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翻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859阅读:20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筒体翻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筒体翻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气用SF6容器焊接壳体成形与焊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 种筒体翻边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电气用SF6绝缘气体电力容器,一般使用焊制壳体。这种壳体通常都会大量用到支管焊接连接,这种支管连接通常使用两种已有技术。一种是翻边连接又称拔口连接的技术,一般简称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是在主筒待焊支管的位置,在垂直于主筒中轴的轴线的法向平面上,在主筒壁上预割一个椭圆形预孔;然后使用特制翻边模具,将主筒从侧面上拉出成形一部分。然后主筒的翻出部分与支管通过一周环焊缝对接连接成一体。高压电气壳体不同于普通容器壳体,壳体内部对于电场分布有特殊要求,它不允许内壁有尖端结构,所有金属连接过渡都须使用圆滑过渡。翻边结构是一种处处圆滑过渡的有利结构,其曲率一般< O. 02,所以它是特别适合于电力容器壳体的结构。它往往用于电场强度大的场合,通过成形的圆滑过渡有效保证了容器的绝缘性能。翻边结构是依赖于特定预孔加工和特殊模具的特定成形方式,所以它的成形总会受到模具空间位置的各种限制。尤其在翻边成形中,须充分考虑外托凹模的支承区,若因为零件结构限制,模具无法放置,则无法进行翻边成形。另外,由于翻边结构的圆角过渡,在先成形的翻边结构附近,主筒上相应会有圆角变形,这对随后的翻边结构会有较大影响。如果先后的两个翻边结构位置太近,后翻边的孔会因为圆角变形外模无法正常支承而无法实现。为此多个翻边孔的位置往往不得不有所限制,比如主筒中轴线同一垂直面上,两个翻边孔轴线角度差一般都在135° 180°范围。由于翻边结构特别是多翻边临近结构的特殊干涉,限制了翻边结构的使用,有时因此往往须改变产品的整体结构,比如将一件壳体变为两件;或者使用非焊接结构的壳体。支管焊接连接的另一种已有技术方法,是完整的马鞍形相贯线焊缝连接技术,一般称插接结构。插接结构对于待连接两部分的预先成形要求简单,成形对附近影响几乎没有,所以它在支管直径相对主筒直径较小的场合经常用到,一般多用于支管直径主筒直径< O. 6的场合;由于其变形范围影响区域小,所以比较适用于小范围多支管集中分布的场
口 ο对于高压电气壳体使用条件下,插接结构有一个严重缺点,就是壳体内壁过渡曲率过大。插接结构的马鞍形焊缝,由于其固有形状限制,在马鞍曲线与主筒母线垂直处会出现曲率最大的情形,即便是经过焊缝打磨过渡,此处曲率通常也> O. 1,这在电压等级较高的场合,如果壳体较小情况下内部绝缘距离较短,往往不能满足电性能要求。因此,插接结构多用于低电压等级的壳体上。也往往使用在壳体内部间隔空间大的部位,比如检修安装人孔或表计的连接支管上。
3[0010]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高压电气产品整体结构的需要,会要求多支管的开口位置较 近,并且在高电压等级产品中,同时会对于壳体内部过渡圆要求严格。比如在特高压断路器 壳体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装导电元件与壳体内壁间的额定线电压高达110万伏特,局部放 电的试验相电压达76. 2万伏特,这对于壳体内壁的平滑过渡要求极高,支管与主筒在结合 曲率较大的地方,不可使用纯插接结构。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又要求必须有两件支管在主筒 轴线同一垂直面上呈90°分布;成形翻边模具要求互不干涉的情形下,按照该实例具体主 筒条件,要求二支管分布角度至少在125.48°以上,显然纯粹的翻边结构无法满足实际要 求。鉴于该实施例中壳体过于庞大,外廓达1. 6米X 1. 6米X7米。如果因此无法使 用焊接成形壳体,改用铸造壳体,一方面已经超出铸造的浇注设备能力,需要添置庞大的铸 造装备,费用十分昂贵。另外,如此大体积的气密性容器壳体,铸造质量保证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翻边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在筒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翻边结构, 翻边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筒体翻边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均匀且间隔排布 于所述通孔的圆周上的翻边结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筒体翻边结构包括两个翻边结构,该两个翻 边结构的中心连接线平行于主筒的轴线。