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t超级强化多态性育种理论途径方法

文档序号:35376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Gpit超级强化多态性育种理论途径方法
GPIT超级强化多态性育种理论途径方法发明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创新的利用生物继代性和生命启动前及整个周期内均具不同程度开放性而能被人工首先启动强化或全程不同阶段进一步强化生物深层机制各种系统相关性并在自然或强化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使应激反馈容余适应能力机制达相当程度和强度产生相应多态表达和多态超表达并能继代表达或累加继代表达和定向累加表达的快速培养产生超级新品系和新品种的新理论新途径新技术新方法。
本发明之所以能使相当多的作物品种迅速获得可有性遗传在内的新功能性状遗传表达,首先是本发明运用整体、综合、系统、辩证、发展的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为基础,结合发达国家先进仪器设备的个体研究、离体观察、定量分析、细化基础物质存在的方法结果,并用互联互动相关性的思想方法将其有机联系,发现了更符合自然本质的深层动态进化遗传规律,即达尔文的适应渐进选择论与突变论产生新物种是事物同一性的两个不同阶段形式;即突变要有基础,突变后也必须经受内外适应选择及稳定,甚至已稳定表达的辐射突变还存在的非辐射更高层次水平的回复;渐进变化也存在无限逼近的极限跨越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瞬间。而基因全能主宰的思想方法理论,靠突变的独裁主宰进化和表达则不仅是把科学的基本物质与作用功能混淆,而且把产生的过程与结果错放了位置,并把结果孤立地无限夸大了其作用,使科学变成了玄学;进而坚持机械唯物主义错误,排斥其他更符合自然规律的科学,则是把基因科学变成了唯心主义的类伪科学。“上帝和狗只差一步”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同样存在,而且披上虎皮外衣的玄学更能迷惑众生,危害众生。
毫无疑问,今天的基因在生命中是极其重要的,是种质能稳定遗传的基本保证,然而,原始的基因结构和相关功能间的紧密性与现在肯定差别巨大。基因基础物质及基本结构和简单基本功能相关性是细胞生成之初就具有的,随着生命进化和生命存在需要的适应和竞争,基因构成的基础物质几乎没有变化,但结构有所改变,而变化最大的,就是种质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性状改变与基因结构变化间的紧密相关性的发展、和谐、完善与稳定性的共同协调进化,才使基因成为遗传和有性遗传的最重要体内信息载体,和高等生物生命传递最重要的核心组成。但如果人们只看到今天的基因及相关作用功能,而没有看到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以至被误认为基因能独裁主宰生命的全过程,也导致了育种上的极端化错误。事实上,有数百年的杂交育种,80余年的化学、辐射诱变育种,约三十年的转基因育种,和约三十年的航天育种,不仅有效突变率极低,稳定效率更低,这些完全依赖孤立的、突变的“终端式”育种,在重大功能性状上和多种功能同时产生并稳定的突变更是几乎等于零,这与自然生物的无比完美精巧相比,这本身就证明了“终端式”育种理论与科学实践的严重相悖。而与本发明在科学实践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功能性状迅速获得性及相当程度的可累加有性遗传增强性,特别是纯合杂交F2不分离的继代稳定和累加遗传,杂合杂交的转座分离后稳定的累加遗传,辐射育种突变的非辐射高于原水平层次地回复等悖现在经典遗传理论的更符合深层多态性自然规律相比,两者的改变性相差何止万倍亿倍,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结果相关何止数十亿倍。因此,孤立地强调基因偶然突变的唯一重要性的“终端式”育种,是把科学基础物质不适当地应用到了谬误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系列的错误,阻碍人类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物种从产生到大分类进化和适应进化的一种极重要途径,存在于由能量的获取方式、效率和利用机制、效率所决定的进化型规律。特别是以群体数量优势为避险生存策略保证种质延续的物种类型更是必须以内控、外适互联共同达到生存策略效应的有效性。内适是以适时适势最适种群数量阈值自律控制为主要基础;外适则以表型多态和潜质多态为根本基础。这种表型多态和潜质多态本来是任何同一种质为了适应多种环境变化,在不同个体中的具体体现,所以个体中既可有物种间竞争以强势取胜者,又可有多种极端变化发生时,正常强势者不能适应时才显山露水成为延续种质的少数幸存者和有为保全物种种质延续做出牺牲者等多种最基本生存策略共存。这种同一种质所有不同个体共存的相同基础物质,仅由于需要而产生不同表达机制的最有效延续种质的策略所贮备的功能性状深层基本规律,却因其多态性的可拓展、延伸规律的利用性,而能部分成为新品种迅速高效无害培育获得的思想、理论、途径和方法。
