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587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开启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达到开启动作确实而且增加元件耐用度的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现代社会中,摩托车系一种使用频繁的交通工具,其对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但是大量骑乘燃油摩托车对环境造成空气品质严重恶化,因此各家摩托车制造商皆积极投入电动摩托车的研发与制造。[0003]此外一般而言电池大多放置于脚踏板的下方,为达到电池可以容易取放于电池盒的要求且不易被窃取,因此将电池盒开启结构设置于置物箱,再藉由拉线组的连结来开启电池盒。[0004]如图I至3所示,其揭示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构造,其设置于摩托车置物箱a的内侧,且包含一容置部11、一开启部12。该容置部11具有二导引槽111、一容置槽112及一线槽113。该开启部12具有二抵接轴121、一拉板122及一拉线组123。该开启部12的二抵接轴121放置于该容置部11的二导引槽111内,再将该开启部12的拉线组 123穿入该容置部11的线槽113内并经由管路的引导而与电池盒b的锁座13连结。当欲开启电池盒b时,可打开置物箱a并拉起该开启部12的拉板122,由于该开启部12的二抵接轴121抵靠于该容置部11的二导引槽111内,再加上拉板122下方的拉线组123拉扯作用力关系,此时该开启部12会以该导引槽111底部为中心点而进行向上旋转,并藉此拉动拉线组123进而开启电池盒b的开关13,而此时即可打开电池盒盖14并取出电池(未绘示)O[0005]然而,上述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在实际使用上仍有下列问题,亦即 当使用一段时日后,该拉线组123会产生形变(即拉线长度变长),或则该拉线组123与相关元件之间连结会愈来愈不密实,因此该开启部12的拉板122的扳动旋转角度会愈来愈大。由于该开启部12仅藉由二抵接轴121抵靠于该容置部11的二导引槽111,因此时间一久就会产生二抵接轴121没有确实抵靠于二导引槽111而造成开启电池盒不确实,甚至进而造成二抵接轴121的断裂或二导引槽111的毁坏。[0006]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构造,以解决习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包含一开启部、一容置部及一组合部。藉由上述元件的组合可达到由置物箱来开启装设于脚踏板下方的电池盒且开启动作确实的目的。[0008]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中该锁固部可加设抵撑柱,当拉板向上旋转时,组合部的抵撑柱与该开启部的抵接轴相互抵靠且呈线状接触, 如此可使抵接轴分散受力,进而大幅增加一抵接轴的耐用度。[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中该锁固部的抵撑柱可去除中间部位,只保留头尾两端,以达到开启动作确实且加大开启部旋转活动余裕度的目的。[0010]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设置于摩托车置物箱的内侧,其包含[0011]一容置部,设置于一摩托车置物箱的内侧,并具有一导引槽、一容置槽及一线槽; 以及[0012]一开启部,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具有一抵接轴、一拉板及一拉线组,该抵接轴可转动的设于该导引槽内,该拉板可转动的设于该容置槽内,及该拉线组系可拉动的延伸进入该线槽内;以及[0013]一组合部,具有二固定孔,以将该组合部固定于该容置部上,藉此将该开启部的抵接轴限制位于该容置部的导引槽内。[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组合部设有至少一抵撑柱,以供该开启部的抵接轴抵靠。[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抵撑柱系包含头、尾两端的二抵撑柱段,以增加开启部的旋转活动余裕度。[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抵撑柱位于该抵接轴的上方。[00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组合部系以二螺丝穿过该二固定孔,以将该组合部螺设固定于该容置部上。[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拉线组系可拉动的延伸进入该线槽内,并经由该线槽内的引导而与一电池盒开关连结。


[0019]图I为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元件示意图。[0020]图2为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组装示意图。[0021]图3为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开启动作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元件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组装示意图。[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开启动作示意图。[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元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27]下列说明是参照附图,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仅是参照附图的方向。因此,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仅是用来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而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0028]请参照图4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元件示意图,其中该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主要设置于一电动摩托车的置物箱A的内侧,该置物箱A上方覆盖有座垫(未绘示),该置物箱A包含一容置部3、一开启部4及一组合部5。