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216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包括一纤维布体,其包含:一第一纤维纱,其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以及一第二纤维纱,其沿一第二方向设置并交错编织于该第一纤维纱从而构成该纤维布体,其中该纤维布体还包含至少一纳米导电纤维丝,该纳米导电纤维丝位于该纤维布体之中且至少位于该第一纤维纱及该第二纤维纱的其中之一,从而形成一编织电路配置,第一纤维纱与第二纤维纱分别为选自玻璃纤维纱、石英纤维纱、尼龙纤维纱及棉纱纤维纱中的任一种。藉此使得能导电的电路配置融合于纤维布体中,可减少金属导电层或线路层产生的厚度,以达到减少印刷电路板厚度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尤指一种包含由纳米纤维纱所编织而成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由此预浸胶片所构成的层叠结构,且其中若干纳米纤维纱还具有导电功能,而成为纳米导电纱,用以作为印刷电路层板的导线设计的新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印刷电路板为电子装置的电路基板,其用以搭载其他电子构件并将这些构件电性导通,以提供安稳的电路工作环境。已知的印刷电路板基板为铜箔覆盖的积层板(copperclad laminate,CCL),其主要是由基板、树脂与铜箔所组成。为了使铜箔可以附着于基板上,并形成一电路图案,已知的制作方法主要是通过一些微机电、半导体的光工艺等方法,以进行电路图样的规划、曝光、显影、蚀刻、电镀等,通常这些方法步骤迂回繁杂,尤以蚀刻、电镀的技术难度高,稍有不慎即有良率不佳的失败问题,而且易衍生环境的污染问题。另外通过这些已知的蚀刻、电镀手法,不易降低成品的厚度与制作成本。更有甚者,经常基板的材质本身就难以进行导电金属的电镀,因此镀敷时间及成本花费太高,并易导致产能不足,因此如何跳脱传统工艺技术的已有架构跟模式以改善目前的种种问题,成为研发上的首要目标。
[0003]于是,本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预浸胶片及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通过全然新颖的单纯编织结构,以解决传统印刷电路板积层结构上厚度过厚、结构复杂以及所衍生的工艺难度较高的问题,从而通过轻薄、单纯、直接的编织结构达到电性导通的目的。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该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包括一纤维布体,该纤维布体包含:一第一纤维纱,该第一纤维纱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以及一第二纤维纱,该第二纤维纱沿一第二方向设置并交错编织于该第一纤维纱从而构成该纤维布体,其中,该纤维布体还包含至少一纳米导电纤维丝,该纳米导电纤维丝位于该纤维布体之中且至少位于该第一纤维纱及该第二纤维纱的其中之一,从而形成一编织电路配置,第一纤维纱与第二纤维纱分别为选自玻璃纤维纱、石英纤维纱、尼龙纤维纱及棉纱纤维纱中的任一种。
[0006]进一步地,第一纤维纱包含多条第一纤维纱束,第二纤维纱包含多条第二纤维纱束,且至少第一纤维纱束及第二纤维纱束的群组的其中之一部分地或全部地由纳米导电纤维丝构成。[0007]进一步地,纳米导电纤维丝包含一纤维本体与至少一纳米导电单元,纳米导电单元均匀地分布于纤维本体上或纳米导电单元局部地分布于纤维本体上,纳米导电单元为选自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纳米铜及纳米碳管中的任一种。
[0008]进一步地,纳米导电纤维丝全部由一纳米导电单元构成,纳米导电单元为选自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纳米铜及纳米碳管中的任一种。
[0009]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彼此交错,从而第一纤维纱与第二纤维纱共同在纤维布体的表面选择性地为一方格图纹以及一菱形图纹中的任一种。
[0010]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预浸胶片,至少包含如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中,该预浸胶片进一步包含:一树脂层,树脂层覆盖于该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表面;以及一金属层,金属层增设于该树脂层的表面,该金属层选自铜、镍、铬、钴、镍合金、钴合金及其组合中的任一种。
[0011]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至少包含多个如上所述的预浸胶片,该多个预浸胶片彼此上下重叠且通过热压成型,其中,该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第一外部层、一第二外部层以及一位于该第一外部层与该第二外部层之间的内部层,该第一外部层具有一上表面,该第二外部层具有一下表面。