虽然决定进化由能量途径机制主要决定,然而,启动能量途径机制变化的,却是信息机制效应,首先就是信息感受度效应问题。因为信息效应机制,是由信息感受度来体现的。无论是由外及内,还是内部产生,均可通过不同途径和机制在多种层次水平被累加,并可在适当的条件环境以不同强度被表达。这就决定了超级强化多态性培育新品种不仅思想、理论途径可行,而且具体操作只要找到方法,也简单易行。
从物种起源到重大分类起点,均是由信息的量变到质变首先引发的,这就是为什么生命起源于水中,所有物种均起点于水中的原因。因为水生生物相对环境稳定,不需为支持身体消耗能量养分,这就不仅为最小代价的大量相对快速繁殖创造了最佳环境条件,更为信息能主导变化创造了最基本机制和条件,也为对微小变化的信息能被敏感感受创造了条件和机制,同时由于水中细胞的全面开放性交换机制和条件,又使微量信息物质的改变而能产生量的相对大量堆积成为可能,这种外量的堆积也为内质的变化创造了条件,一旦内质的变化和其获取能量养分的简单机制有机结合,一种新的物种起点就产生了。分化、进化也就又在另一个层次水平开始了,但无论如何,对信息感受机制,是物种起源的重要基础之一,所以微生物、小体形昆虫、植物的信息感受度效应也体现在对信息的解读、认知、选择性反馈的机制上,不过植物因其行为方式的限制,不能以快速位移运动的方式表达,这种限制决定了植物的三大特性,首先不可能存在神经系统的快速信息传递和快速反馈的机制,也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快速选择性系列相关进化,因此,只能以潜存许多应付突发事件的多种极限表达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适中表达为正常表达;当然,短时间内只能以有限生化以功能性状的改变表达为主,而孤立地极限表达若无相关系列机制相配合,则几乎都往往与致死效应紧密互联互作;因此,缓慢改变很难被直接很快看出其变化结果,主要只能首先以有限生化反应,其次在易变形态上,再后才是在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积累及有效生命周期上反应,最后才由继代表达性和继代累加表达性的能力和强度上被体现出来。这样一来,信息感受度的可改变性及相关机制改变,就决定了能启动改变原适中表达为核心的机制,并能依内外条件级联效应有机结合产生的新适合度而将部分潜质多态性变为表型多态性表达,甚至是相对层次中的极限化表型多态途径的表达。信息感受度效应在活体上的效率体现,还广泛存在于灭虫、灭菌效应中,而且不仅能在植物中有效抑灭多种病菌,靠类似方法,还可简单、无什么负作用迅速治好绝大多数无法治愈的脚气病。这就更进一步证明,真正的生物工程核心理论的技术方法,能在生物中普遍产生类似的作用效果。
所有物种均广存的多态性,之所以过去不能被迅速无害强化利用,原因众多,但最关键的是被思想方法导致的机械唯物主义过头,成为唯心主义的理论方向错误的基因与功能定位问题所指导。现在之所以能开始被强化表达利用,除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指导外,还有合理的应用途径和技术方法。具体就是GPIT能启动诱导调控改变信息感受度、相关动力学特征及机制效率变化为基础,使内、外能量不仅能短时高水平高效率供给,也具相对可持续供给的平衡协调性大幅度增强为保障,因此,在同等环境的广适性、变化环境更适性和剧变环境超适性等多重水平层次均可能产生有效表达。由于“小进化”本身就是多态性的选择、适应、稳定的较缓慢改变结果;部分物种多样性的“大进化”也是由于多态性选择适应强互作互促的快速改变被稳定固定结果。当然,多样性也还有先内部突变和改变而影响表型产生的“终端式”途径机制,包括碱基自身的改变,排序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外来基因的渗入,不同途径来源基因的有机组合等;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先内变而后影响外变,均必须先接受原内部系统被激发的排异拼杀,并达协同适应稳定;再接受外部的选择适应稳定。因此,这种“终端式”将产生极限表达和一般表达两大类。极限表达又与致死性相关,而致死往往不是基因没有突变,而是没有适合极限突变的相关生物表达机制,因此,这种极限表达机制几乎趋于零。但由于大自然在漫长的生物起源和无法计数的微小体型生物中的几乎趋于零的突变和信息效应为主的远大于零的偶然机遇中有相应适应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存活,成为生物大分类重要途径。但在最广泛的一般性表达中,机制不适的限制使“终端式”只能以部分微小改变能存活而无法产生重大、系列的人类祈求的改变。与此相反,超级强化“多态性”而产生的快速进化,则是已经经过信息效应由外及内有机结合产生,又由内及外相应机制适应的协调表达过程,所以是几乎所有地球生命的各种不同途径进化最终必须经过的途径的最基本体现。因此,也是最为广适性的可应用途径。这些规律理论途径机制早已广存于自然之中,之所以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发现和利用,部分是因为人们还缺少发现、认识和利用这些深层次综合复杂机制的方法和技术。GPIT及其产品虽不是万能的,因其既有与不同品种会发生不同效应有关,更有因不同需要、不同应用阶段要有相应的应用方式效应、浓度效应、时间效应和累加效应而才能产生较大的不同结果效应,但无论如何,毕竟为人类敲开了一扇深藏迷宫的大门。这扇深藏迷宫的大门开启,将一系列人类追求的已达或未达的目标的许多支离破碎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许多数百年疑团也将云开冰释,露出真象。诸如杂交优势与远缘杂交、获得性能否有性遗传、基因转座能否强化和稳定、生物进化途径、人类科学利用自然的可持续可能程度等,均已可得出较明确结论。