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设有翻边结构的通孔上焊接有支筒,支筒的中径 与翻边结构的半宽度之比为2 5. 5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翻边结构的电 场优越性和插接结构的适应强的特点,将两种结构结合,有机统一到一件壳体的同一个支 管连接结构上;翻边插接一体化新结构既要克服插接结构曲率过大的不足,将电场强度最 不利处的曲率减少到纯插接的十分之一;同时将主筒中轴线同一垂直面上,两个翻边孔轴 线的角度差能从极限限制条件的125. 48°减小到9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筒体翻边结构的轴测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部件爆炸轴测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全部零件爆炸轴测立体图;图4是图2所标号1主筒的结构轴测立体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主筒的翻边处较大曲率圆滑过渡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标号2支管结构轴测立体图;图8是图2所示标号3支管结构轴测立体图。图9是图4所示主筒孔成形前,外壁包覆划线的轴测立体图;[0028]图10是图9所示主筒翻边前预孔放样划线示意图及公式推导图;图11是图4所示主筒翻边前预孔切割后轴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在筒体(主筒I)上设有通孔(插接预孔),该通孔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 ;所述筒体翻边结构均匀且间隔排布于所述通孔的圆周上的翻边结构。优选的,筒体翻边结构包括两个翻边结构,该两个翻边结构的中心连接线平行于筒体的轴线。本实用新型在主筒I待接支管部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翻边结构,一部分是相贯线的插接预孔,两种结构不论各使用几段,在拟接支管圆周的一圈方向上都连为一体,如图4所示。无论翻边有几处,每处翻边宽度多少,均具备实用新型结构的技术特征。从图6可见,在支管与主筒结合开孔曲率最大处,两边对称采用了翻边结构,翻出理想的圆角过渡,翻边半宽度Yl与支管用支筒(图3中标号5、6、7)的中径Φ比例关系设定为 Φ :Y1=2 5. 5 lo要实施主筒的翻边插接孔成形,主筒I上切割加工轮廓形状有鲜明的独有特征,与整体翻边的已有技术迥异,属于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技术特征。若从支管顶俯视,完整的翻边结构这种已有技术,其预孔是长轴平行于主筒轴线的简单椭圆;完整的插接预孔这种已有技术则是一个正圆。而实用新型结构的预孔图形,其外壁预孔包覆划线图样,则必须是如图9立体图的曲线。本实用新型结构主筒的预割曲线绘制原理如图10所示,实线表示实际曲线。推导原理图仅绘出了第一象限的部分,其他部分可以对称划出;图10原理图略去了圆角过渡部分。图中虚线小椭圆是完整翻边使用的简单预割曲线;完全的插接马鞍形预孔曲线一般是一周三角曲线。实用新型持有的预割曲线,充分考虑了放样切割时的切割方向因板厚效应带来的误差,在曲线设计上予以补偿,在插接部分可以使用近似大椭圆的轮廓。插接若使用椭圆时,曲线的变量关系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筒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翻边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均匀且间隔排布于所述通孔的圆周上的翻边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翻边结构包括两个翻边结构,该两个翻边结构的中心连接线平行于主筒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翻边结构的通孔上焊接有支筒,支筒的中径与翻边结构的半宽度之比为2 5. 5 :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体翻边结构,在筒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圆周上设有至少一个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小于360°。本实用新型综合考虑翻边结构的电场优越性和插接结构的适应强的特点,将两种结构结合,有机统一到一件壳体的同一个支管连接结构上;翻边插接一体化新结构既要克服插接结构曲率过大的不足,将电场强度最不利处的曲率减少到纯插接的十分之一;同时将主筒中轴线同一垂直面上,两个翻边孔轴线的角度差能从极限限制条件的125.48°减小到90°。
文档编号H02B13/045GK202737381SQ2012203787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吴双, 赵向苹, 贾昕宇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