[0012]进一步地,该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连通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贯孔,该贯孔具有一孔壁,其中,该贯孔用以截断任一所述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任一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依据贯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孔壁使至少任意两个预浸胶片上的导电元件电性导通。
[0013]进一步地,该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仅连通内部层的埋孔,其中,该埋孔用以截断任一内部层的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任一内部层的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依据埋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孔壁使至少任意两个预浸胶片上的导电元件电性导通。
[0014]进一步地,预浸胶片的预浸胶片还包含至少一微导孔,该微导孔开设于至少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任一个上并连通至内部层,其中,微导孔用以选择性地截断任一内部层及至少任一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至少任一上表面与下表面的纳米导电丝依据微导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微导孔使至少任意两条纳米导电纤维丝电性导通,或使任一纳米导电纤维丝电性导通至任一金属层。
[0015]通过上述的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有效减少印刷电路板厚度的技术效果,在现有技术的瓶颈下取得突破,使得较为单纯的电路导通结构带来更加简便的制作程序,并有效降低成本兼顾环保诉求。
[0016]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A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的示意图(一);
[0018]图1B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的示意图(一)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19]图1C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的示意图(二);[0020]图1D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的示意图(三);
[0021]图1E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的示意图(四);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浸胶片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的侧面剖视示意图;以及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纤维布体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I纤维布体
[0027]2预浸胶片
[0028]3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
[0029]10第一纤维纱
[0030]11,11a,lib, 11c, lid, lie, llf, Ilg 第一纤维纱束
[0031]111a, Illb 纤维本体
[0032]112a, 112b纳米导电单元
[0033]20第二纤维纱
[0034]21,21a第二纤维纱束
[0035]301,301b,301c,301d,301e,301f,301g 纳米导电纤维丝
[0036]301’纳米纤维丝
[0037]31,31a第三纤维纱束
[0038]40树脂层
[0039]50金属层
[0040]60第一外部层
[0041]61上表面
[0042]70第二外部层
[0043]71下表面
[0044]80内部层
[0045]80a第一内部层
[0046]80b第二内部层
[0047]80c第三内部层
[0048]D1,D2,D3,D4 重叠长度
[0049]E1,E2,E3编织电路配置
[0050]Hl 贯孔
[0051]Hll 孔壁
[0052]H2 埋孔
[0053]H21 孔壁
[0054]H3微导孔
[0055]H31 孔壁
[0056]Il第一态样结构
[0057]12第二态样结构
[0058]13第三态样结构[0059]X第一方向
[0060]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61][第一实施例]
