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2235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易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供应的局限性越来越多,能源量渐少,并且能源使用有污染。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够环保又持续地被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这种新能源被利用的一种方式,全球正在广泛地开发与使用中,太阳能组件边框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室外,被直接风吹、日晒、雨淋、腐蚀,所以要求太阳能组件边框好的性能。虽然我国已成为光伏太阳能边框生产大国,但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弊端。

边框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下边沿冲压多个固定孔,固定孔的距离应该与太阳能光伏支架上的固定孔间距相同,不同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固定孔可能不同,这就造成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困难,同时,由于边框由型材加工而成,在截取型材时也需要根据安装孔的位置调整截取型材的位置,可能造成中间某段型材由于安装孔的位置而不能使用,造成型材的浪费及加工的难度。

另一方面,安装时,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沿插入铝合金边框的安装卡槽内,卡槽上边沿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正面接触,卡槽下边沿和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接触,卡槽和太阳能电池组件之间的间隙需要由有机硅胶填充固定和密封。但是,一般安装卡槽内壁光滑,在用有机硅胶密封时,容易造成太阳能光伏组件与铝合金边框连接不牢固,造成滑脱,并且有机硅胶容易滑出而出现漏胶。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表面不允许有有机硅胶,有机硅胶滑出后还需要通过人工清洗来出去滑出的有机硅胶,增加人工成本、材料成本,降低了效率,并且还会增加不良产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易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型材利用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包括腹腔、卡槽、固定部,腹腔、卡槽、固定部连接为一体,腹腔竖直设置,用于与角码连接;腹腔右侧具有开口向右的卡槽,卡槽下侧为固定部,固定部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容置腔和开口向下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宽度大于固定螺栓的螺杆及固定螺栓头部窄边的宽度小于固定螺栓的头部宽边宽度,当需要安装时,将固定螺栓头部窄边穿过固定部安装槽进入固定部容置腔,然后旋转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头部宽边卡设在安装槽上,并用螺母拧紧就可以实现边框的固定,固定螺栓可以沿安装槽水平方向自由移动,根据太阳能光伏支架上的固定位置可以自由调整固定螺栓的固定位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型号和结构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公用性更加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腹腔为闭合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的腹腔下边沿具贯通的透气孔,透气孔可以为间隔分布的孔洞,也可以为沿边框长度方向分布的间隙槽,一方面可以将腹腔内的热量快速散掉,同时能够将腹腔内存在的积水、水汽等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卡槽下边沿设有方向向下的溢胶槽,溢胶槽右侧设有与卡槽上边沿平行的支撑部,支撑部右端与固定部右边沿连接,安装时,将有机硅胶注入边框的卡槽中,将光伏组件层压件装入溢胶槽中,受到挤压后的有机硅胶被溢胶槽下边沿的溢胶槽收集,溢胶槽、卡槽内剩余空间大于注入的有机硅胶量,可以阻止有机硅胶的外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腹腔右侧边沿下端与卡槽下边沿连接,腹腔与固定部连通,腹腔下边沿与固定部下边沿相对设置且不连接,腹腔下边沿与固定部下边沿的间隔形成固定部的安装槽,由于腹腔与固定部连通,腹腔的部分空间与固定部部分空间合二为一实现公用,巧妙设计,既能实现腹腔固定角码的作用,又能实现固定部容置固定螺栓的作用,同时,大大减小了边框的尺寸,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型材利用率,在面积较小安装空间有优异的性能。

优选的安装槽的位置在固定部容置腔中间位置,这样可以使边框的固定更加稳固,同时也可以缩小边框的宽度,更加节约原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腹腔内右边沿内侧具有凸棱,凸棱与边框截面垂直并沿边框长度方向延伸,在安装时凸棱与角码过盈配合,既能与角码牢固连接,又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棱有两条,一上一下平行分布在腹腔内右边沿内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与安装支架安装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所述边框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述边框截面与太阳能层压件组装截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所述边框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所述边框截面示意图。

10、边框 20、固定螺栓 30、太阳能光伏支架 1、腹腔 1.1、透气孔 1.2、凸棱 2、卡槽 2.1、有机硅胶 2.2、溢胶槽 2.3、支撑部 3、固定部 4、角码 5、层压件 3.1、容置腔 3.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易安装太阳能组件边框,以下简称边框10,包括腹腔1、卡槽2和固定部3,腹腔用于容置角码4并与角码4固定连接,卡槽2用于固定安装光伏组件层压件5,固定部3用于将边框与太阳能光伏支架20固定连接。其中腹腔1为闭合腔体且竖直设置,卡槽2设置在腹腔1的右上侧并与腹腔连接,固定部3设置在腹腔1右侧卡槽2下侧。

固定部3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容置腔3.1和开口向下的安装槽3.2,该安装槽3.2的宽度大于固定螺栓的螺杆及固定螺栓头部窄边的宽度小于固定螺栓的头 部宽边宽度。当需要安装时,将固定螺栓头部窄边穿过固定部安装槽进入固定部容置腔,然后旋转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头部宽边卡设在安装槽上,并用螺母拧紧就可以实现边框的固定,固定螺栓可以沿安装槽水平方向自由移动,根据太阳能光伏支架上的固定位置可以自由调整固定螺栓的固定位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型号和结构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公用性更加广。

为了提高边框的散热性,所述的腹腔1下边沿具有贯通的透气孔1.1,透气孔1.1可以为间隔分布的孔洞,也可以为沿边框长度方向分布的间隙槽,一方面可以将腹腔内的热量快速散掉,同时能够将腹腔内存在的积水、水汽等排出。

腹腔内右边沿内侧具有凸棱1.2,凸棱1.2与边框截面垂直并沿边框长度方向延伸,在安装时凸棱与角码过盈配合,既能与角码牢固连接,又不需要额外的固定件。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一种优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截面示意图,其主体结构与图1中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卡槽2下边沿设有方向向下的溢胶槽2.2,溢胶槽2.2右侧设有与卡槽上边沿平行的支撑部2.3,支撑部右端与固定部右边沿连接。安装时,将有机硅胶注入边框的卡槽中,将光伏组件层压件装入溢胶槽中,受到挤压后的有机硅胶被溢胶槽下边沿的溢胶槽收集,溢胶槽、卡槽内剩余空间大于注入的有机硅胶量,可以阻止有机硅胶的外溢支撑部与卡槽上边沿平行,可以对光伏组件层压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防止卡槽对层压件造成损害。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为一种优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截面示意图,腹腔1右侧边沿下端与卡槽2下边沿连接,腹腔1与固定部3连通,腹腔下边沿与固定部下边沿相对设置且不连接,腹腔下边沿与固定部下边沿的间隔形成固定部的安装槽,由于腹腔与固定部连通,腹腔的部分空间与固定部部分空间合二为一实现公用,巧妙设计,既能实现腹腔固定角码的作用,又能实现固定部容置固定螺栓的作用,同时,大大减小了边框的尺寸,减少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型材 利用率,在面积较小安装空间有优异的性能。

卡槽下边沿设有方向向下的溢胶槽,溢胶槽右侧设有与卡槽上边沿平行的支撑部,支撑部右端与固定部右边沿连接。安装时,将有机硅胶注入边框的卡槽中,将光伏组件层压件装入溢胶槽中,受到挤压后的有机硅胶被溢胶槽下边沿的溢胶槽收集,溢胶槽、卡槽内剩余空间大于注入的有机硅胶量,可以阻止有机硅胶的外溢支撑部与卡槽上边沿平行,可以对光伏组件层压件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防止卡槽对层压件造成损害。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