[0029]请参照图4所示,该容置部3设置于摩托车置物箱A内侧,该容置部3并具有一导引槽31、一容置槽32及一线槽33。该开启部4设置于该容置部3的容置槽32内,且该开启部4主要具有一抵接轴41、一拉板42及一拉线组43。该组合部5设置于该容置部3的容置槽32以及该开启部4的上方,且藉由螺丝锁固等方式与该容置部3的上表面结合固定, 该组合部5并具有一抵撑柱51及二固定孔52。[0030]请参照图4至6所示,其中图5系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组装示意图,以及图6系揭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开启动作示意图。在组装时,该开启部4的拉线组43穿设入该容置部3的线槽33内, 该拉线组43经由线槽33内的引导而与置放于脚踏板下方或其他适当位置的电池盒B的锁座6连结,该抵接轴41系可转动的置放于该容置部3的一导引槽31内,该拉板42亦可转动的置放于该容置部3的容置槽32内,该组合部5则藉由二螺丝(未标示)穿设通过该二固定孔52,经工具旋紧而锁固于该容置部3的上表面,以便将该开启部4的抵接轴41限制于该容置部3的一导引槽31内,因此该开启部亦设置于摩托车置物箱A内侧并位于坐垫(未绘示)的下方,其中该组合部5的抵撑柱51则置于该开启部4的抵接轴41上方。[0031]请参照图4至6所示,当拉线组43经过长度调整后会迫使该开启部4的抵接轴41 抵靠于该容置部3的一导引槽31内侧,该开启部4的拉板42亦抵靠于该容置部3的容置槽 32底部。当欲开启电池盒时,则扳动该开启部4的拉板42向上,由于抵接轴41受制于该组合部5的抵撑柱51的限位,因此拉板42只能以抵接轴31的轴心为中心而向上旋转,此时进而拉动拉板32下方的拉线组,再藉由拉线组的连动而开启装设于脚踏板下方的电池盒B 的锁座6,而此时即可打开电池盒盖7并取出电池(未绘示)。[0032]此外,本实用新型藉由组合部5锁固于该容置部3上方,进而将开启部4的抵接轴 41限位固定于导引槽31内,以达到开启动作确实的目的,此外组合部5的抵撑柱51与开启部4的抵接轴41外表皆为圆柱形,当两者相互抵靠时呈线接触,如此一来使抵接轴41分散受力,进而大幅增加抵接轴41的耐用度。[0033]请参照图7所示,其揭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元件示意图,其中当扳动该开启部4的拉板42向上时,为避免该组合部4’的抵撑柱51’产生干涉现象,可选择性的将会产生上述现象的抵撑柱51’的中段部位去除而仅保留头尾两端的二抵撑柱段,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达到减少干涉现象及加大拉板42的旋转裕度的效果。[0034]如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藉由装设该容置部3、开启部4及一组合部5的搭配使用来开启设置于脚踏板下方的电池盒。而且,习用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的该开启部12仅藉由二抵接轴121抵靠于该容置部11的一导引槽111,而上方无加设封盖以达到限位目的,本实用新型藉由该组合部5与容置部3锁固并将开启部4限制固定于该容置部3的一导引槽31内,以达到开启动作确实的目的。其中该组合部5的抵撑柱51与开启部4的抵接轴41相互抵靠时呈线状接触,如此一来使抵接轴41分散受力,进而大幅增加抵接轴41的耐用度。另外,为避免该组合部5’的抵撑柱 51’产生干涉现象,可将抵撑柱51’的中段部位去除而仅保留头尾两端,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达到减少干涉现象及提高拉板42的旋转余裕度的目的。5[003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0036]附图标记列表[0037]11容置部111导引槽[0038]112容置槽113线槽[0039]12开启部121抵接轴[0040]122拉板123拉线组[0041]13锁座14电池盒盖[0042]a置物箱b电池盒[0043]3容置部31导引槽[0044]32容置槽33线槽[0045]4开启部41抵接轴[0046]42拉板43拉线组[0047]5组合部51抵撑柱[0048]52固定孔5’组合部[0049]51’抵撑柱52’固定孔[0050]6锁座7电池盒盖[0051]A置物箱B电池盒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容置部,设置于一摩托车置物箱的内侧,并具有一导引槽、一容置槽及一线槽;以及一开启部,设置于该容置部内,具有一抵接轴、一拉板及一拉线组,该抵接轴可转动的设于该导引槽内,该拉板可转动的设于该容置槽内,及该拉线组穿设于该线槽;以及一组合部,具有二固定孔,以将该组合部固定于该容置部上,藉此将该开启部的抵接轴限制位于该容置部的导引槽内。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部设有抵撑柱,以抵压该开启部的抵接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部设有左抵撑柱及右抵撑柱以抵压该开启部的抵接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部以二螺丝穿过该二固定孔,以将该组合部螺设固定于该容置部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线组可拉动的延伸进入该线槽内,并与一电池盒锁座连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池盒的锁座藉由拉线组的拉动而开启。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的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开启部设置于座垫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摩托车电池盒远端开启结构,其包含一容置部、一开启部及一组合部。该容置部设置于摩托车置物箱的内侧,该开启部装设于该容置部内,该组合部锁固于该容置部上方,藉由上述元件的组合可由装设在置物箱内侧的开启结构来开启设置于脚踏板下方的电池盒。此外,该容置部具有一导引槽、一容置槽及一线槽,该开启部具有一抵接轴、一拉板及一拉线组,该组合部具有一抵撑柱及二固定孔。该组合部因锁固于该容置部上方,故组合部的抵撑柱与该开启部的抵接轴相互抵靠、受力均匀,进而提高元件耐用度。
文档编号H01M2/10GK202745581SQ20122035935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苏泰源, 李育儒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