[0062]请参阅图1A及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包括:一纤维布体1,其包含:一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的第一纤维纱10,以及一沿着第二方向Y设置的第二纤维纱20,第一纤维纱10是由多条第一纤维纱束11所构成,每一条第一纤维纱束11本身则是由多条纳米纤维丝301’所构成,而所述多条纳米纤维丝301’的其中一部分或全部可进一步为纳米导电纤维丝301,如图1B的第一纤维纱束11a,其便由多条纳米导电纤维丝301所构成,从而可定义出一编织电路配置El。第二纤维纱20交错编织于第一纤维纱10从而构成此一纤维布体I。而在纤维布体I之中还包含编织有至少一条纳米导电纤维丝301,故纳米导电纤维丝301位于纤维布体I之中,且至少位于第一纤维纱10及第二纤维纱20两者的其中之一,以图1B及图1A相互对照为例,纳米导电纤维丝301则混编于第一纤维纱10的多个第一纤维纱束11的其中之一之中,从而形成代表着一编织电路配置El的第一纤维纱束11a。因此换言之,第一纤维纱10及第二纤维纱20分别包含有多条第一纤维纱束11及多条第二纤维纱束21,且至少所述第一纤维纱束11及所述第二纤维纱束21的群组的其中之一还可包含有所述的至少一条纳米导电纤维丝301,换言之,上述的至少一条纳米导电纤维丝301可混掺如上所述不导电的纳米纤维丝301’(图1B)而编入或完全由纳米导电纤维丝301本身分别构成该多条第一纤维纱束11,或者纳米导电纤维丝301也可混掺如上所述不导电的一般纳米纤维丝301’而编入于或完全构成该多条第二纤维纱束21,接着再由多条第一纤维纱束11构成第一纤维纱10 ;以及由多条第二纤维纱束21构成第二纤维纱20。而优选地,整体而言,第一纤维纱10及第二纤维纱20可分别为选自玻璃纤维纱、石英纤维纱、尼龙纤维纱及棉纱纤维纱中的任一种。
[0063]请参阅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纤维纱束(11a,Ilb)之中,其均属于由纳米导电纤维丝(标号略)所参与构成的两条纱束,并且可分别进一步包含一纤维本体(111a,111b)及至少一条纳米导电单元(112a,112b)。就第一纤维纱束Ilb而言,其纳米导电单元112b即为纳米导电纤维纱所进一步编织而成的结构,但是纳米导电单元112b仅占第一纤维纱束Ilb的某些部分,故关于纳米导电单元112b在第一纤维纱束Ilb的结构的分布上,可以是局部地分布于第一纤维纱束Ilb上,而第一纤维纱束Ilb的其余部分则为纤维本体111b,换个角度来说,此处的纤维本体Illb即是由一般的纳米纤维丝(标号略)所构成,通过此特性,第一纤维纱束Ilb上的某些部位将具有导电性,而某些部位将不具有导电性,因此将可在纤维布体I上带来更加灵活的而有弹性的电路配置。然而若就第一纤维纱束Ila而言,则是纳米导电单元112a均匀地分布在第一纤维纱束Ila的纤维本体(标号略)的示例。因此就纤维布体I的电路配置而言,第一纤维纱10的任两条第一纤维纱束(11a,Ilb)可以是均匀地或部分地(不均匀)由纳米导电纤维丝(标号略)所构成,进而在纤维布体I上定义出编织电路配置(E1,E2),其中编织电路配置E2可视将来电路设计的需求而独立于编织电路配置E1,或与编织电路配置El产生相互导通的组合效果。而在另一示例之中,第一纤维纱束Ila也可完全仅由纳米导电单元112a (或是纳米导电纤维纱)所构成,不过无论如何,作为一种导电元件,纳米导电单元(112a,112b)较具体地可为选自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纳米铜及纳米碳管中的任一种。且其每平方厘米面积的电流密度更可达到I安培以上,已满足印刷电路层板的导线应用的规格条件。
[0064]请参阅图1A、图1C以及图1E所示,分别为包含纳米导电纤维丝的三种不同编织电路配置(El,E2, E3)的不同分布示例,而以图1E的第一纤维纱束Ilc及第二纤维纱束21a而言,两者可以彼此相交,而使编织电路配置(E1,E3)彼此之间得以在纤维布体I上产生直接的交集,故通过本实用新型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不需要额外的蚀刻、电镀,即可直接提供一所需的电路配置,显然可以有效减少印刷电路板的所需厚度。
[0065]请参阅图1A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之中,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用以表示一平面上的两个彼此交错的不同方向,在图1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彼此大致互呈垂直,因此第一纤维纱束11与第二纤维纱束21之间也大致互呈垂直地编织在一起,然而不以此为限。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的角度只要不互呈180度、O度,其余角度理论上均可据以执行编织。因此换言之,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彼此相互交错,因此第一纤维纱10及第二纤维纱20可据此共同编织而形成纤维布体1,从而让编织后的结果可选择性地在纤维布体I的表面呈一方格图纹以及一菱形图纹的其中之一,并分布有编织电路配置E1。而理论上,在图4而言,第一纤维纱10与第二纤维纱20彼此交织形成纤维布体I时,彼此相交的重叠长度(D3,D4)将比如图1A所示的重叠长度(Dl,D2)长,换言之,在图4之中,第一纤维纱10的多条第一纤维纱束11与第二纤维纱20的多条第二纤维纱束21之间的接触面积会相对较大,因此理论上图4的编织方向及方式,相对于图1A而言,会造就坚韧度更好的纤维布体I以作为制作印刷电路板时的前驱物件。
[0066][第二实施例]
