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075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一种具有吸取板以取放电连接器使电连接器 与电路板和芯片模块之间达成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技术背景
目前习知的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一般如2006年2月21日公告的美国 第7,001,197号专利所揭示,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设于绝缘本 体外围的框体、枢接与框体一端的压板及枢接于框体另一端的拨杆。该电连接器一般组装有 一吸取板,该吸取板可以与压板、框体或绝缘本体组装固定在一起,该吸取板主要有两个作 用,第一,提供一个可供吸取治具吸取的光滑上表面,以供吸取装置吸附来移动该电连接器 ;第二,由于盖体置于电连接器上,能够阻止外部污染物或外力损伤置于电连接器中的导电 端子。
参阅图1所示,其揭示了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设有吸取板2'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电 连接器组件中没有示出设于绝缘本体3'外围的框体、枢接于框体两端的拨杆及压板,所述框 体、拨杆及压板与上述一般电连接器相同。所述吸取板2'包括一具有平整上表面的主体部 21',主体部21'相对两端设有与绝缘本体3'卡扣的扣持部22'。所述扣持部22'包括自主体部 21' —端水平反向延伸的弹性臂221'及弹性臂221'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卡勾222'。绝缘本体 3'与卡勾222'对应位置设有凹槽31',以与卡勾222'配合。当需要将吸取板2'从电连接器中 取下时,会从设有扣持部22'的一端向上掀起吸取板2',然后再将吸取板2'的另一端从电连 接器中取出。
由于绝缘本体3'与框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故,在上述取下吸取板2'的过程中,后取 出的那一端的扣持部22'容易旋转陷入绝缘本体3'与框体间的空隙中,容易造成扣持部22'不 易取出或断裂。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组件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吸取板的电连接器组件,当需要旋转取 下吸取板时,不会损坏该吸取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围设有侧壁的绝
4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吸取板。所述吸取板包括 平板状的主体部及主体部相对两端对称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主体部覆盖于绝缘本体上方,所 述固定部设有与绝缘本体配合的扣持部。其中,至少一端的固定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悬臂,所 述悬臂在竖直方向上长于所述扣持部,当吸取板以设有悬臂的一端为转轴被掀开时,所述悬 臂抵靠在绝缘本体的侧壁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于固定部上设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悬臂并且该悬臂在竖直方 向上较长,所以当旋转取出吸取板时,作为转轴的那一端的悬臂因抵靠在绝缘本体的侧壁上 ,以支撑吸取板并将吸取板推开,可以防止吸取板被损坏。

图l为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电连接器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吸取板的正面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吸取板的背面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吸取板从绝缘本体上取下的侧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吸取板的侧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吸取板从绝缘本体上取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连接器组件,用以达成芯片模块(未图示)与电 路板(未图示)之间的电性连接,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5及扣合于电连接器5上的吸 取板6。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该电连接器组件 包括电连接器5及吸取板6,该电连接器5包括绝缘本体50、设于绝缘本体50外围的框体51、 枢接于框体51 —端的压板52 、枢接于框体51另 一端的拨杆53 。
绝缘本体50大致呈矩形,绝缘本体50四周设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侧壁501,绝缘本体50 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收容芯片模块的收容腔502,收容腔502内设有呈矩阵排列的若干导电 端子7,所述芯片模块与该导电端子7电性连接以实现电性导通。绝缘本体50于一对相对的侧 壁501上设有与收容腔502贯通的缺口503,该缺口503可供电连接器使用时对芯片模块散热, 同时可以方便使用者从绝缘本体50内将芯片模块取出。该缺口503两侧设有可以与吸取板6配合的凹槽504。
框体51呈平板状,中央设有开口510,绝缘本体50收容于开口510中,并且开口510与绝 缘本体50的侧表面501具有一定缝隙。框体51 —端形成枢接拨杆53的枢接部511 ,框体51另一 端设有与开口510相连通的延伸开口512,于该延伸开口512的相对两侧竖直向上设有与压板 52活动连接的连接部513。
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吸取板6大致与绝缘本体50的大小相应,该吸取板6包括覆盖于收 容腔502上方的平板状主体部60及主体部60相对两侧对称设置的固定部61。每一固定部61的 相对两侧水平延伸有扣持部610,该扣持部610包括水平延伸的弹性臂6100及自弹性臂6100末 端垂直向下延伸的扣勾6101。该扣勾6101与绝缘本体50的侧壁501上的凹槽504配合将吸取板 6固定于绝缘本体50上。每一固定部61于扣勾6101之间还设有两个悬臂611,该悬臂611呈矩 形条状从固定部61上竖直向下延伸并且长于扣勾6101延伸的长度。该悬臂611也可以只设于 固定部61的一端上。固定部61前端延伸有舌部612以方便使用者用手捏住该舌部612将吸取板 6打开。吸取板6的主体部60与固定部61的弹性臂6100之间距有空隙,所述主体部60设有向弹 性臂6100方向延伸的挡止部613以防止弹性臂6100被过压而损坏。
