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655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常用绕线机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绕制电子、电器产品的电感线圈)、漆包铝线、纺织线(绕制纺织机用的纱锭、线团),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焊锡线、电线以及电缆等。

现有的绕线机绕线时的拨线机构只能固定旋转,易出现断线以及无法将线状物体缠绕到磁环上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达到钩线和拨线同步,提高拨线准确率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台、运线机构、钩线机构、拨线机构和动力机构;

所述工作台的上部安装有用以放置磁环的固定压磁环座,所述固定压磁环座的一侧设有振动盘和取磁环支架,所述固定压磁环座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拨线机构和钩线机构,所述运线机构设于所述拨线机构的一侧,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运线机构、所述钩线机构、所述拨线机构以及固定压磁环座动力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钩针马达轴和用以安装所述第一马达的第一马达支架板,所述第一马达与所述钩针马达轴动力连接,所述钩线机构、所述拨线机构均与所述第一马达动力连接,且所述钩线机构与所述拨线机构同步运行;

所述拨线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拨线动力轴和拨线转盘支架,所述拨线动力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马达的钩针马达轴利用所述第一同步带动力连接,所述拨线动力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拨线转盘支架,所述拨线动力轴转动安装于安装台上,且所述安装台上开设有用以与所述拨线转盘支架配合的滑道;