[0067]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浸胶片(prepreg) 2,其包含了上述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纤维布体I。其中预浸胶片2还进一步至少包含:一树脂层40及一金属层50,树脂层40覆盖于纤维布体I的表面;金属层50则可增设于树脂层40的表面。在已知的预浸胶片2的制作方式中,本来就会对预浸胶片2的表面再增设一金属层,通常可为一通过电镀方式而镀敷上去的铜箔,除了可用作电性导通之外,该铜箔也可以用作一种接地或屏蔽的元件,在用作电性导通时,金属层还要再经过特定蚀刻的程序,以形成所需的电路配置。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金属层50也具有以上所述的功能,然而特别地是,此一金属层50能够与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第一纤维纱束21a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b共同配合使用,使预浸胶片2得以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层面上产生更佳的便利性、应用性以及灵活性。而优选地,上述的金属层50可为一选自铜、镍、铬、钴、镍合金、钴合金中的任一种及其组合。
[0068][第三实施例]
[0069]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浸胶片2的层叠结构3,其包含多个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预浸胶片2,且由多个预浸胶片2彼此上下重叠且通过热压成型,其中这些预浸胶片2的层叠结构3还包含一第一外部层60、一第二外部层70以及一位于第一外部层60及第二外部层70之间的内部层80。第一外部层具有一上表面61,第二外部层70具有一下表面71。而在本实施例中内部层80还包含一第一内部层80a、第二内部层80b以及第三内部层80c。[0070]优选地,由图3的第一态样结构Il可了解到,在此预浸胶片2的层叠结构3之中还可以包含一连通上、下表面(61,71)的贯孔H1,贯孔Hl是由预浸胶片2的层叠结构3内部的孔壁Hll所界定。其中,贯孔Hl可用以截断任一个所述预浸胶片2中带有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的第一纤维纱束(lld,lle)的横向电性导通。除此之外,任一个所述预浸胶片2中带有纳米导电纤维丝301e的第一纤维纱束Ilf也可依贯孔Hl的纵向长轴(图略,未示出)方向编织,从而沿孔壁Hll电性导通至少任两层所述预浸胶片2,例如:第一外部层60、第二外部层70、第一内部层80a、第二内部层80b以及第三内部层80c之中至少任两层因带有纳米导电纤维丝301e的第一纤维纱束Ilf而使彼此电性导通。故在对至少任两层预浸胶片2产生电性导通时,即指纳米导电纤维丝301e所建立起的电性导通可为由金属层50开始至第一纤维纱束(lld,lie)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之间,或任一第一纤维纱束(lld,lie)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至另一不同的第一纤维纱束(lld,lie)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之间的电性导通。
[0071]请再参阅图3的第二态样结构12,第一纤维纱束(lld,lie)包含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预浸胶片2的层叠结构3还包含一仅连通内部层80的埋孔H2。埋孔H2可用以截断第一外部层60及第二外部层70之内或任一内部层80的预浸胶片2中由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所构成的横向电性导通。又或者,任一所述内部层80的预浸胶片2的第一纤维纱束(lld,lie)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c,301d)之间,可由包含纳米导电纤维丝301d的第三纤维纱束31沿埋孔H2的长轴方向编织,从而可沿孔壁H21而电性导通至少任两层所述预浸胶片2。
[0072]再请参阅图3的第三态样结构13所示,预浸胶片2还可包含至少一微导孔H3,所述微导孔H3可至少开设于上、下表面(61,71)之任一者,换言之即为开设于上表面61或下表面71,并可进一步连通至内部层80。因此,微导孔H3可用以选择性地、横向地截断任一位于所述内部层80中包含纳米导电纤维丝301f的第一纤维纱束Ilg的电性导通,或以同样方式截断任一位于所述上、下表面(61,71)的纳米导电纤维丝301f的电性导通。另外,由纳米导电纤维丝301g所构成的第三纤维纱束31a可依微导孔H3的纵向长轴方向编织,从而沿微导孔H3的孔壁H31而对纳米导电纤维丝301f所构成的第一纤维纱束Ilg以及至少另一任意其他由纳米导电纤维丝构成的第一纤维纱束(图略,标号略)产生电性导通效果,换言之,一沿微导孔H3的纵向长轴方向所编织的第三纤维纱束31a,在其具有纳米导电纤维纱的情况下,可用以电性导通至少任两条具有纳米导电纤维丝的第一纤维纱束(标号略),另外也可从任一金属层50电性导通至任一具有纳米导电纤维丝的第一纤维纱束(标号略)或编织电路配置(标号略)。
[007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纳米导电纤维丝因为是编织于预浸胶片或纤维布体等基础材料之中,因此可达到节省或甚至不需要电镀、蚀刻以对印刷电路板制作专属电路配置的优点,继而带来节省镀敷所需时间成本、提高良率等技术效果。
