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结构体、电连接结构及电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83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本发明的方式,可以将线束连接于上述的电线结构体中的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端部。
[0065]根据所述的结构,通过将所述电线组交叉部容纳保持在容纳保持构件中,从而能够降低电线结构体的成本并得到能够节省空间的电线结构体,能够构成电可靠性高的电连接结构。
[006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绝缘包覆件包覆导体而成的包覆电线由沿第一方向配置的第一包覆电线和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配置的第二包覆电线构成,顺次地进行如下工序:绝缘包覆件剥离工序,将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交叉的交叉部分的绝缘包覆件剥离,并且将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长度方向上的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交叉的交叉部分的绝缘包覆件剥离,构成导体露出的导体露出部;交叉配置工序,使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交叉成各自的所述导体露出部分彼此接触的状态;导体接合工序,将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彼此的所述导体露出部分彼此接合而构成交叉电线组,其中,所述交叉部分由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导体彼此相互导电的导电交叉部分构成,并且,借助于该导电交叉部分将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被连接成导电状态;以及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在并列配置的多个第一包覆电线和并列配置的多个第二包覆电线在同一面内交叉的电线组交叉部中,以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之间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之间分别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多个所述交叉电线组。
[0067]在所述的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中,在电线组交叉部中,仅以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彼此和所述第二包覆电线彼此各自相互平行的方式配置多个所述交叉电线组即可,在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中,无需进行绝缘包覆剥离工序及导体接合工序。
[0068]因此,在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中,无需顾虑如以往的将彼此交叉的包覆电线的导体彼此接合等制造方法那样并列配置的多个包覆电线的排列间距及配置角度发生偏离等,能够准确且容易地制造电线结构体。
[0069]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所述导体接合工序中,可以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件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件之间的间隙,朝向所述导体露出部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分进行激光照射。
[0070]根据所述的结构,可以通过激光照射将所述导体露出部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分接合成导通状态。由于激光照射能够精确地利用高能量牢固地进行接合,因此,在将所述第一包覆电线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导体接合时,无需将各个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件在周向和长度方向上宽范围地剥离去除,能够通过包覆电线的绝缘包覆件彼此之间的至少能够照射激光的最小限的间隙利用激光进行点焊。
[0071]由此,能够通过激光牢固地进行接合,并且能够防止水分附着于露出导体而通过导体与绝缘包覆件之间浸入到包覆电线内,因此能够得到优异的电特性。
[0072]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所述导体接合工序中,可以使正极和负极中的任一个电极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所述导体露出部抵接,并且使另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所述导体露出部抵接,在所述一个电极与所述另一电极之间接通能够将所述导体露出部彼此熔接的电流。
[0073]根据所述的结构,通过使一个电极与所述第一包覆电线的所述导体露出部抵接、并且使另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包覆电线的所述导体露出部抵接以使导体露出部分彼此之间通电,从而能够利用从导体露出部的电阻产生的热对所述导体露出部彼此牢固地进行电阻焊接。
[0074]这里,导体彼此的接合不限于如上所述地采用激光及电极进行电阻焊接,也可以通过涂布导电性粘接剂、超声波连接、焊接、或者将这些组合起来的手段进行接合。
[0075]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所述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后,可以进行如下的蛇形弯折工序:以多个所述电线组交叉部在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在长度方向上弯曲成蛇形。
