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48742阅读:来源:国知局
单元100、金属屏蔽片300、将第一端子单元100和金属屏蔽片300—体成型于内的第一绝缘本体400、第二端子单元200、将第二端子单元200—体成型于内的第二绝缘本体500、将第一绝缘本体400与第二绝缘本体500—体成型于内的胶芯主体600、及屏蔽外壳700,同时参见图11、图13和图14胶芯主体600包括基体部620、自基体部620前端延伸形成的固持部640、及自固持部前端延伸形成的对接部660。同时参见图5,第一端子单元100包括外露于对接部660第一侧表面的第一接触部120120、自第一接触部120后端折弯延伸形成且位于基体部620的第一接合部140、自第一接合部140末端一体形成的第一焊接部160。同时参见图6,第二端子单元200包括外露于对接部660第二侧表面的第二接触部220、自第二接触部220后端折弯延伸形成且位于基体部620的第二接合部240、自第二接合部240末端一体形成的第二焊接部260。
[0045]第一端子单元100可以用于传输第一组信号,第二端子单元200可以用于传输第二组信号,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均可以包含数量足够多的端子,且金属屏蔽片300位于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之间,屏蔽外壳700位于整体的外部,能够实现高速率的信号传输。上述电连接器I可以通过三次成型形成,在第一端子单元100和金属屏蔽片3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绝缘本体400,在第二端子单元2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本体500,将第一绝缘本体400和第二绝缘本体500组装在一起之后在第一绝缘本体400和第二绝缘本体5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胶芯主体600,通过三次成型形成的第一绝缘本体400、第二绝缘本体500和胶芯主体600之间连接稳定,进而保证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结构稳定,结构整体的强度高,不易变形,避免产生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通过三次成型的方式制造电连接器I,简化了后续的组装步骤,制造过程简单,提尚了加工效率,提尚了广品良率和品质稳定性。
[0046]同时参见图8、图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400包括成型于基体部620的第一主体部420和自第一主体部420前端延伸形成且成型于固持部的第一端子定位部430、及自第一端子定位部430前端延伸且成型于对接部660内的第一端子固持部440。第一接触部120成型并露出于第一端子固持部440的外表面,第一接合部140成型于第一主体部420内,第一焊接部160露出于第一主体部420的底面。第一端子固持部440以相同的厚度被夹持于第一端子接触部和金属屏蔽片300之间。第一主体部420作为固定第一端子单元100和金属屏蔽片300的主要部分,设置第一端子固持部440的好处在于,支撑和固定住第一端子单元100,使第一端子单元100和金属屏蔽片300之间具有不变的间隔距离,尤其支撑住第一端子单元100的头部,即第一接触部120,使其不会发生变形或偏移,保证良好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
[0047]第一绝缘本体400还包括与第一端子固持部440—体连接的第二端子定位部460,该第二端子定位部460位于金属屏蔽片300的与第一端子固持部440所在侧相反的另一侧,第二端子定位部460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栅栏凹槽462,第二端子单元200的第二接触部220—一对应地收容于多个栅栏凹槽462内。设置第二端子定位部460的好处在于,组装第二绝缘本体500与第一绝缘本体400时,第二端子定位部460支撑住放于其上的第二端子单元200的头部,即第二接触部220,使第二端子单元200整体地和间隔金属屏蔽片300之间保持不变的距离,保证性能和可靠性,另外,第二端子定位部460上开设的多个并列的栅栏凹槽462使第二端子定位部460呈栅栏状,栅栏凹槽462收容第二接触部220,使第二接触部220之间保证预定的位置和间隔距离。
[00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绝缘本体400的第一主体部420的底面设置有引导隔栏480,引导隔栏480布置于第二焊接部260两侧,使第二焊接部260引导定位在相邻的两个引导隔栏480之间,保证了第二焊接部260所在位置的准确性。
[0049]同时参见图7、图10,金属屏蔽片300包括安装凸部360,第二绝缘本体500上开设有与安装凸部360相适配的安装孔522,安装凸部360对应地卡入安装孔522内。在第一绝缘本体400与第二绝缘本体500组装时,安装凸部360和安装孔522可以起到定位准确、方便组装的作用。安装孔522可以位于第二主体部上。
