于同一层。
[0052]在本实用新型中,公共电极线20以及触控驱动电极10可以由透明电极材料(如,ITO)制成,而触控感应电极30可以由透明电极材料(如,ΙΤ0)制成。
[005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理解,在附图中仅示出了两条触控驱动电极10、两条公共电极线20和两条触控感应电极30,但是,在实际的触控显示基板中,触控驱动电极10、公共电极线20和触控感应电极30的条数均远大于2条。
[005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基板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基板。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嵌入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由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的触控驱动电极线具有较小的寄生电容,因此,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触控灵敏度。
[005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0056]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
[0057]下面简单介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为分时驱动。即,一个显示周期包括触控驱动阶段和显示阶段,因此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0058]在触控驱动阶段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
[0059]在显示阶段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和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0060]容易理解的是,触控驱动信号为脉冲扫描信号,依次扫描多根触控驱动电极,而公共电压信号为一个恒定的直流电压信号。
[0061]需要指出的是,在触控驱动阶段内,并未向所述公共电极线中通入触控驱动信号,但是,在显示阶段内必须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信号,以使得所述触控显示装置能够进行正常的显示。
[0062]当然,在触控驱动阶段,可以将所述公共电极线浮置(即,不输入任何信号)。
[0063]优选地,在所述触控驱动阶段也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所述公共电压信号。因此,在整个显示过程中,始终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所述公共信号,因此,公共电极线内的信号状态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简化向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信号的电路。具体地,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信号的电路只需持续输出一个恒定的直流电压信号即可,不需要进行时序控制,因此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
[006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交叉且绝缘间隔设置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外轮廓的面积大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自身占据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外轮廓为四边形,且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边缘数量大于4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形成为具有中空部的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多条公共电极线,各所述公共电极线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绝缘间隔开且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限定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用于分别向多条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公共电极信号的多条公共电极引线,所述公共电极引线与所述公共电极线位于不同层,所述公共电极引线通过过孔与相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均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竖直部分和分别在所述触控感应电极的两端连接所述竖直部分的两个第一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电极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的多个第二连接部,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竖直部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所在的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限定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用于分别为多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引线; 多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兼用作公共电极线,在触控驱动阶段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引线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在显示阶段通过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引线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10.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异层交叉且绝缘间隔设置的多条触控感应电极,其中,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外轮廓的面积大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自身占据的面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触控驱动电极做成具有相对较小的宽度,从而可以降低触控驱动电极自身的寄生电容,并且可以提高触控驱动时的边缘场,从而可以提高触控灵敏度。
【IPC分类】G06F3-041, G06F3-044
【公开号】CN204270270
【申请号】CN201420831070
【发明人】赵利军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