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024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其中,非水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内离子运动的载体,其成分基本稳定,主要为六氟磷酸锂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等,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安全性问题是锂离子电池市场创新的重要前提。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高温加热、过度充放电、短路和大电流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成为易燃电解液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电池发生灾难性热击穿(热崩溃)、燃烧等问题,甚至引起电池发生爆破。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电解液,其可以增加自身的热稳定性,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增加自身的热稳定性,在保证电池循环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质量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包括有电解质盐、 有机溶剂和添加剂;
所述电解质盐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 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有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EMC ; 所述添加剂包括有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亚硫酸丙烯脂PS和三甲基磷酸酯TMP。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109Γ30% ;
酸乙烯酯EC 10 40%,所述碳酸丙烯酯PC广20%,所述碳酸甲乙酯EMC 20 60% ; 碳酸亚乙烯酯VC 0.5 5.0%,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广5.0%,亚硫酸丙烯脂PS 1 6%, 三甲基磷酸酯TMP广6%。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LiPF6 14. 5% ; 酸乙烯酯EC 36. 5%,碳酸丙烯酯PC 5%,碳酸甲乙酯EMC 44% ;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LiPF6 14. 5% ; 酸乙烯酯EC 31%,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5% ;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
酯 TMP 4%。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LiPF6 15% ;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 5%,碳酸甲乙酯EMC 49. 5% ;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
酯 TMP 4%。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LiPF6 15. 5% ;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9% ;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
酯 TMP 4%。其中,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LiPF6 16. 5% ;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8% ;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
酯 TMP 4%。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增加自身的热稳定性,在保证电池循环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质量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的各组成部分分别占全部电解液的重量百分比的表格示意图2为两个电池电解液比较例(即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各组成部分分别占全部电解液的重量百分比的表格示意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 时具有的电导率和比较例1、比较例2具有的电导率的对比表格示意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5 时具有的粘度和比较例1、比较例2具有的粘度的对比表格示意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 在进行常温循环性能测试时的电池容量变化数据,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2在进行常温循环性能测试时的电池容量变化数据的表格示意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 在进行250°C铁板测试的测试结果,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2在进行铁板测试的测试结果的表格示意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
3%,三甲基磷酸
3%,三甲基磷酸
3%,三甲基磷酸
3%,三甲基磷酸在进行过充安全性能测试时的测试结果,以及比较例1、比较例2在进过充安全性能测试的测试结果的表格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包括有电解质盐、非水有机溶剂和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解质盐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具体实现上,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09Γ30%。在本发明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有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 EMC ;
其中,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Γ40%;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广20%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20飞0%。在本发明中,所述添加剂包括有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亚硫酸丙烯脂PS和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 ;
其中,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5. 0%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Γ5. 0% ;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广6% ;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 ΤΜΡ,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广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六氟磷酸锂LiPF6*溶质,提供游离离子作为锂离子迁移与电荷传递的介质。所述有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EMC为电解液溶剂,不仅能溶解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且共混后能形成稳定的电化学体系,在各种环境中保证电解液体系的电化学稳定性,其中,有酸乙烯酯EC能形成有效的SEI膜,因而,尽管熔点高, 会影响电池的低温性能,仍是电解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碳酸丙烯酯PC能够提高电池的低温使用性能,但会导致负极的剥落。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是有机成膜添加剂与过充电保护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降低产气量防气胀,提升电池容量和寿命;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的化学性质稳定,是高反应活性的成膜添加剂,在1. 35V开始分解,在负极形成稳定致密的SEI膜,有效组织溶剂中的碳酸丙烯酯PC分子和溶剂化锂离子共同嵌入石墨层间, 将电解液的分解抑制到最小程度,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循环特性;亚硫酸丙烯脂PS可以提高电解液的低温性能,还能防止溶剂中的碳酸丙烯酯PC分子嵌入石墨电极,对负极材料产生保护作用,使材料结构不容易坍塌,增加电极材料的循环寿命;三甲基磷酸酯TMP为阻燃添加剂,可以使电解液产生难燃性或不可燃性的效果,具有很好的氧化稳定性,且不影响电池本身的电化学性能。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又不对电池的电性能产生影响,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对电池高安全性的需求。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电池体系中。例如,可以适用于方型锂离子电池、圆柱型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多种形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添加阻燃添加剂、改善电解液各成分的含量比例,从而可以使得易燃的有机电解液变成难燃或不可燃的电解液,降低电池的放热值和电池自热率,同时也增加了电解液自身的热稳定性,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或爆炸。对于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鉴于锂盐、溶剂、阻燃添加剂对电池的电导率、粘度等有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本发明通过添加阻燃添加剂,同时调整电解液的各组分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从而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的各个组分,下面通过五个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电解液的具体性能和效果,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1