[0076]根据所述的制造方法,通过进行蛇形弯折工序,从而能够形成位于所述电线交叉部的端部侧的包覆电线的多个端部作为连接端子,并且能够制造将这些多个连接端子配置成不是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的线状而是面状的电线结构体,能够将该电线结构体构成为不需要设置空间且具备许多连接端子的分支连接单元。
[0077]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在所述交叉电线组配置工序后,可以进行如下的电线容纳构件容纳工序:将所述并列电线组交叉部容纳到容纳保持构件中,其中,所述容纳保持构件容纳保持所述电线组交叉部。
[0078]通过进行所述的电线容纳构件容纳工序,从而能够将所述电线组交叉部容纳保持在容纳保持构件,由此,能够将并列配置的多个所述第一包覆电线和并列配置的多个所述第二包覆电线保持成保持规定的间距和角度。
[0079]并且,通过将所述电线组交叉部容纳保持在容纳保持构件,从而在导体彼此接合的电线交叉部分能够防止水分附着并能够确保导体间的绝缘性,因此,与不具备容纳保持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优异的电特性。
[0080]发明效果
[0081]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将导体彼此在重叠状态下交叉的交叉部分中所希望的交叉部分准确且高效率地连接而构成所希望的连接路径的电线结构体、电连接结构及电线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82]或者,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电线组交叉部分中不要专用的夹具就能够容易且准确地将第一包覆电线和第二包覆电线配置成所希望的配线图案的电线结构体。
【附图说明】
[0083]图1是采用实施例1的电线结构体的布线示例的平面图。
[0084]图2是示出电线结构体的重叠方法的立体图。
[0085]图3是将交叉部绝缘膜片配置在露出导体组之间的立体图。
[0086]图4是将扁方导体的交叉部分焊接的电阻焊接状态的说明图。
[0087]图5是利用一对外部绝缘膜片包覆交叉重叠部的立体图。
[0088]图6是被外部绝缘膜片覆盖的电线结构体的立体图。
[0089]图7是被外部绝缘膜片覆盖的电线结构体的平面图。
[0090]图8是被外部绝缘膜片覆盖的电线结构体的A-A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0091]图9是沿第一方向配置有多个交叉重叠部的电线结构体的平面图。
[0092]图10是将图9中的电线结构体蛇形弯折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
[0093]图11是将图9中的电线结构体呈蛇形弯折状态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
[0094]图12是通过电线结构体将分支线束连接的状态的平面图。
[0095]图13是利用外部绝缘膜片覆盖一个面的电线结构体的平面图。
[0096]图14是将图13中的电线结构体呈蛇形弯折状态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
[0097]图15是示出实施例2的电线结构体的重叠方法的立体图。
[0098]图16是将交叉部绝缘膜片配置在露出导体组之间的立体图。
[0099]图17是利用绝缘架覆盖一个面的电线结构体的立体图。
[0100]图18是利用绝缘架覆盖一个面的电线结构体的平面图。
[0101]图19是将圆形导体的交叉部分焊接的激光焊接状态的说明图。
[0102]图20是沿第一方向配置有多个交叉重叠部的电线结构体的平面图。
[0103]图21是将电线结构体呈蛇形弯折状态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
[0104]图22是布置有多个线束的线束连接结构的平面图。
[0105]图23是分支连接器的立体图。
[0106]图24是分支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107]图25是配置有多个交叉电线组的电线组交叉部的结构说明图。
[0108]图26是分支连接器的平面图。
[0109]图27是电线组交叉部的构成说明图。
[0110]图28是采用一对电极将导体彼此接合的导体接合工序的说明图。
[0111]图29是使第一包覆电线与第二包覆电线交叉的交叉配置工序的说明图。
[0112]图30是将通过激光照射的导体接合工序的情况由截面示出的说明图。
[0113]图31是将导体接合工序的情况由平面图示出的说明图。
[0114]图32是沿X方向构成多个电线组交叉部的分支连接器的平面图。
[0115]图33是将第一包覆电线在每个电线组交叉部呈蛇形弯曲的分支连接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6]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117](实施例1)
[0118]图1是采用实施例1的电线结构体10的布线示例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电线结构体10的重叠方法的立体图,图3是将交叉部绝缘膜片40配置在露出导体组Gl、G2之间的立体图,图4是将扁方导体lla、12a的交叉部分焊接的电阻焊接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利用一对外部绝缘膜片50包覆交叉重叠部GW的立体图,图6是被外部绝缘膜片50覆盖的电线结构体10的立体图,图7是被外部绝缘膜片50覆盖的电线结构体10的平面图,图8是被外部绝缘膜片50覆盖的电线结构体10的A-A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0119]此外,图9是沿第一方向X配置有多个交叉重叠部GW的电线结构体10的平面图,图10是将图9中的电线结构体10蛇形弯折的折叠方法的说明图,图11是将图9中的电线结构体10呈蛇形弯折状态折叠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是通过电线结构体10将线束3、4连接的状态的平面图。
[0120]在汽车等车辆中,如图1所示,将电源、EOJ(Engine Control Unit:发动机控制单元)等控制装置、音响设备及方向指示器等电器设备相互连接而确立电连接的线束2由与电源或者控制装置连接的主干线束3、从主干线束3分支并且末端具有与各电器设备连接的连接器5的分支线束4、将主干线束3和分支线束4连接起来的电线结构体10构成。
