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轮调节装置、撕膜装置及撕膜方法_2

文档序号:94289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旋转电机2与辊轮的连接模式设置为传动轴10和第一齿轮9的连接模式,能够便于两者的快速连接和脱开,相较于齿轮与齿轮的啮合,这样的模式连接更为简便。另夕卜,传动轴10的轴线需要和第一齿轮9的轴线重合,第一旋转电机2才能驱动辊轮绕轴旋转。
[0047]传动轴10与旋转到转盘7最高点的辊轮的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辊轮通过第一旋转电机2驱动绕自身轴线旋转,当辊轮上的橡胶套4上有一部分的粘性消失后,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使辊轮绕自身轴线转动一个角度,使辊轮与平板23边缘位置的贴膜24接触位置发生改变,调整橡胶套4与贴膜24的接触部位。
[0048]辊轮与平板23的贴膜24接触时,第一旋转电机2不转动,控制辊轮不转动,使圆周面上的橡胶套4与贴膜24充分接触,也能使辊轮圆周面上的粘性使用更为均匀。
[0049]辊轮调节装置为撕膜装置中的一部分,辊轮调节装置需要配合撕膜装置中的其他部件一起完成整个撕膜。撕膜装置的结构为:如图5?7所示,包括底座16,以及固定在底座16端部的用于承载覆膜平板23的承载治具17,承载治具17用于吸附平板23,使平板23面对撕膜机构,承载治具17悬置于撕膜机构的上方,实际应用时上下可以切换,也可以置于撕膜机构的下方,只要满足撕膜机构能够顺利的将贴膜24从平板23表面撕离即可。
[0050]撕膜机构固定在底座16上,包括安装在底座16右侧的可沿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支架18,第二支架18与第一支架I相对布置于底座I的两侧,第一支架I沿底座16布置可前后方向的滑动,实际使用时,底座16上安装有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18沿底座16滑动。
[0051]第二支架18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移动块19和固定块20,移动块19通过安装在第二支架18上的第三气缸21驱动向固定块20运动与固定块20形成夹持脱落贴膜24的夹持结构,移动块19和固定块20夹持住脱落的贴膜24,再通过第二支架18带动将贴膜24完全撕离平板23表面,完成撕膜的过程。
[0052]如图8?10所示,实际使用时,撕膜的步骤如下:
[0053]1、固定平板23于承载治具17上,将平板23的贴膜一面朝向撕膜机构;
[0054]2、驱动第一支架I向平板23进给,辊轮上橡胶套4的圆周面粘贴住位于平板23边缘位置的贴膜24,第一支架I带动辊轮运动使贴膜24脱离平板23表面形成一间隙22,
[0055]实际使用时,橡胶套4上的粘膜部位经过长时间多次的粘膜后,粘性会消失,为了避免粘膜失败,需要旋转辊轮,使橡胶套4上有粘性的部位取代原有的粘行性消失的部位,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使辊轮绕其轴线旋转30?60°,使橡胶套4上的粘性部位取代粘性消失部位,
[0056]当整个橡胶套4上的粘性全部消失后,需要切换一个全新的辊轮来代理这个粘性完全消失的辊轮,具体的切换步骤为,第一气缸12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沿滑槽11运动使传动轴10与粘性消失的辊轮脱开,
[0057]再驱动第二旋转电机6使转盘7转动,将一个新的具有粘性的辊轮切换替换粘性完全消失的辊轮,使新的辊轮的轴线与第一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5轴线重合,
[0058]第一气缸12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沿滑槽11运动使传动轴10与新辊轮啮合,完成辊轮切换过程,
[0059]因为粘膜的辊轮位于转盘7的最上端位置,所以旋转转盘7使具有粘性的辊轮转动到最上端即可;
[0060]3、驱动第二支架18向平板23进给,固定块20端部伸入到脱落的贴膜24与平板23表面形成的间隙22内,移动块19通过第三气缸21驱动向固定块20运动夹持住脱落的贴膜24,第二支架18带动固定块20和移动块19继续运动将脱落的贴膜24完全撕离平板23表面;
[0061]4、将平板23从承载治具17上取下,完成整个撕膜过程。
[006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I)上设置有辊轮和第一旋转电机(2);所述的辊轮包括旋转轴(3)和套接在旋转轴(3)左侧端部的其圆周表面带有粘性的橡胶套(4);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5)与旋转轴(3)的右侧端部传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I)上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6)和转盘(7);所述的转盘(7)与第二旋转电机(6)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旋转,转盘(7)圆周端部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呈放射状布置的固定臂(8);所述的每个固定臂(8)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辊轮,每个辊轮的旋转轴(3)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铰接连接于固定臂(8)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7)圆周端面上设置有六个固定臂(8 ),每个固定臂(8 )上设置有一个辊轮,每个辊轮绕转盘(7 )中心旋转的半径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3)的右侧端部设置有第一齿轮(9);所述的输出轴(5)的左侧端部设置有可与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或脱开的传动轴(10);所述的传动轴(10)轴线与输出轴(5)轴线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架(I)上端开设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滑槽(11);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2)可滑动地连接于滑槽(11)内,第一旋转电机(2 )与设置于第一支架(I)上的第一气缸(12 )传动连接并通过其驱动沿滑槽(11)左右滑动使传动轴(10)与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或者脱开。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辊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2)设置于第一支架(I)的上端面,传动轴(10)与旋转到转盘(7)最高点的辊轮的第一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7.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中的辊轮调节装置的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以及固定在底座(16)端部的用于承载覆膜平板的承载治具(17)和布置于底座上位于承载治具(17)下方右侧的用于将贴膜完全撕离平板表面的撕膜机构; 所述的撕膜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16)右侧的可沿前后方向运动的第二支架(18);所述的第二支架(18)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移动块(19)和固定块(20);所述的移动块(19)通过安装在第二支架(18)上的第三气缸(21)驱动向固定块(20)运动与固定块(20)形成夹持脱落贴膜的夹持结构; 所述的第一支架(I)可沿前后方向运动的布置于底座(16)左侧。8.—种应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撕膜装置的撕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固定平板(23)于承载治具(17)上,将平板(23)的贴膜一面朝向撕膜机构; 2)、驱动第一支架(I)向平板(23)进给,辊轮上橡胶套(4)的圆周面粘贴住位于平板(23)边缘位置的贴膜(24),第一支架(I)带动辊轮运动使贴膜(24)脱离平板(23)表面形成一间隙(22); 3)、驱动第二支架(18)向平板(23)进给,固定块(20)端部伸入到脱落的贴膜(24)与平板(23 )表面形成的间隙(22 )内,移动块(19 )通过第三气缸(21)驱动向固定块(20 )运动夹持住脱落的贴膜(24),第二支架(18)带动固定块(20)和移动块(19)继续运动将脱落的贴膜(24 )完全撕离平板(23 )表面; 4)、将平板(23)从承载治具(17)上取下,完成整个撕膜过程。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撕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一个辊轮的橡胶套(4)经过多次粘膜其粘膜部位的粘性消失后,可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使辊轮绕其轴线旋转一个角度,使橡胶套(4)上的粘性部位取代粘性消失部位,辊轮旋转的角度范围为30 ?60° ο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撕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一个辊轮的橡胶套(4)经过多次粘膜整个橡胶套(4)的粘性都消失后,第一气缸(12)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沿滑槽(11)运动使传动轴(10)与粘性消失的辊轮脱开, 再驱动第二旋转电机(6)使转盘(7)转动,将一个新的具有粘性的辊轮切换替换粘性完全消失的辊轮,使新的辊轮的轴线与第一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5)轴线重合, 第一气缸(12)驱动第一旋转电机(2)沿滑槽(11)运动使传动轴(10)与新辊轮啮合,完成辊轮切换过程。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平板生产装置零部件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辊轮调节装置、撕膜装置及撕膜方法。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辊轮和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的辊轮包括旋转轴和套接在旋转轴左侧端部的其圆周表面带有粘性的橡胶套;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的右侧端部传动连接;所述的撕膜装置包含辊轮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旋转电机控制辊轮,能够有效的控制辊轮上粘性材料的使用,方便切换辊轮上粘性消失部分和粘性充足部分,既提高了辊轮粘性材料的使用效率,又减少了辊轮更换时间。
【IPC分类】B32B38/10
【公开号】CN105150667
【申请号】CN201510459848
【发明人】朱涛, 金鹏程, 余章凯, 陈博鉴, 叶坤
【申请人】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