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1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4. 5% ;
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6. 5% ; 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5% ;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4%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 ; 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 ; 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实施例2
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2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4. 5%;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1%;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9.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5%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实施例3
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3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沈% ;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9.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9. 5%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 ;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实施例4
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4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5. 5%;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沈% ;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9.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9%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实施例5
参见图1,在本发明提供的非水电解液的实施例5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6. 5%;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沈% ;所述碳酸丙烯酯P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9.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8%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 ;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 ;所述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为了对比验证本发明中各种添加剂对电池具体性能和效果的影响,结合图2所示两个比较例(比较例1和比较例2),来考察添加剂对电池安全、循环性能的影响。具体两个比较例如下
比较例1
在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 P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和亚硫酸丙烯脂PS,并且不添加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14% ;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4% ;所述碳酸丙烯酯PC,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7. 5%;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 ;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比较例2
在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 P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亚硫酸丙烯脂PS以及联苯BP, 并且不添加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其中,所述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 14% ;所述酸乙烯酯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4% ;所述碳酸丙烯酯PC, 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 5% ;所述碳酸甲乙酯EM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47. 5% ;所述碳酸亚乙烯酯V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1. 1% ;所述碳酸乙烯亚乙酯VEC,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0. 5% ;所述亚硫酸丙烯脂PS,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3% ;所述联苯BP,其在所述非水电解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为2. 4%。在本发明中,为清楚地了解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的性能,将针对电池的性能,通过进行以下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实验,对比分析各实施例的非水电解液的导电率、粘度、250°C 铁板测试、3C/10V过充安全性能测试和循环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实验所使用的电池,其正极材料为钴酸锂,负极材料为改性石墨 IGC,隔膜为16um厚度的隔膜,极耳为2mm宽的极耳,包装为铝塑封装袋。按照聚合物电池的制作工艺,装配成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对于该实验用的电池,其充电条件为使用0.5C恒流充电到4. 2V,4. 2V为实验电池的额定电压,恒压充电到6mAh ;静置休眠时间为10分钟, 其放电制式为使用0. 5C恒流放电到3. 0V。1、电解液电导率测试。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至5中的组分比例来分别配置一份样品电解液,分别测试它们在25摄氏度下的电导率,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具体可以为KEM公司制造的AT-510型号电导率测试仪,使用参比电极校正该电导率测试仪至标准状态,从封闭容器中取出各实施例电解液,显示值即为各实施率电解液的电导率,图3为电导率的详细数据。由图3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3和4的电解液与比较例1和2的电解液的电导率更为接近;其原理在于固体可溶添加剂酸乙烯酯EC的比例降低,从而使得电解液的电导率降低;而溶剂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EMC的比例增加,会提升电解液的电导率; 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含量增加,7也会提升电池电解液的电导率,在碳酸丙烯酯PC、碳酸甲乙酯EMC和六氟磷酸锂LiPF6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施例1、3和4的电解液电导率相对更高。2、电解液粘度测试。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至5中的组分比例来分别配置一份样品电解液,分别测试它们在温度25摄氏度下的粘度,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具体可以为 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y. INC 公司生产的 DV-III 型号粘度测试仪(ULTRA PROGRAMMABLE RHE0METER),具体测试方法为在该粘度测试仪中加入少量各实施例电解液,通过测量各自的剪切应力,可以计算出各实施例电解液的粘度,图4为粘度的详细数据。