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324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具有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被设置为通过调节有 机发射层之间的距离来减小功耗并且增强光效率的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来,正在开发具有与阴极射线管(CRT)的缺点对应的减小的重量和体积的各种 平板显示装置。
[0003] 在平板显示装置当中,与LCD装置不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不需要任何光源的 自发光装置。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易于变得更薄且重量更轻。并且,能够通过简化的过 程制造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而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低驱动电压、高光效率、宽视角等 的特征。据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正备受关注。
[0004]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与自发光元件对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包 括形成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发射层。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经由电子注入电极(即,阴极) 和空穴注入电极(即,阳极)将电子和空穴注入到发射层中并且在发射层内使电极和空穴 重新组合来产生激子。并且,当激子从激发态转变为基态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射光。
[0005] 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根据光发射方向被分类为顶部发射模 式、底部发射模式和双发射模式。并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能够被划分为无源矩阵型和有源 矩阵型。
[0006] 为了显示图像,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能够施加扫描信号、数据信号并且向按照矩阵 形状布置的多个子像素供应电压,并且使得选择的子像素能够发射光。
[0007] 对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定义的最近需求增加了显示面板的每单位面积像素的 数量。因此,像素中的每一个必须具有高亮度。
[0008] 然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亮度取决于施加给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当在高电 流电平下操作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功耗和寿命可能受损失。

【发明内容】

[0009] 因此,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致力于一种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 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10] 实施方式将提供一种被设置为通过将至少两个发射层布置在红色子像素、绿色子 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并且调节所述发射层之间的距离来增强光效率的微腔结 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11] 并且,实施方式将提供一种被设置为通过将至少两个发射层布置在红色子像素、 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中的每一个中并且调节布置在所述发射层上方和下方的有机材 料层的厚度来增强显示面板的白光效率的微腔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12] 实施方式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本说明书显 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施方式的实践来学习到。实施方式的优点将由在所撰写的说明书 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一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般方面的有机发光显示 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限定为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 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 传输层、第一有机发射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一电荷产生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 的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二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发射层 和第二电子传输层;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上,其中,插置 在所述第一有机发射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射层之间的层的总厚度大于插置在所述第一电 极与所述第一有机发射层之间的层的厚度。
[0014] -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另 般方面的有机发光显不装置包括:第一电极,该第 一电极被限定为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区域;布置在所述第一电 极上的第一发光单元,该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空穴注入层、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有机发射层 和第一电子传输层;布置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该第二发光单元包括第 二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发射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以及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布置在所 述第二发光单元上,其中,所述第一有机发射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发射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 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有机发射层之间的另一距离。
[0015] 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对于研宄了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 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旨在被包 括在本说明书中、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并且受以下权利要求保护。本部分不应当被认为是对 那些权利要求的限制。在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讨论另外的方面和优点。应当理解,本公开的 以上总体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这二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 公开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公开。附图中:
[0017]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0018] 图2A和图2B是描述了比较例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材料层的厚度的表;
[0019] 图3是比较比较例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子像素区域的光效率的表;
[0020] 图4是示出了比较例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发光元件之间的寿命差异的 数据表;
[0021] 图5是描述了比较例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机材料层的厚度的表;
[0022] 图6是比较比较例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蓝色子像素区域的光效率的表;
[0023] 图7是比较比较例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绿色子像素区域的光效率的表;以及
[0024] 图8是比较比较例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红色子像素区域的光效率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现在将详细地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其示例被例示在附图中。在下文中引入的 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为示例以便将它们的精神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因此,这些实 施方式可能按照不同的形状具体实现,所以不限于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方式。并且,为了方 便起见,可以在附图中将装置的尺寸和厚度表达为被放大。只要可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包 括附图的本公开中将始终用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26] 根据本公开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定时控制器、数据驱动器、扫描驱动器和显 示面板。
[0027] 定时控制器从诸如图像处理器的外部系统接收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数 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定时控制器利用诸如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 号、数据使能信号、时钟信号等的定时信号来控制数据驱动器和扫描驱动器的操作定时。
[0028] 数据驱动器响应于从定时控制器施加的数据定时控制信号对从定时控制器施加 的数据信号进行采样并且将经采样的数据信号锁存。因此,能够将串行数据信号转换成并 行数据信号。并且,数据驱动器利用伽玛基准电压将并行数字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信 号。经转换的模拟数据信号通过数据线从数据驱动器施加至显示面板上的子像素。
[0029] 扫描驱动器响应于选通定时控制信号依次产生扫描信号。并且,扫描驱动器通过 扫描线对显示面板上的子像素施加扫描信号。
[0030] 显示面板包括按照矩阵形状布置的子像素。子像素能够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 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另选地,子像素能够包括白色子像素和颜色转换层,该颜色转换层被构 造为将从白色子像素发射的白光转换成红光、绿光和蓝光。并且,能够按照无源型和有源 型中的一种构造子像素。例如,有源型子像素包括:开关晶体管,该开关晶体管被构造为响 应于扫描信号来传送数据信号;电容器,该电容器被构造为存储与数据信号对应的数据电 压;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被构造为产生与数据电压对应的驱动电流;以及有机发光 二极管,该有机发光二极管被构造为发射与驱动电流对应的光。按照这种方式,能够按照 2T1C (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结构构造有源型子像素,该2T1C结构包括开关晶体管、驱 动晶体管、电容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另选地,有源型子像素能够被构造为进一步包括至少 一个晶体管和至少一个电容器作为3T1C结构、4T2C结构、5T2C结构等中的一种。而且,能 够根据发光方向按照顶部发射模式、底部发射模式和双发射模式之一形成子像素。
[0031] 为了增强发光效率和色坐标,包括在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按照微腔结构和层叠结 构之一形成。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具有微腔结构和层叠结构之一的子像素。
[0032]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
[0033]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 电极110,该第一电极110被限定为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和蓝色子像素区域, 并且用作反射电极。并且,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形成在红色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 和蓝色子像素区域中的每一个中的第一电极110上的空穴注入层(HIL) 120。
[0034] 第一电极110能够被用作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电极。并且,能够通过将透明导电 材料的第二金属层IlOb层叠在具有高反射率的第一金属层IlOa上而形成第一电极110。 第一金属层IlOa能够由铝Al和银Ag中的一种形成。第二金属层IlOb能够由ITO (铟锡 氧化物)和IZO (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形成。
[0035] 空穴注入层120能够由从包括酞菁化合物、基于星放射状胺的化合物、基于芳基 胺的化合物和P掺杂材料的材料组中选择的一种形成。酞菁化合物能够包括铜酞菁等。基 于星放射状胺的化合物能够包括TCTA、m-MTDATA和m-MTDAPB。基于芳基胺的化合物能够 包括NATA、2T-NATA和NPNPB。p掺杂材料能够包括F4-TCNQ和PPDN。
[0036] 并且,空穴注入层(HIL) 120能够按照"XI"的第一厚度形成。
[0037] 第一空穴传输层(HTL) 130被层叠在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