[0074]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或图示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包括: 一纤维布体,所述纤维布体包含: 一第一纤维纱,所述第一纤维纱沿一第一方向设置;以及 一第二纤维纱,所述第二纤维纱沿一第二方向设置并交错编织于所述第一纤维纱从而构成所述纤维布体, 其中,所述纤维布体还包含至少一纳米导电纤维丝,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位于所述纤维布体之中且至少位于所述第一纤维纱与所述第二纤维纱的其中之一,从而形成一编织电路配置,所述第一纤维纱与所述第二纤维纱分别为选自玻璃纤维纱、石英纤维纱、尼龙纤维纱及棉纱纤维纱中的任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维纱包含多条第一纤维纱束,所述第二纤维纱包含多条第二纤维纱束,且至少所述第一纤维纱束及所述第二纤维纱束的群组的其中之一部分地或全部地由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包含一纤维本体及至少一纳米导电单元,所述纳米导电单元均匀地分布于所述纤维本体上或所述纳米导电单元局部地分布于所述纤维本体上,所述纳米导电单元为选自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纳米铜及纳米碳管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全由一纳米导电单元构成,所述纳米导电单元为选自纳米金属、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纳米铜及纳米碳管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交错,从而所述第一纤维纱与所述第二纤维纱共同在所述纤维布体的表面选择性地为一方格图纹以及一菱形图纹中的任一种。
6.一种预浸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片包含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其中,所述预浸胶片进一步包含: 一树脂层,所述树脂层覆盖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编织结构的表面;以及 一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增设于所述树脂层的表面,其中,所述金属层为选自铜、镍、铬、钴、镍合金、钴合金及其组合中的任一种。
7.一种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包含多个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胶片,所述预浸胶片彼此上下重叠且通过热压成型,其中,所述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第一外部层、一第二外部层以及一位于所述第一外部层与所述第二外部层之间的内部层,所述第一外部层具有一上表面,所述第二外部层具有一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连通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贯孔,所述贯孔具有一孔壁,其中, 所述贯孔用以截断任一所述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 任一所述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依据所述贯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所述孔壁使至少任意两个所述预浸胶片上的导电元件电性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还包含一仅连通所述内部层的埋孔,其中, 所述埋孔用以截断任一所述内部层的所述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任一所述内部层的所述预浸胶片的纳米导电丝依据所述埋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所述孔壁使至少任意两个所述预浸胶片上的导电元件电性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浸胶片的层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胶片还包含至少一微导孔,所述微导孔开设于至少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中的任一个上并连通至所述内部层,其中, 所述微导孔用以选择性地截断任一所述内部层及至少任一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纳米导电丝的电性导通;或者 至少任一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的纳米导电丝依据所述微导孔的长轴方向进行编织,从而沿所述微导孔使至少任意两条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电性导通,或使任一所述纳米导电纤维丝电性导通 至任一所述金属层。
【文档编号】H05K1/11GK203504875SQ20132058288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连昭志, 詹德凤, 丁定国, 于裕正 申请人: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