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96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化学储能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创造性的采用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为锂离子电池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诸多优点,例如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容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和循环寿命长等,使得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包括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其它便携式电器等。但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微型化、长待机化和多功能化,这些设备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以及充放电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更高比容量、更高充放电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及工艺设计被运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随着消费者的趣向,电子设备逐渐趋于小型化、薄型化。在此类电池设计中的,需要使电池的形状随设备的形状而实现多样化,并且需要有效地使用设备的内部空间,因此许多电池需要以具有空间最大利用化的方式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阴极、阴极集流体、隔离膜、液态电解液、阳极、阳极集流体及封装层,所述的锂离子电池为双层活性材料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双层活性材料结构可以为阳极在外层且阴极在内层的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双层活性材料结构可以为阴极在外层且阳极在内层的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封装层用聚酰亚胺胶和聚丙烯胶进行封装。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阴极集流体和阳极直接作为阴极极耳和阳极极耳。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阴极极耳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或者椭圆形。

作为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阳极极耳可以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或者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层结构,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无需外接极耳,集流体成型极耳,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再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其中产品图的极耳可以为不同位置和不同形状,这里只列举3例。并且所有的图以阳极在外层且阴极在内层为例。

图标分别为:1‐封装层;2和9‐阳极;3和8‐隔离摸;4和7‐阴极;5‐聚丙烯胶层;6‐阴极集流体;10‐阳极集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1对锂离子电池进行进一步说明,由封装层1;阳极2和9;隔离摸3和8;阴极4和7;聚丙烯胶层5;阴极集流体6;阳极集流体10组成,其中锂离子电池阳极集流体10涂覆有阳极活性材料,并通过隔离膜包裹一片涂有双面阴极2和9活性材料层的阴极集流体,进行堆叠,通过封装层1和极耳胶聚丙烯层5进行封装,并灌注液态电解液,形成图2中的锂离子电池。较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至少减少了两层阳极集流体,从而在锂离子电池有限的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强其续航能力。

图3和图4的主要结构和图2中的保持一致,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极耳设置的位置可以是阳极集流体10的表面或者设置的阳极集流体10表面的圆形极耳。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