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敏元件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59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压敏元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元件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110)、环形凸台(120)、第一凹槽(140);

环形凸台(120)设置在底座本体(110)第一表面(111)的四角,包括第一凸台(121)、第二凸台(122)、第三凸台(123)、第四凸台(124),所述第一凸台(121)、第二凸台(122)、第三凸台(123)、第四凸台(124)互不相连;

第一凹槽(140)位于底座本体(110)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上,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子凹槽(141)和第二子凹槽(142);与第一凹槽(140)相交的底座本体(110)底边分别为第一底边(131)和第二底边(132),第一底边(131)与第三凸台(123)、第四凸台(124)相连,第二底边(132)与第一凸台(121)、第二凸台(122)相连;

底座本体(110)上的环形用于放置压敏元件,环形凸台(120)用于卡住压敏元件,防止压敏元件移位,第一凹槽(140)用于放置压敏元件的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环形凸台(120)沿环形的径向的截面为曲面,曲面与压敏元件的侧面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在底座本体(110)的第一表面(11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50),第二凹槽(250)的一端与第一凹槽(140)中的第一子凹槽(141)在底座本体(110)的第一底边(131)处相交,第二凹槽(250)的另一端位于底座的环形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第一凹槽(140)设置有通孔(260),所述第一子凹槽(141)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61)、第二通孔(262),第二子凹槽(142)两端设置有第三通孔(263)、第四通孔(264);所述第一通孔(261)、第二通孔(262)、第三通孔(263)、第四通孔(264)的孔径与压敏元件的引脚直径相应,略大于压敏元件的引脚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所述第一通孔(261)、第二通孔(262)、第三通孔(263)、第四通孔(264)的外表面为第三表面(113),所述第三表面(113)高于底座第二表面(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在底座的第二表面的四角设置有底座凸台(270),包括第一底座凸台(271)、第二底座凸台(272)、第三底座凸台(273)、第四底座凸台(274),所述底座凸台(270)的表面高出第二表面1mm左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第三凸台(223)、第四凸台(224)的高度和/或尺寸小于第一凸台(221)、第二凸台(222)的高度和/或尺寸;底座本体(110)的四个底边位于环形的弦上。

8.一种压敏元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元件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310)、环形凸台(320)、第一凹槽(340);

环形凸台设置在底座本体(310)第一表面(311)上,包括第一凸台(321)、第二凸台(322),所述第一凸台(321)、第二凸台(322)互不相连,第一凹槽(340)位于底座本体(310)与第一表面(311)相对的第二表面(312)上,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子凹槽(441)和第二子凹槽(442),与第一凹槽(340)相交的底座本体(330)底边分别为第一底边(331)和第二底边(332),第二底边(332)与第一凸台(321)、第二凸台(322)相连。

9.一种压敏元件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元件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410)、环形凸台(420)、第一凹槽(440),环形凸台(420)设置在底座本体(410)第一表面(411)上,包括第一凸台(421)、第二凸台(422),所述第一凸台(421)、第二凸台(422)在凸台顶部通过连接部(490)相连,第一凹槽(440)位于底座本体(410)与第一表面(411)相对的第二表面(412)上,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子凹槽(441)和第二子凹槽(442),与第一凹槽(440)相交的底边分别为第一底边(431)和第二底边(432),第二底边(432)与第一凸台(421)、第二凸台(42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敏元件底座,其中,第一凸台(421)、第二凸台(422)的连接部(490)和底座本体(410)第一表面(411)间形成一个放置压敏元件的箱体(425);箱体(425)的高度大于等于压敏元件的厚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