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冲片、转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1484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冲片、转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冲片,更为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使用该转子冲片的转子和包含该转子的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的结构为表贴式结构和内置切向结构,相对于表贴式结构,内置切向结构的转子可有效减小由电枢反应引起的退磁,并增大磁通面积,可以改善电机的恒功率速度范围,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提高对电机在高速运转时的离心力防护。如图1所示,此内置式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1′,在冲片本体1′上设置若干封闭结构的磁瓦槽2′,每个磁瓦槽2′均沿冲片本体1′的径向延伸,具有设定的长度和宽度。由于磁瓦槽2′采用的是封闭结构,使得相邻两个磁瓦槽2′内的磁瓦之间全通过导磁体连接,进一步使转子冲片在使用时存在较多的漏磁,降低了转子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冲片,其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转子漏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其漏磁少,磁性能好,磁通面积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其漏磁少,品质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转子冲片,包括呈环形的连接件和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导磁片,相邻所述导磁片之间设置磁瓦槽,所述磁瓦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径向延伸,且具有靠近所述连接件的外周的槽底,在所述槽底上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周部设置有第一凸部。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转子,包括所述的转子冲片。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冲片可通过第一凸部减少磁瓦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磁瓦与连接件之间的空气间隙,即相邻两个磁瓦之间的空气间隙增加,导磁连接部位减少,极大的减少了漏磁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了使用该结构的转子冲片的转子的磁性能,增大了磁通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内置式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子冲片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转子冲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冲片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冲片本体;2′、磁瓦槽。

图2至5中:

1、连接件;2、导磁片;21、外圆弧;3、磁瓦槽;4、第一凸部;5、内侧气隙;6、固定部;7、第二凸部;8、磁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冲片包括呈环形的连接件1和沿所述连接件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导磁片2,相邻所述导磁片2之间设置磁瓦槽3,所述磁瓦槽3沿所述连接件1的径向延伸,且具有靠近所述连接件1的外周的槽底,在所述槽底上并位于所述连接件1的周部设置有第一凸部4。

当磁瓦槽3内安装有磁瓦时,可通过第一凸部4减少磁瓦与连接件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磁瓦与连接件1之间的空气间隙,即相邻两个磁瓦之间的空气间隙增加,导磁连接部位减少,极大的减少了漏磁情况的发生,从而提升了使用该结构的转子冲片的转子的磁性能,增大了磁通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所述导磁片2以及第一凸部4一体冲压成型。即整个转子冲片采用冲压方式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导磁片2内设置内侧气隙5,所述内侧气隙5沿所述连接件1的径向延伸,且所述内侧气隙5靠近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与所述磁瓦槽3连通。

通过在导磁片2内设置沿连接件1的径向延伸的内侧气隙5,并使此内侧气隙5与磁瓦槽3连通,增加了磁瓦与连接件1之间的空气间隙,进一步减少了漏磁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所述内侧气隙5远离所述连接件1的一端不贯穿所述导磁片2。

优选的,所述导磁片2通过固定部6与所述连接件1连接,在所述固定部6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内侧气隙5,两个所述内侧气隙5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瓦槽3连通。

通过在固定部6的两侧均设置与相邻的两个磁瓦槽3连通的内侧气隙5,可以在保证导磁片2与连接件1连接的强度的同时尽量的增大相邻两个磁瓦之间 的空气间隙,减少漏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瓦槽3为半封闭结构,其与所述槽底相对的一侧设置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所述导磁片2的外圆弧21的延长线处。

通过将磁瓦槽3设置为半封闭结构,可以使相邻两个磁瓦之间的导磁连接部位减少,进一步减少了漏磁情况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导磁片2的外圆弧21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部7,位于同一个所述磁瓦槽3内的两个所述第二凸部7呈间隔设置,并在两个所述第二凸部7之间形成所述槽口。

通过在槽口位置设置两个第二凸部7,不仅可以增加相邻磁瓦之间的空气间隙,以减少漏磁,还可以与第一凸部4配合作用,将磁瓦稳固的限制在磁瓦槽3内,有效防止磁瓦在磁瓦槽3内沿径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片2的外圆弧21为为偏心圆弧结构。

通过将导磁片2的外圆弧21设置为偏心圆弧结构,即导磁片2的外圆弧21的圆心与转子冲片(即连接件)的中心不同心,可以减少转子的转矩脉动,形成易于产生正弦波磁场的不均匀气隙,能明显改善电机的反电势波,减少负载时的纹波转矩,进而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

优选的,所述导磁片2呈扇形结构,以使相邻所述导磁片2之间的所述磁瓦槽3呈矩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磁片2靠近所述磁瓦槽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凸部。

通过设置第三凸部,可以减少磁瓦的侧面与导磁片2的接触面积,使得磁瓦的两侧与导磁片2之间均存在空气间隙,减少漏磁。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三凸部沿连接件1的径向均匀分布。

沿径向均匀分布的第三凸部,可以使支撑磁瓦的作用力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瓦槽3的宽度与所述磁瓦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凸部4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磁瓦槽3的宽度的三分之一,位于同一个所述磁瓦槽3内的两个所述第二凸部7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磁瓦槽3的宽度之差不小于5mm,所述内侧气隙5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导磁片2的外圆弧21的半径的六分之一。

具体的,所述磁瓦槽3的宽度和所述磁瓦的厚度为L1,所述第一凸部4的宽度为L2,位于同一个所述磁瓦槽3内的两个所述第二凸部7之间的间距为L3,所述内侧气隙5的长度为L4,所述导磁片2的外圆弧21的半径为R。

优选的,L2=L1*1/3,L3=L1-(2mm~3mm);L4=R*1/5。

通过将磁瓦槽3的宽度与磁瓦的厚度相匹配,可以在磁瓦装入到磁瓦槽3内时,防止磁瓦槽3沿切向方向晃动,以增加对磁瓦的固定作用,而将第一凸部4的宽度设置为磁瓦槽3的宽度的三分之一,则是为了尽可能的增加空气间隙的同时保证第一凸部4对磁瓦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转子,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冲片,转子冲片的结构可参照图2至4和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在转子冲片的磁瓦槽3内安装有磁瓦8,磁瓦8靠近连接件1的一端与第一凸部4的顶部抵接,另一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凸部7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磁瓦8的两侧还可以设置凸部,以减少磁瓦8与导磁片2的接触面积,进而在磁瓦8与导磁片2之间形成更多的空气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转子的结 构可参照图5和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