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电路板导热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928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电路板导热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由于印刷电路板并非一般终端产品,因此在名称的定义上略为混乱,例如:个人电脑用的母板,称为主板,而不能直接称为电路板,虽然主机板中有电路板的存在,但是并不相同,因此评估产业时两者有关却不能说相同。再譬如:因为有集成电路零件装载在电路板上,因而新闻媒体称他为IC板,但实质上他也不等同于印刷电路板。我们通常说的印刷电路板是指裸板-即没有上元器件的电路板。

因此目前的传统电路板上并无任何散热结构,以致电子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热量,时间长了容易导致电子组件的过热,导致电子组件的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层电路板导热散热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层电路板导热散热结构,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电子芯片,所述电路板本体远离电子芯片一侧侧壁上设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与散热层相接触,所述散热层一侧上设有是散热曲片,所述散热曲片呈波浪状,所述散热曲片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曲片、第一散热翅片分别与散热网层相连接,所述电路板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胶层与散热层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散热翅片、第二散热翅片为铝片或铜片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曲片、第一散热翅片与散热网层之间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热胶层、散热层、散热曲片、第一散热翅片与第二散热翅片,这样在导热胶层、散热层、散热曲片、第一散热翅片与第二散热翅片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有效的散热,提高散热速度,有利于电子组件的热量散发,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路板本体;2.电子芯片;3.导热胶层;4.散热层;5.散热曲片;6.第一散热翅片;7.散热网层;8.第二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多层电路板导热散热结构,包括电路板本体1,所述电路板本体1上表面设有若干个电子芯片2,所述电路板本体1远离电子芯片2一侧侧壁上设有导热胶层3,所述导热胶层3与散热层4相接触,其中所述导热胶层3与散热层4之间为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导热胶层3与散热层4之间的连接。所述散热层4一侧上设有是散热曲片5,所述散热曲片5呈波浪状,所述散热曲片5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翅片6,所述散热曲片5、第一散热翅片6分别与散热网层7相连接,其中所述散热曲片5、第一散热翅片6与散热网层7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电路板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翅片8,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翅片6、第二散热翅片8为铝片或铜片制成。这样在导热胶层3、散热层4、散热曲片5、第一散热翅片6与第二散热翅片8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有效的散热,提高散热速度,有利于电子组件的热量散发,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