由图4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2和3的电解液的粘度低于比较例1和2的电解液的粘度;其原理在于固体可溶添加剂酸乙烯酯EC的比例降低,从而使得电解液的粘度降低; 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的含量增加,对电解液粘度的作用呈抛物线分布,在比例超过一定量 (例如实施例所示的15. 5%)时,会增加电解液的粘度,在酸乙烯酯EC和六氟磷酸锂LiPF6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施例2和3电解液的粘度相对更低。3、常温循环性能测试。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至5中的组分比例来分别配置电解液,然后注入到上述实验使用的电池中,然后将该实验使用的电池充满电后,在 25摄氏度的常温下,对该电池进行循环性能测试,循环倍率为进行0. 5C电流的充放电,在每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实时测量和记录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变化(电压数值变化)。 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具体可以为Arbin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LB7型号Arbin测试仪,对于该测试仪,具体测试方法为用鳄鱼夹夹住实验用电池的极耳,确认极耳与鳄鱼夹接触充分后,打开电脑Arbin主程序菜单,编辑0. 5C充放电循环流程。编辑完成后,确认温度为常温,之后发送流程,对电池进行常温性能测试,电池容量变化的详细数据如图5所示。
由图5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至5的电解液注入的电池中,仅有实施例3的电解液注入的电池与比较例1和2电解液注入的电池循环性能接近,实施例3的电解液注入的电池在进行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剩余容量比所述比较例1和2的电池低不到1%,在考虑电池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可以判定只有实施例3电解液的使用不会对电池的循环性能产生影响。其原理在于电解液的电导率越高,对电池的循环性能越有利;电解液的粘度越低,对电池循环性能也越有利;在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施例3电解液所注入的电池具有的循环性能表现最好,可以一并参见图3和图4所显示的电导率数据和粘度数据。4、铁板安全性能测试。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至5中的组分比例来分别配置电解液,然后注入到上述实验使用的电池中,然后将该实验使用的电池充至半电状态后(例如当所述实验电池的容量为7700 mV时,半电状态为3850mV),对该电池进行250°C下的铁板安全性能测试,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具体可以为标准器用表面温度计,具体测试方法为开启设备,将温度设定为250°C .等待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士3°C后,打开封闭装置,保证测试环境为封闭恒温环境。将电池置于设备表面平台,观测电池变化。若电池不燃烧、不爆炸,即为通过测试要求,测试结果对比参见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进行250°C的铁板安全性能测试(即耐高温性能测试)和3C/10V 过充两项安全测试时,实施例1至5五种不同配比的电解液均可以通过测试;而比较例1和 2配置的电解液均无法通过测试。其原理在于,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的加入,使得本是易燃的非水电解液变成难燃的非水电解液,从而使电池通过安全测试。5、过充安全性能测试。根据比较例1和2,以及实施例1至5中的组分比例来分别配置电解液,然后注入到上述实验使用的电池中,然后将该实验使用的电池充至低电状态后(例如当所述实验电池的容量为7700 mV时,低电状态为3000mV),进行3C恒定电流充电, 直至IOV的电压(即电池的3C/10V过充安全性能测试),执行过充安全测试。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具体可以为Arbin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LB7型号Arbin测试仪,具体测试方法为 使用保温棉将电池包裹至封闭状态,将热导线附着于电池表面,然后用胶带将保温棉缠紧, 固定住电池,保证电池在升温时不会迅速散失热量。用鳄鱼夹夹住实验用电池的极耳,确认极耳与鳄鱼夹接触充分后,打开电脑Arbin主程序菜单,编辑3C过充流程。编辑完成后发送流程,对电池进行3C过充安全测试,具体测试结果参见图7所示。由图7可以看出,进行3C/10V过充安全测试时,实施例1至5五种不同配比的电解液均可以通过测试;而比较例1和2配置的电解液均无法通过测试。其原理在于,阻燃添加剂三甲基磷酸酯TMP的加入,使得本是易燃的非水电解液变成难燃的非水电解液,增强了电池的热稳定性,从而使电池通过安全测试。因此,综上所述,从实施例1至5以及比较例1和2的比较分析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例如实施例3所配置的电解液)中添加有阻燃添加剂,从而明显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还通过调整电解液中溶质、溶剂、各种添加剂的比例,可以在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并不影响电池的循环等性能。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新型安全电液,能有效解决目前的电池安全性问题。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增加自身的热稳定性,在保证电池循环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质量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解质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电解质盐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有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EMC ;所述添加剂包括有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亚硫酸丙烯脂PS和三甲基磷酸酯TM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 10% 30%;酸乙烯酯EC 10 40%,所述碳酸丙烯酯PC广20%,所述碳酸甲乙酯EMC 20 60% ;碳酸亚乙烯酯VC 0.5 5.0%,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广5.0%,亚硫酸丙烯脂PS 1 6%, 三甲基磷酸酯TMP广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 LiPF6 14. 5% ;酸乙烯酯EC 36. 5%,碳酸丙烯酯PC 5%,碳酸甲乙酯EMC 44%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 LiPF6 14. 5% ;酸乙烯酯EC 31%,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5%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 LiPF6 15%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 5%,碳酸甲乙酯EMC 49. 5%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 LiPF6 15. 5%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9%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包括有六氟磷酸锂 LiPF6 16. 5% ;酸乙烯酯EC沈%,碳酸丙烯酯PC 9.5%,碳酸甲乙酯EMC 48% ;碳酸亚乙烯酯VC 1. 1%,碳酸乙烯亚乙酯VEC 0.5%,亚硫酸丙烯脂PS,3%,三甲基磷酸酯 TMP 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包括有电解质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电解质盐包括有固体溶质六氟磷酸锂LiPF6;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有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和碳酸甲乙酯EMC;所述添加剂包括有碳酸亚乙烯酯VC、碳酸乙烯亚乙酯VEC、亚硫酸丙烯脂PS和三甲基磷酸酯TMP。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改善电池安全性能的非水电解液,其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增加自身的热稳定性,在保证电池循环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避免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等问题,大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进而提高电池的质量合格率,有利于提高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生产实践意义。
文档编号H01M10/0567GK102496738SQ20111045656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刚, 孔令丽, 王欢, 王玉虎, 程君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