[0050]再参见图13、图14,在一实施例中,胶芯主体600的固持部的位于第一端子单元100一侧设有第一定位凹槽642,第一端子单元100对应地露出于第一定位凹槽642的底面,以在注塑成型中定位相应位置的第一端子单元100的若干导电端子,胶芯主体600的固持部的位于第二端子单元200—侧设有第二定位凹槽644,第二端子单元200对应地露出于第二定位凹槽644的底面,以在注塑成型中定位相应位置的第二端子单元200的若干导电端子。保证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在胶芯主体600上的正确位置。
[0051 ]电连接器I还包括均与屏蔽外壳700电性连接的第一接地片800和第二接地片900,固持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槽646,第一接地片800位于第一容槽646内,固持部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容槽647,第二接地片900位于第二容槽647内。第一接地片800和第二接地片900可以起到屏蔽隔离外部干扰的作用。
[0052]第一接地片800还设置有第一^^扣片820,基体部620上开设有与第一^^扣片820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622,第一卡扣片820的一侧缘卡入第一安装槽622内与基体部620固定。第二接地片900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扣片920,基体部620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扣片920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624,第二卡扣片920的一侧缘卡入第二安装槽624内与基体部620固定。
[0053]参见图7,金属屏蔽片300的边缘设置接地部340,屏蔽外壳700与接地部340电性接触。同时参见图12,在一实施例中,屏蔽外壳700包括第一壳体720和第二壳体740。第一壳体720上设置有弹片722,弹片722向胶芯主体600弯折,胶芯主体600上开设有限位槽,弹片722嵌入限位槽中定位。第二壳体740套设在第一壳体720的外部,与第一壳体720焊接连接。第一壳体720上还设置有凸榫724,第二壳体740上开设有与凸榫724对应的定位孔742,凸榫724卡入定位孔742中。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凸榫724和定位孔742先将第一壳体720和第二壳体740初步定位,然后通过激光点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54]综上,第一端子单元100可以用于传输第一组信号,第二端子单元200,可以用于传输第二组信号,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均可以包含数量足够多的端子,且金属屏蔽片300位于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之间,屏蔽外壳700位于整体的外部,能够实现高速率的信号传输。
[0055]上述电连接器I可以通过三次成型形成,在第一端子单元100和金属屏蔽片3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绝缘本体400,在第二端子单元2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二绝缘本体500,将第一绝缘本体400和第二绝缘本体500组装在一起之后在第一绝缘本体400和第二绝缘本体500上以成型的方式形成胶芯主体600,通过三次成型形成的第一绝缘本体400、第二绝缘本体500和胶芯主体600之间连接稳定,进而保证第一端子单元100和第二端子单元200结构稳定,结构整体的强度高,不易变形,避免产生使用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通过三次成型的方式制造电连接器I,简化了后续的组装步骤,制造过程简单,提高了加工效率,提尚了广品良率和品质稳定性。
[0056]如图15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I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图I至图14所示的电连接器I,包括如下步骤:
[0057]S100,在含料带的第一端子单元100(参见图16)和含料带的金属屏蔽片300(参见图17)上镶嵌成型第一绝缘本体400ο同时参见图18,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lOO可以具体包括:
[0058]S120,将含料带11、13的第一端子单元100和含料带的金属屏蔽片300组合在一起,通过注塑模具的镶嵌成型工艺形成第一绝缘本体400及第一绝缘本体半成品组件12,参见图19。
[0059]S140,将第一绝缘本体半成品组件12上的第一端子单元100连接的上料带11、下料带13切除,形成第一绝缘本体组件10,参见图20。
[0060]S200,在含料带的第二端子单元200上镶嵌成型第二绝缘本体500。步骤S200和步骤SlOO的操作顺序不分先后,且可同时操作。同时参见图21,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