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锰酸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65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锰酸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锰酸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倍受各生产企业、煤矿用户的青睐,但锰酸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可靠性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各界关注,锂电池已进入了相关煤矿产品的领域,像矿用电源、矿用手机、矿用音箱等均已有替代原有的镍氢、镍镉电池的趋势,安标国家中心近几年已将锂电池纳入安标管理的范畴,出台相关的锂电池管理规定,这也就给产品开发人员在锂电池的选型上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譬如锂电池种类、容量的限制、锂电池的防爆性能等,虽然锂电池具有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环保等的优点,但锂电池的安全性差,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在锂电池内需安装保护线路,防止电池被过充过放电,但其生产要求条件高,生产成本高。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研发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锰酸锂离子电池,具有防反接、防过充过放的功能,且正极块、负极块与电芯壳体的衔接处安装有绝缘层,保证了锂离子电池与电路的相对隔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锰酸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及安装在电芯外侧的保护板;所述电芯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及电芯壳体组成;所述电解液安置在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之间;所述电解液外侧设置有隔膜;所述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安装在电芯壳体的内部;所述正极材料的端部向电芯壳体外部延伸连接有正极块;所述负极材料的端部向电芯壳体外部延伸连接有负极块;所述正、负极块与电芯壳体的衔接处安装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壳体的外侧安置有薄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锰酸锂离子电池,具有防反接、防过充过放的功能,且正极块、负极块与电芯壳体的衔接处安装有绝缘层,保证了锂离子电池与电路的相对隔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锰酸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1,及安装在电芯1外侧的保护板2;所述电芯1由正极材料11、负极材料12、电解液(未图示)及电芯壳体13组成;所述电解液(未图示)安置在正极材料11与负极材料之12间;所述电解液(未图示)外侧设置有隔膜13;所述正极材料11、负极材料12及电解液(未图示)安装在电芯壳体13的内部;所述正极材料11的端部向电芯壳体13外部延伸连接有正极块3;所述负极材料12的端部向电芯壳体13外部延伸连接有负极块4;所述正、负极块3、4与电芯壳体13的衔接处安装有绝缘层5。

所述电芯壳体13的外侧安置有薄层6。

本发明的锰酸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在充电池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材料中,负极材料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在放电时,锂离子从正负极材料中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材料中,正极材料处的锂离子逐渐增加,直至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上的锂离子达到平衡状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