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涂覆元件施加到支撑表面的系统和方法_2

文档序号:8270426阅读:来源:国知局
存在(如下文所述)。优选地,旋转电极沿焊接路径在滑动电极后被定位。这样有利的是,旋转电极保持母线的位置(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无需设置主要静态焊接部分。
[0052]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预见具有大体彼此同轴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电极5和第二旋转电极6的存在,特别是,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分别大体垂直于焊接路径。
[0053]有利地,这种配置在使用中,电流发生在沿大体垂直于所需施加路径的方向上。特别是,电流将流过与电极无摩擦作用的涂覆元件的部分。这样,由于电极和涂覆元件间的摩擦所产生的杂质导致的运行的低效率会被减小。
[0054]特别是,在条状涂覆元件4的焊接过程中,电极被配置以便沿条状元件的外边缘分别定位。
[0055]优选地,在此描述的所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和定位涂覆元件4的装置20、21、22、23,适于沿所需的施加路径支撑和定位所述涂覆元件4。
[0056]例如,上述支撑和定位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到与加热装置相连的多个轴上的多个滚子。上述滚子以卷的形式支撑涂覆元件(特别是条状)。
[0057]涂覆元件4可以不被用于存储条状元件的卷盘卷绕,例如,所述卷盘可以拆卸地连接到加热装置2上。
[0058]优选地,每个销能够沿其纵轴移动,这样以允许条状涂覆元件改变形式,特别是以不同的宽度改变条状元件的形式。
[0059]特别是,如图2和图3所示,存储卷盘的转动是通过电机(如无刷电动机)产生的。
[0060]如图1所示,在使用的配置中,涂敷元件4的第一部分(从存储卷盘20处的未卷绕部分)被定位在驱动装置上(例如至少第一驱动轮21和第二驱动轮22),驱动装置适当地定位和调节以在被施加到支撑表面上的区域内获得涂覆元件4的所需的张紧度。
[0061]特别是,如图所示,第二驱动轮22被定位在加热装置2的端部区域内,例如在装置I的运行条件下,装置2的区域被设计为与涂覆元件4相接触。
[0062]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配置中,涂覆元件4通过保持元件80被保持在位置上。特别是,该保持元件包括用于通过真空施加方式保持涂覆元件4的位置的吸嘴。
[0063]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图中未示),上述元件80包括用于相对于支撑表面保持涂覆元件的多个触针。
[0064]在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抽吸元件80。
[0065]特别是,根据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装置I还包括用于切割涂覆元件4的元件81。
[0066]例如,切割元件构成切刃81,优选地,切刃81连接到保持元件80上,以实现涂覆元件4的切割,特别是在主要涂覆操作的后期的使用期间。
[0067]特别是,为了保持涂覆元件部分张紧(例如在上述切割操作之后),定位在使支撑接触抵靠在第二驱动轮22上的结构中的锁止元件被设置。
[0068]在此描述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I还包括用于通过抽吸方式去除涂敷元件4上的任何残留物的抽吸装置15。特别是,如图8所示,这些抽吸装置15包括相对于彼此定位的两个吸嘴以通过抽吸方式、从不同角度去除任何来自涂覆元件4的表面上的杂质。
[0069]例如,上述杂质包括在动态接触期间随电极和涂覆元件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在涂覆元件表面的残留物质。
[0070]优选地,抽吸装置15连接到加热装置I上,以使它们可以随装置I 一起在涂覆元件4上方移动。
[0071]特别是,抽吸装置15通过旋转元件(例如轮)被支撑在涂覆元件4上方,特别是,该旋转元件可以相对于涂覆元件4在高度上被调节,以允许吸嘴的位置处于最佳抽吸高度。
[0072]在此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I还包括能够将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6从降低的位置移动到提升的位置的定位装置,在降低的位置,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能够与涂覆元件4互相作用,在提升的位置,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能够与清理装置30相互作用。
[0073]特别是,上述移动发生在与涂覆元件4的施加路径大体垂直的平面内。
[0074]在提升的清理位置上,电极被定位在与使用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上,并且特别是任何污染物的痕迹从适于与涂覆元件4相互作用的连接端的表面上被除去。
[0075]这些定位装置还可以在杉树其他实施例中被预见到,特别是为了允许滑动电极沿与上述使用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向定位。如图10所示,清理元件30包括例如优选由黄铜制成的刷子32。
[0076]例如,电极和刷子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封闭在吸入腔内部,任何残留的杂质通过吸嘴33和34从吸入腔内被除去,如图9所示。
[0077]清理装置30还包括研磨带31。
[0078]该研磨带31以刷子32相同的方式与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的接触端相互作用以去除例如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即在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相对于涂覆元件4的滑动过程中。
[0079]在此描述的所有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系统2包括加热装置I和能够沿施加路径移动装置I用于将涂覆元件4施加到支撑表面上的自动移动装置3。
[0080]特别是,上述自动移动装置3包括机械臂,例如,六轴机器手的机械臂。
[0081]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以预见施加到涂覆元件4上的压力。特别是,涂覆元件4上的压力通过相同的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被施加,例如,在上述加热操作过程中。
[0082]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系统2还包括用于施加固定压力倒涂覆元件4的一部分上的转动元件18(例如,压紧辊)。特别是,转动元件18定位以便在上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之后作用到涂覆元件4上。
[0083]通过转动元件18施加到涂覆元件4上的压力可以是除了由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施加的压力之外的压力或者替代由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施加的压力。
[0084]在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10包括能够与发电机相连且用于构成电路的一部分的第一电极50和第二电极60。加热装置I还包括用于闭合上述电路的装置7,该装置7能够被设置在第一电极50和第二电极60之间且由导电材料制成,以通过随电路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的闭合装置7的外表面的焦耳效应而获得加热。有利地,闭合装置7在将涂覆元件4施加到支撑表面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涂覆元件4滑动。
[0085]特别是,上述闭合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述第一电极50和第二电极60间且具有板状形状的构件7,例如,厚度小。
[0086]优选地,构件7由金属材料制成。
[0087]特别是,上述导电构件7由耐熔金属材料制成,如钥。
[0088]在此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每个电极的自由端适于形成为确保每个电极和导电构件7之间的接触的形状。
[0089]电极的自由端的点状形状允许如点状接触,可选择地,每个电极和导电构件7之间的接触为平面或球面接触,例如,电极的自由端和导电构件7之间的形面配合。
[0090]特别是,相同的导电构件7包括成形为容纳与上述第一电极50和第二电极60的自由端的型面配合的部分。
[0091]优选地,在这种结构中,每个电极通过用于调节接触高度的系统单独地连接到加热装置2的主体上,例如通过定位在每个电极的连接端的弹性件。
[0092]特别地,适于允许电极的任何大体垂直的移动的弹性件(如弹簧)被设置在每个电极连接到加热装置2的连接点处。该弹性件被配置为确保每个电极的自由端与导电构件7的连续接触,特别是在导电构件7在涂覆上滑动期间,因此,补偿了支撑表面的任何粗糙或不平整。
[0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