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895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上的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2]【【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轻巧型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PDA、MP3及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具有能输入/输出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电子产品的音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现有的消费电子产品,在遇到液体时,液体通过电连接器组件(如音频连接器组件)流至消费电子产品内部,损坏电子设备的电子元件。因此,安装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电连接器组件就需要有防水功能,如于2011年4月13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201797146U号揭示了在音频连接器底部贴有防水膜使之具有防水功能,但这种音频连接器防水等级较低,只能防止少量的水或液体溅入,当有大量水进入音频连接时,防水膜与音频连接器分离,防水膜就失去了防水功能。
[0003]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等级较高的电连接器组件。
[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装于主板上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上设有环绕其四周的环形槽,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并凸伸出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绝缘本体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与所述主板紧贴在一起。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防水圈与主板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水或液体通过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安装间隙无法流出防水圈,主板上的电子元件与其他电连接器就不会被损坏,并且防水等级较高,即使有大量的水也不会流出防水圈。
[0007]【【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与主板组装后的立体图。
[0008]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0010]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1]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组件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分解图。
[001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5介绍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请参照图1及图5,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100安装于主板200上,其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其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的绝缘本体I及固持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收容于绝缘本体I中并包围所有导电端子2的防水圈4及安装于绝缘本体I底壁且卡持于防水圈4中的柔性印刷电路板4。
[0015]请参照图3,绝缘本体I大致为矩形块状,其具有由其前端面向后凹陷形成的呈圆柱状的且用于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收容空间10、位于其底壁的两排端子槽11、位于两排端子槽11之间的两个凸柱12、位于绝缘本体I两侧在前后上下方向错开分布的一对翼部13。一对翼部13上分别具有安装孔131,螺钉(未图示)穿过安装孔131将电连接器组件100固定至主板200上。绝缘本体I底壁具有环绕其四周用于收容防水圈3的环形槽14,环形槽14大致呈矩形状,将所有导电端子2包围在其中。
[0016]请参照图1及图5,并结合图3,若干导电端子2分成两排收容于端子槽11中,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排列成一排,第四端子24与第五端子25排列成一排。第一端子21为左声道端子,第二端子22传输右声道信号,第三端子23为接地端子,第四端子24传输麦克风信号,第五端子25为侦测端子。第一端子21呈横卧状U型,其具有平板状的固定部211、与固定部211相对设置的突伸至收容空间10中的接触部212及连接固定部211与接触部212的弯折部213,固定部211的底部弯曲延伸形成有与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接触的尾部214,尾部214上设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焊接的突块2141。第二端子22与第三端子23、第四端子24结构相同,大致为U型,包括中部弯曲设置的弯折部232,233,243、自弯折部232,233,243两端分别弯折延伸的固定于绝缘本体I内的固定部221,231,241,及突伸至收容空间10内的接触部222,232,242。接触部222,232,242上具有突伸至收容空间10内的凸包状接触点2221,2321,2421,固定部221,231,241的底部弯曲延伸形成有与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接触的尾部224,234,244,尾部224,234,244上设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焊接的突块2241,2341,2441。第五端子25具有平板状固定部251及自固定部251的底部弯曲延伸形成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接触的尾部254,尾部254上设有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焊接的突块2541,固定部251上设有冲压形成延伸至收容空间10内的弹性臂2511。
[0017]请参照图3及图4,防水圈3呈环状,其收容于环形槽14内,其具有前臂31、后臂32,连接前臂31与后臂32并平行设置的左臂33、右臂34。右臂34上具有让位槽341。前臂31大致为Z型,其自左臂33向右向后再向右延伸。防水圈3镶嵌于环形槽14中并凸伸出环形槽14。所述左臂33的长度大于右臂34的长度。
[0018]请参照图3至图5,柔性印刷电路板4收容于防水圈3中并与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4设有两排分别与两排导电端子2对应焊接的焊点41及位于两排焊点41之间的通孔42,通孔42与绝缘本体I上的凸柱12配合。柔性印刷电路板4由其一侧边向外延伸的延伸部43。凸柱12穿过通孔42使柔性印刷电路板4定位在绝缘本体I上,延伸部43与主板200电性连接(未图示)。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组装电连接器组件100时,先注塑成型绝缘本体1,再二次注塑成型防水圈3于绝缘本体的环形槽14中,防水圈3镶嵌于环形槽14中并凸伸出环形槽14。将导电端子2收容于绝缘本体I中,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12,222,232,242及弹性臂2511延伸至收容空间10内,再将柔性印刷电路板4定位于凸柱12上,导电端子2与柔性印刷电路板4的焊点41分别焊接,柔性印刷电路板4上的延伸部43穿过防水圈3的让位槽341延伸出防水圈3,最后用螺钉穿过安装孔131,将电连接器组件100紧固至主板200上,通过螺钉的锁紧力将防水圈3紧紧地挤压在主板200上。延伸部43与主板200电性连接,使导电端子2与主板200电型连接。
[00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将成型好的防水圈组装至环形槽中,模具结构相对比较简单。
[0021 ]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电端子2直接与主板200焊接,不增加柔性印刷电路板4,导电端子2的信号直接传至主板200。
[0022]水或液体通过绝缘本体I的收容空间10进入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I之间的安装间隙流入绝缘本体I底壁的下表面,防水圈3与主板200紧紧地贴合在一起,水或液体就无法流出防水圈3,形成防水结构,主板200上的电子元件(未图示)与其他电连接器(未图示)就不会被损坏。并且防水等级较高,即使有大量的水也不会流出防水圈3。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安装于主板上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上设有环绕其四周的环形槽,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并凸伸出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绝缘本体的防水圈,所述防水圈与所述主板紧贴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端子焊接并收容于所述防水圈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设有自其一侧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防水圈设有让位槽,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让位槽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上具有通孔,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上还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还设有在前后上下方向错开分布的一对翼部,所述一对翼部上分别具有安装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与第五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传输左声道信号,所述第二端子传输右声道信号,所述第三端子为接地端子,所述第四端子传输麦克风信号,所述第五端子为侦测端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圈具有前臂、与所述前臂相对设置的后臂,连接所述前臂与所述后臂并平行设置的左臂、右臂,所述前臂为Z型,所述前臂自所述左臂向右向后再向右延伸。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的长度大于右臂的长度。9.如权利要求1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通过注塑成型,所述防水圈二次注塑成型于所述环形槽中。10.如权利要求1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通过注塑成型,所述防水圈组装于所述环形槽中。
【专利摘要】一种安装于主板(200)上的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底壁上设有环绕其四周的环形槽(14),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设有收容于所述环形槽并凸伸出所述环形槽及所述绝缘本体的防水圈(3),所述防水圈与所述主板紧贴在一起,水或液体通过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安装间隙无法流出防水圈,主板上的电子元件与其他电连接器就不会被损坏,并且防水等级较高,即使有大量的水也不会流出防水圈。
【IPC分类】H01R13/52, H01R12/71
【公开号】CN104934760
【申请号】CN201410095475
【发明人】沈友棣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