[0121]采用图2至图9对用于上述那样的线束3、4的连接的电线结构体10详细地进行说明。
[0122]实施例1的电线结构体10由沿第一方向X(长度方向)配置的第一扁平线缆11、与第一扁平线缆11交叉而沿第二方向U宽度方向)配置的第二扁平线缆12、以夹入于第一扁平线缆11与第二扁平线缆12的交叉部分的方式配置的交叉部绝缘膜片40、以及以覆盖该整个交叉部的方式进行包覆的一对外部绝缘膜片50构成(参照图2至图5)。
[0123]在第一扁平线缆11中,5根扁方导体I Ia沿第一方向X平行地配置,并且在第二方向Y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并列配置。并且,利用一对绝缘包覆件Ilb将并列配置的扁方导体Ila从上下夹入地包覆成一体。
[0124]在第一扁平线缆11的规定部位,通过激光照射而去除扁方导体Ila的第一方向X上的规定长度的绝缘包覆件11b,从而相对于第一方向X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多个使该扁方导体Ila露出的露出导体部分11c。
[0125]并且,将绝缘包覆件Ilb去除规定长度而露出的扁方导体Ila的露出导体部分Ilc形成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一方向X配置有多个的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1。
[0126]在第二扁平线缆12中,与上述的扁方导体I Ia相同根数的扁方导体12a沿第二方向Y平行地配置,并且在第一方向X上隔开规定间隔地并列配置。并且,利用一对绝缘包覆件12b将并列配置的扁方导体12a从上下夹入地包覆成一体。
[0127]在第二扁平线缆12的中央部分,通过激光照射而去除第二方向Y上的与第一扁平线缆11的横宽对应的规定长度量的绝缘包覆件12b,从而在第二扁平线缆12的中央部分形成使与第一扁平线缆11的横宽对应的长度量的扁方导体12a露出的露出导体部分12c。
[0128]并且,将绝缘包覆件12b去除规定长度而露出的扁方导体12a的露出导体部分12c形成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二方向Y配置有多个的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
[0129]并且,在第二扁平线缆12的两端部分,通过激光照射而去除比第一扁平线缆11的宽度方向两端向外侧突出的部分的绝缘包覆件12b,在使扁方导体12a的两端部露出的部分处形成允许连接线束3、4的端子部12d。
[0130]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一方向X配置有多个第一扁平线缆11的露出导体部分Ilc的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l和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二方向Y配置有多个第二扁平线缆12的露出导体部分12c的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沿垂直的方向交叉并且上下重叠而形成交叉重叠部GW。
[0131]在交叉重叠部GW的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l与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之间配置有将露出导体部分11c、12c彼此电绝缘的交叉部绝缘膜片40。
[0132]在交叉部绝缘膜片40上,在露出导体部分11c、12c彼此交叉的交叉部分中的与使该露出导体部分llc、12c彼此导电的导电交叉部对应的部位,开设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窗部40a以使交叉状态的扁方导体11a、12a彼此正对(参照图2至图4)。
[0133]将正对的露出导体部分11c、12c经由上述的窗部40a彼此连接成能够导电。
[0134]另外,窗部40a配置在与相应于车型及等级、规格的所希望的导电交叉部分对应的部位。
[0135]接下来,采用图2至图10对制造上述的电线结构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136]首先,通过激光照射将第一扁平线缆11的绝缘包覆件Ilb沿第一方向X去除规定长度,形成使扁方导体Ila露出的露出导体部分11c。
[0137]此外,通过激光照射将第二扁平线缆12的中央部分的绝缘包覆件12b沿第二方向Y去除规定长度量,形成使与第一扁平线缆11的横宽对应的长度量的扁方导体12a露出的露出导体部分12c。这里,规定长度是指比另一方的第一扁平线缆11的并列配置的5根扁方导体Ila的最大配置宽度大一圈的宽度。
[0138]并且,通过激光照射将第二扁平线缆12的比第一扁平线缆11的宽度方向两端向外侧突出的两端部分的绝缘包覆件12b去除,在使扁方导体12a的两端部露出的部分处形成端子部12d(参照图2)。
[0139]接着,在使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一方向X配置有多个露出导体部分Ilc的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l与以彼此平行的方式沿第二方向Y配置有多个露出导体部分12c的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沿垂直的方向交叉地上下重叠时,将交叉部绝缘膜片40配置在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l与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交叉的交叉部分之间而形成交叉重叠部GW。
[0140]在使扁方导体Ila的露出导体部分Ilc与扁方导体12a的露出导体部分12c经由形成于交叉部绝缘膜片40的窗部40a而彼此对置后(参照图3),使电阻焊接装置17的电极17a、17b移动到将第一方向露出导体组Gl与第二方向露出导体组G2交叉而成的交叉重叠部GW内,从下方将电极17a按压至扁方导体Ila的与扁方导体12a交叉的导体交叉部,并且从上方将电极17b按压至扁方导体12a的与扁方导体Ila交叉的导体交叉部(参照图4) ο
[0141]由此,经由交叉部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