再参阅图2所示,将该吸取板6组装于绝缘本体50上时,由于悬臂611向下延伸的长度长 于扣勾6101的长度,故可以通过该悬臂611对吸取板6组装于绝缘本体50上时起引导作用,方 便二者的组装。组装后,扣持部610的扣勾6101与绝缘本体50上的凹槽504卡扣,而悬臂611 恰好位于绝缘本体50的缺口503位置,而且延伸超出该缺口503的下方以使吸取板6在旋转取 下时可以与绝缘本体50的侧壁501抵靠,由于悬臂611为条形设计,没有将缺口503整体封闭 起来,故还可以对运行中的芯片模块进行散热。
对于组装好的电连接器组件,当需要从绝缘本体50上取下吸取板6时,可以通过旋转的 方式将吸取板6取下,参阅图6所示,即捏住固定部61—端的舌部612,掀开这一端,然后再 将另一端从绝缘本体50上取下。当掀开吸取板6的一端时,另一端由于有较扣勾6101长的悬 臂611,该悬臂611支撑在绝缘本体50的侧壁501上可以将吸取板6从侧壁501上推开或弹开, 从而可以防止损坏该吸取板的扣持部610,另外,由于悬臂611较长,其也可以防止吸取板6 在旋转取下时,作为转轴的这一端在旋转时向下陷入绝缘本体50与框体51之间的缝隙中从而 造成操作不顺利或折断扣持部610。
参阅图7至图9所示,其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 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取放板6'于固定部61'两侧的主体部60'上设有垂直 向上延伸的挡片614',所述框体51'与挡片614'对应位置设有凸起514'。本实施例中,需要旋转将吸取板6'从绝缘本体50上取下时,掀开吸取板6'的一端,吸取板6'的另一端的挡片 614'则抵靠住所述凸起514'作为支点旋转,并通过悬臂611'将吸取板6'推开或弹开从而取下 吸取板6'。通过挡片614'与凸起514'的配合作为吸取板6'旋转的支点可以使吸取板6'在取下 时更为容易,并且无操作不顺的干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取板6'上的挡片614'可以只设于吸取板6'的一端,也可以同时设 于相对的两端,所述框体51'上的凸起514'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片体,其可以为各种形 状的凸起51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其它在本实施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进变换也 应当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围设有侧壁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吸取板,所述吸取板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主体部相对两端对称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主体部覆盖于绝缘本体上方,所述固定部设有与绝缘本体配合的扣持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端的固定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悬臂,所述悬臂在竖直方向上长于所述扣持部,当吸取板以设有悬臂的一端为转轴被掀开时,所述悬臂抵靠在绝缘本体的侧壁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设于 固定部相对两侧,该扣持部包括水平延伸的弹性臂及自弹性臂末端垂直向下延伸的扣勾,所 述绝缘本体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扣勾配合的凹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设有 向弹性臂方向延伸的挡止部,以防止弹性臂被压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前端 延伸有舌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设于扣勾之间。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 部向下凹陷形成收容腔,所述导电端子设于收容腔内,所述侧壁设有与收容腔贯通的缺口。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与所述 绝缘本体的缺口相对应,所述悬臂延伸超出缺口的下方使吸取板在旋转取下时与绝缘本体的 侧壁抵靠。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呈长条 型,未完全遮蔽缺口,以使收容腔与外界相通。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至少 于一端的固定部两侧向上延伸有挡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 还包括设于绝缘本体外侧的外框,所述外框对应吸取板上的挡片位置处设有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外围设有侧壁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及扣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吸取板。所述吸取板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及主体部相对两侧对称设置的固定部,所述主体部覆盖于绝缘本体上方,所述固定部设有与绝缘本体配合的扣持部。其中,至少一端的固定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悬臂,所述悬臂在竖直方向上长于所述扣持部,当吸取板以设有悬臂的一端为转轴被掀开时,所述悬臂抵靠在绝缘本体的侧壁上以解决吸取板取下时操作不顺利的问题并且可以防止扣持部断裂。
文档编号H01R13/00GK201285859SQ200820302428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5日
发明者范嘉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