所述拨线转盘支架包括转盘本体、拨线支架和顶线压块,所述转盘本体开设有用以插装拨线支架的安装孔,所述拨线支架与所述转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回复部件,所述拨线支架与所述滑道接触的位置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滑道配合完成顶线压块沿所述拨线动力轴轴向移动;所述顶线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钩线机构对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道呈环形螺旋布置并位于所述拨线动力轴的周围,所述滑道的起始端位于所述安装台的内部,所述滑道的终端与所述安装台的侧面共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轮采用尼龙拖轮,且所述尼龙拖轮与所述拨线支架销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钩线机构包括第二同步带、曲柄连杆、钩针支架板和钩线杆,所述钩线机构利用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钩针马达轴动力连接,所述曲柄连杆的一端利用转动臂与所述钩针马达轴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钩线杆的一端,所述钩针支架板上安装有用以滑动连接钩线杆的滑轨,所述钩线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钩线的钩线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运线机构包括导轨、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所述理线夹和所述夹长线部件均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理线夹利用理线固定座与所述夹长线部件连接,所述运线机构还包括运线机械手,所述运线机械手设有用以夹线的夹子和滑动连接的滑道;所述运线机械手滑动连接的滑道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压磁环座上设有三个依序啮合的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与齿磁环轮啮合连接,所述齿磁环轮与设于所述齿磁环轮之间的磁环转动连接,所述齿磁环轮与所述磁环均设于导线筒的上部,所述导线筒开设有用以配合所述钩线机构的钩线孔。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台、运线机构、钩线机构、拨线机构和动力机构;工作台的上部安装有用以放置磁环的固定压磁环座,固定压磁环座的一侧设有振动盘和取磁环支架,固定压磁环座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拨线机构和钩线机构,运线机构设于拨线机构的一侧,动力机构与运线机构、钩线机构、拨线机构以及固定压磁环座动力连接;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钩针马达轴和用以安装第一马达的第一马达支架板,第一马达与钩针马达轴动力连接,钩线机构、拨线机构均与第一马达动力连接,且钩线机构与拨线机构同步运行;拨线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拨线动力轴和拨线转盘支架,拨线动力轴的一端与第一马达的钩针马达轴利用第一同步带动力连接,拨线动力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拨线转盘支架,拨线动力轴转动安装于安装台上,且安装台上开设有用以与拨线转盘支架配合的滑道;所述拨线转盘支架包括转盘本体、拨线支架和顶线压块,所述转盘本体开设有用以插装拨线支架的安装孔,所述拨线支架与所述转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回复部件,所述拨线支架与所述滑道接触的位置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和滑道配合完成顶线压块沿所述拨线动力轴轴向移动;所述顶线压块的另一端与所述钩线机构对应设置;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拨线动力轴和钩针马达轴的连接实现了钩线机构和拨线机构的同步运行,当钩线机构运行到最高处的时候,拨线机构的顶线压块转动到相对的位置,顶线压块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的拨线,从而使线缠绕到磁环上,从动轮和拨线支架压簧的设置实现了顶线压块在顶线压块沿拨线动力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增加了拨线成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滑道呈环形螺旋布置并位于拨线动力轴的周围,滑道的起始端位于安装台的内部,滑道的终端与安装台的侧面共面;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滑道的设置带动顶线压块顶线压块在顶线压块沿拨线动力轴的轴向移动,增加了拨线成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从动轮采用尼龙拖轮,且尼龙拖轮与拨线支架销连接;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尼龙拖轮具有耐磨、不易变形和耐腐蚀的优点,同时销连接便于实现从动轮在滑道上的转动,实现拨线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钩线机构包括第二同步带、曲柄连杆、钩针支架板和钩线杆,钩线机构利用第二同步带与钩针马达轴动力连接,曲柄连杆的一端利用转动臂与钩针马达轴转动连接,曲柄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钩线杆的一端,钩针支架板上安装有用以滑动连接钩线杆的滑轨,钩线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钩线的钩线针;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第二同步带和钩针马达轴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同步带的同步运行,曲柄连杆的设置实现了钩线杆的上下钩线的工作过程,用以滑动连接钩线杆的滑轨增加了钩线杆上下移动的准确性,避免了运动方向的错误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在本实用新型中,运线机构包括导轨、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均与导轨滑动连接,理线夹利用理线固定座与夹长线部件连接,运线机构还包括运线机械手,运线机械手设有用以夹线的夹子和滑动连接的滑道;运线机械手滑动连接的滑道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运线机构中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的移动,导轨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对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的移动,运线机械手的设置对完成绕线的磁环进行移动,防尘罩的设置减少了灰尘的存积,增加了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压磁环座上设有三个依序啮合的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齿磁环轮啮合连接,齿磁环轮与设于齿磁环轮之间的磁环转动连接,齿磁环轮与磁环均设于导线筒的上部,导线筒开设有用以配合钩线机构的钩线孔;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从动齿轮提供动力,使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磁环轮的转动,实现了磁环的转动,从动齿轮与齿磁环轮的啮合连接匀速带动磁环进行转动,完成对磁环的均匀绕线。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的钩线机构和拨线机构同步运行,且拨线机构的轴向运动提高拨线准确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拨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钩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固定压磁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工作台,2、拨线机构,21、拨线动力轴,22、拨线转盘支架,221、转盘本体,222、拨线支架,223、顶线压块,23、第一同步带,24、滑道,25、从动轮,26、安装台,3、钩线机构, 31、第一马达支架板,32、第一马达,33、动力轴,34、钩针马达轴, 35、转动臂,36、曲柄连杆,37、钩针支架板,38、钩线杆,39、钩线针,4、固定压磁环座,41、磁环,42、从动齿轮,43、导线筒,5、运线机构,51、导轨,52、夹长线部件,53、运线机械手,54、防尘罩,6、振动盘,7、取磁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一种电感线圈自动绕线机,包括工作台1、运线机构5、钩线机构3、拨线机构2和动力机构;工作台1的上部安装有用以放置磁环41的固定压磁环座4,固定压磁环座4的一侧设有振动盘6和取磁环支架7,固定压磁环座4的另一侧对应设置有拨线机构2和钩线机构3,运线机构5设于拨线机构2的一侧,动力机构与运线机构5、钩线机构3、拨线机构2以及固定压磁环座4动力连接;

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马达32、钩针马达轴34和用以安装第一马达 32的第一马达支架板31,第一马达32与钩针马达轴34动力连接,所述第一马达的32动力轴33与钩针马达轴34动力连接,钩线机构 3、拨线机构2均与第一马达32动力连接,且钩线机构3与拨线机构 2同步运行;

