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状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626发布日期:2018-06-06 01:0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柱状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状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也越来越重要,柱状锂电池因其利用占用空间小受到人们欢迎,现有的柱状锂电池中的电解液一直与电芯接触,在不使用时常时间接触发生放电损失,且对电芯有一定的腐蚀性,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锂电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柱状锂电池,包括外壳、金属片、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内注入有电解液,第一腔体的通过连通管与第二腔体连接,连通管内安装有圆球,圆球能沿连通管进行左右移动,连通管的两端焊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电芯,电芯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导线及下导线,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顶部安装有塑料片,塑料片的顶部安装有密封胶层,塑料片与密封胶层的之间安装有弹簧,密封胶层的上部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一进气口贯穿金属片、密封胶层、塑料片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及第二进气口处均安装有橡胶塞堵。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向第一腔体内注入加压气体,连通管内的圆球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腔体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二腔体内,第二进气口向第二腔体内注入加压气体,圆球向右移动,电解液由第二腔体进入第一腔体内,当圆球在连通管中时,电解液无法通过连通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塑料片与密封胶层之间的弹簧能对锂电池内的电芯及电解液进行保护;当锂电池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进气口向第二腔体内注入加压气体,第二腔体内压力增加,圆球向右移动,电解液由第二腔体进入第一腔体内,电解液与电芯接触锂电池能放电,若锂电池不使用,通过第一进气口向第一腔体内注入加压气体,连通管内的圆球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腔体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二腔体内,电解液与电芯分离,避免了锂电池的不必要的放电,同时防止电解液对电芯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柱状锂电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状锂电池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柱状锂电池的圆球移动后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柱状锂电池的连通管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进气口,2、上导线,3、第二进气口,4、外壳,5、金属片,6、密封胶层,7、塑料片,8、电芯,9、第一腔体,10、下导线,11、圆球,12、连通管,13、第二腔体,14、弹簧,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柱状锂电池,包括外壳4、金属片5、第一进气口1、第二进气口3,所述外壳4内设有第一腔体9及第二腔体13,第一腔体9及第二腔体13内注入有电解液,第一腔体9的通过连通管12与第二腔体13连接,连通管12内安装有圆球11,圆球11能沿连通管12进行左右移动,连通管12的两端焊接有挡板15,所述第一腔体9内设有电芯8,电芯8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导线2及下导线10,所述第一腔体9及第二腔体13的顶部安装有塑料片7,塑料片7的顶部安装有密封胶层6,塑料片7与密封胶层6的之间安装有弹簧14,密封胶层6的上部设有金属片5,所述第一进气口1贯穿金属片5、密封胶层6、塑料片7与第一腔体9连通,第二进气口3与第二腔体13连通,第一进气口1向第一腔体9内注入加压气体,连通管12内的圆球11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腔体9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二腔体13内,第二进气口3向第二腔体13内注入加压气体,圆球11向右移动,电解液由第二腔体13进入第一腔体9内,第一进气口及第二进气口处均安装有橡胶塞堵。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锂电池需要使用时,通过第二进气口3向第二腔体13内注入加压气体,第二腔体内13压力增加,圆球11向右移动,电解液由第二腔体13进入第一腔体9内,电解液与电芯8接触锂电池能放电,若锂电池不使用,通过第一进气口1向第一腔体9内注入加压气体,连通管12内的圆球11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腔体9内的电解液进入第二腔体13内,电解液与电芯8分离,避免了锂电池的不必要的放电,同时防止电解液对电芯8的腐蚀,在向其中一个腔体内注入加压气体时,另一个腔体保持常压状态。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