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0775发布日期:2019-05-28 20:5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作为一种电流型发光器件。因其具有自发光、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视角广、重量轻以及可做成柔性显示屏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窄边框设计成为了一种趋势。窄边框设计要求减小边缘无显示区域的宽度,尤其是下边框的宽度。目前,常用的封装方案是将柔性基板弯折到屏幕背面,实现窄边框设计。

但是由于将柔性基板弯折到屏幕背面,弯折区域会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特别在弯折区域的周边应力相对较大。因此会造成设置在柔性基板上的走线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可以减小柔性基板在弯折区的应力,因此可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上的走线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基板,包括:

基底;

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设置在所述基底上;

其中,所述基底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沿所述走线的延伸方向设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基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走线自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延伸;

其中,所述基底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四侧。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第一过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多个所述第一凹槽间隔排布在所述第三侧,多个所述第二凹槽间隔排布在所述第四侧;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凹槽。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基底上还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过孔相连通。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第二过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宽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基底具有一弯折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过孔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外,且分布在所述弯折区两侧。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设置在所述弯折区一侧的第一过孔与设置在所述弯折区另一侧的第一过孔以所述弯折区为轴对称。

在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中,所述走线包括数据线、信号线以及电源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

所述柔性基板包括:

基底;

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设置在所述基底上;

其中,所述基底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沿所述多条走线的延伸方向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基底;多条走线,所述多条走线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其中,所述基底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沿所述走线的延伸方向设置。本申请在基底上设置多个沿走线方向设置的第一过孔,当柔性基板弯折时,多个第一过孔可以减小弯折时的应力。因此可以降低设置在基板上的走线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包括基底10、走线20以及第一过孔31。多条走线20设置在基底10上,多个第一过孔31设置在基底10上,且该第一过孔31沿走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

该基底10可以为柔性基底。该基底10上设置有多条走线20,多条走线20均沿着预设方向延伸,且该多条走线可以包括数据线、信号线以及电源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过孔31可以为长条形过孔。该第一过孔31沿着走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比如,该走线20的延伸方向为竖直向下,则该第一过孔31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孔31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一条走线20。即,第一过孔31设置在相邻走线20之间。当然,第一过孔31的两侧可以分别设置有多条走线。具体的设置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基底10上设置多个第一过孔31,并且第一过孔31沿着走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当柔性基板1弯折时,多个第一过孔31可以分散柔性基板1弯折时的应力,因此可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图2与图1的区别在于:基底10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

其中,基底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以及设置在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之间的第三侧13和第四侧14,走线20自第一侧11至第二侧12延伸。第一凹槽501与第二凹槽502相对设置,且第一凹槽501设置在第三侧13,第二凹槽502设置在第四侧14。

在基底10的第三侧13设置第一凹槽501,以及在基底10的第四侧14设置第二凹槽502。当柔性基板1弯折时,多个第一过孔31、第一凹槽501以及第二凹槽502以分散柔性基板2弯折时的应力。因此可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请继续参阅图2,第一过孔31设置在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之间,可以更进一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图3与图2的区别在于:在基底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501和多个第二凹槽502。

多个第一凹槽501间隔排布在第三侧13,多个第二凹槽502间隔排布在第四侧14。每个第一凹槽501均对应一个第二凹槽502。也即,第一凹槽501与第二凹槽502以基底10的中线为轴线对称设置。

由于在基底10的第三侧13设置多个第一凹槽501,以及在基底10的第四侧14设置多个第二凹槽502,且第一凹槽501和第二凹槽502对称设置。柔性基板1弯折时,第一凹槽501、第二凹槽502以及第一过孔31会减小柔性基板1弯折时的应力,使得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不会因为弯折而发生断裂,导致柔性基板1失效,进而造成显示面板失效的问题。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图4的柔性基板1与图1的柔性基板1的区别在于:在基底10上还设置有第二过孔32。

其中,第一过孔3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在该第一过孔31的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均设置有第二过孔32。并且,第一过孔31与第二过孔32相连通。

例如,该第一过孔31为长条形过孔,第二过孔为圆孔。首先,可以通过如刀轮等工具在柔性基板1上开设第一过孔31。然后,在开设有第一过孔31的基础上,再在第一过孔31的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上开设第二过孔32,以使得第一过孔31与第二过孔32相连通。当然,第一过孔31和第二过孔32也可以一并制成。

在第一过孔31的第一端部311和第二端部312上均设置第二过孔32,可以防止第一过孔31沿着走线20的延伸方向撕裂。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弯折时,柔性基板1承受的应力。因此可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产品良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过孔32的宽度d大于第一过孔的宽度d。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图5的柔性基板1与图1的柔性基板1的区别在于:多个第一过孔31设置在弯折区101外。

其中,基底10具有一弯折区101,多个第一过孔31设置在弯折区101外,且分布在弯折区101两侧。将多个第一过孔31设置在弯折区101外,可以减小柔性基板1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可以降低设置在柔性基板1上的走线20由于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弯折区101一侧的第一过孔31与设置在弯折区101另一侧的第一过孔31以弯折区101为轴对称,如图5所示。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图6的柔性基板1与图5的柔性基板1的区别在于:第一过孔3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过孔33,且设置在弯折区101一侧的第一过孔31通过第三过孔33与设置在弯折区101另一侧的第一过孔31相连通。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柔性基板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基板1,包括基底10、走线20以及第一凹槽503。其中,多条走线20设置在基底10上,多个第一凹槽503设置在基底10上,且该第一凹槽503沿走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7的柔性基板1与前面实施例任一个柔性基板1的区别在于:图7的柔性基板1是在基底10上设置多个第三凹槽503。该凹槽503的设置方式与前面实施例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1。柔性基板1具体的设置方法请参阅前面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基板以及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