拨线机构2包括第一同步带23、拨线动力轴21和拨线转盘支架 22,拨线动力轴21的一端与第一马达32的钩针马达轴34利用第一同步带23动力连接,拨线动力轴2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拨线转盘支架22,拨线动力轴21转动安装于安装台26上,且安装台26上开设有用以与拨线转盘支架22配合的滑道24;滑道24呈环形螺旋布置并位于拨线动力轴21的周围,滑道24的起始端位于安装台26的内部,滑道24的终端与安装台26的侧面共面;滑道24的设置带动顶线压块223顶线压块223在顶线压块223沿拨线动力轴21的轴向移动,增加了拨线成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拨线转盘支架22包括转盘本体221、拨线支架222和顶线压块223,转盘本体221开设有用以插装拨线支架222的安装孔,拨线支架与转盘本体之间设置有回复部件,回复部件为弹簧,能够使拨线支架移动之后的复位,实现拨线支架的往复移动,拨线支架222与滑道24接触的位置安装有从动轮 25,从动轮25采用尼龙拖轮,且尼龙拖轮与拨线支架222销连接;尼龙拖轮具有耐磨、不易变形和耐腐蚀的优点,同时销连接便于实现从动轮25在滑道24上的转动,实现拨线的功能;从动轮25和滑道 24配合完成顶线压块223沿拨线动力轴21轴向移动;顶线压块223 的另一端与钩线机构3对应设置;拨线动力轴21和钩针马达轴34的连接实现了钩线机构3和拨线机构2的同步运行,当钩线机构3运行到最高处的时候,拨线机构2的顶线压块223转动到相对的位置,顶线压块223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的拨线,从而使线缠绕到磁环41上,从动轮25和拨线支架222压簧的设置实现了顶线压块223在顶线压块223沿拨线动力轴21的轴向移动,从而增加了拨线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钩线机构3包括第二同步带、曲柄连杆36、钩针支架板37和钩线杆38,钩线机构3利用第二同步带与钩针马达轴 34动力连接,曲柄连杆36的一端利用转动臂35与钩针马达轴34转动连接,曲柄连杆36的另一端连接有钩线杆38的一端,钩针支架板 37上安装有用以滑动连接钩线杆38的滑轨,钩线杆38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以钩线的钩线针39;第二同步带和钩针马达轴34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同步带23的同步运行,曲柄连杆36的设置实现了钩线杆 38的上下钩线的工作过程,用以滑动连接钩线杆38的滑轨增加了钩线杆38上下移动的准确性,避免了运动方向的错误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在本实施例中,运线机构5包括导轨51、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 52;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52均与导轨51滑动连接,理线夹利用理线固定座与夹长线部件52连接,运线机构5还包括运线机械手53,运线机械手53设有用以夹线的夹子和滑动连接的滑道24;运线机械手 53滑动连接的滑道24的外部安装有防尘罩54;运线机构5中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52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的移动,导轨51的滑动连接实现了对理线夹和夹长线部件52的移动,运线机械手53的设置对完成绕线的磁环41进行移动,防尘罩54的设置减少了灰尘的存积,增加了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压磁环座4上设有三个依序啮合的从动齿轮 42,且从动齿轮42与齿磁环轮啮合连接,齿磁环轮与设于齿磁环轮之间的磁环41转动连接,齿磁环轮与磁环41均设于导线筒43的上部,导线筒43开设有用以配合钩线机构3的钩线孔;转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从动齿轮42提供动力,使从动齿轮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磁环轮的转动,实现了磁环41的转动,从动齿轮42与齿磁环轮的啮合连接匀速带动磁环41进行转动,完成对磁环41的均匀绕线。

工作过程:首先运线机构将线运到固定压磁环座的一侧,利用运线机械手将线运到磁环处,钩线机构和拨线机构同步运行,当钩线机构运行到最高处的时候,拨线机构的顶线压块转动到相对的位置,顶线压块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的拨线,从而使线缠绕到磁环上,从动轮和拨线支架压簧的设置实现了顶线压块在顶线压块沿拨线动力轴的轴向移动,从而增加了拨线成功率;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磁环被均匀绕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