比如简单说,一直争论不休难有信服解释的杂交优势和远缘杂交双向极限等的实质,就是种质内部被激发的排他性与可容余阈限矛盾统一的体现,是从内部信息刺激效应启动的相关反馈机制与原种质基本机制方向、途径的吻合程度和可改变程度的相关内外环境条件的选择适应度或新适应度共同有机结合的协调平衡结果。
同样,获得性能否可有性遗传,表面看似乎不同,但不同的仅是由外及内的方式,最关键还是与获得适应性的从外及内的信息强度与对相关机制的强化程度高度相关,当信息强度超过正常阈值,又还能被容余机制或新水平阈值容余机制所容许并产生相应反馈机制,则至少细胞质作用的有性遗传已经具备可能,至于能否过渡到有性精细胞遗传则已经有了基础,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了。而容余机制的阈限大小,则是由相关机制水平的层次水平所决定。事实上,越是相对进化等级较低的生物,通过获得性产生变化的可能越大,越是进化等级较高稳定性越强的生物,通过简单获得性改变的可能越小,但获得性遗传,曾经是生命起源,物种起点的重要基础机制之一,因此,永远在深层机制中潜藏待用。
有了上述两类重大难题的突破性证实和矛盾的深层可协调统一性,生物进化主要必须途径之一的信息效应的信息感受度效应启动的由外及内有机结合为主的选择适应途径作用效果已经非常明确。
GPIT能从启动信息感受度效应而使同等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刺激信息被弱化或被强化,从而产生信息激发效应,这是由外及内,但又是内启外应的有机结合效应。动力学机制的改变则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因速率改变影响效率改变而使生物学的很多特性可发生明显改变;特别是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动力学机制效应作用,可对(包括原不敏感的信息在内)多种信息激发做出快速有效应激反馈协调能力的物质需求,做出有力支持,在这一层次水平,就能对包括等同信息量时由内及外的信息感受度效应和对外部信息剧烈变化改变等使原机制不适,乃至于达到难以延续生命过程的不适,产生新的协调适应。
而瞬时和短时能量获取可主要靠内存物质协调高速氧化还原供给,长时间的能量获取则必须来自外源,能量的有效供给的数量是基础,能量有效供给的速率和有效供给量的效率,则是最终一切相关表型表达能体现的保障。而这些生命化学高速、高效率相关的高氧化还原的强氧化适应性,又将派生出一系列的相关功能性状可累加、可定向累加表达性,最终体现出一系列超表达。
因此,无论何种原因,在生命过程中,信息激发达到一定水平程度,就可引起应激反馈效应,若有相应动力学机制保证能量供给,这种激发无论何种原因超常,就会引起相关补偿乃至容余补偿机制表达。当激发超常超过原机制阈限,要么有新的动力学机制相适应及能量养分供给协调产生超级表达,要么就因机制不匹配产生缩略(减)或延时表达,要么苟延残喘但无法延续有性遗传能力而失去生命继代延续可能,要么甚至是很快无法延续生命周期而终结个体、种群乃至种质生命。特别是速率随温度增加与效率可增的比率关系,随应激反馈机制首次激活往往存在的高消耗性,与二次激活的可高效性和激活机制的可相对继代性,就更显得无比重要。此外,速率随温度增加与需水量增加的比率关系,随应激反馈机制首次激活往往存在的高消耗性,与二次激活的可高效性和激活机制的可相对继代性,也就更显得无比重要。这些规律之所以无比重要,是因为生命在进化过程中曾在不同水平层次无数次地重演过,每一次不同水平层次基本规律的重演,就是一次可能遗传的进化。
上述理论用科学实践最好地证实之一,就是几乎凡是GPIT处理F1表现明显效果的,均能表现出未处理F1≤F2G≤F3G≤F4G……(G代表GPIT处理,下类同);而F1处理效果不突出的,F2处理效果也很难突出。有条件地F1≤F2G≤F3G≤F4G……不仅挑战了原杂交优势的杂交组合理论,也挑战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而早熟、高产、优质特性可同时进一步被共同强化提高,则不仅对原连锁定律提出了新意义上的连续性规律,同时有可能和基因转座效应的可稳定调控性相关。对环境剧烈改变后种质的优势仍能发挥甚至加强,与剧烈环境效应的新机制不但不矛盾,反而能协调统一,甚至能产生更多适应发挥,则与获得性机制可快速累加相关。
但无论何种改变,还是GPIT的双峰(叁峰)最终效率与温度呈正相关的事实更证实了越是在高层次,越是速率能决定效率;但同时速率越高,某些相应要求也越高,自身也越易受干扰产生负效应的矛盾也可能更突出。但这些并不影响能正确的应用GPIT超级强化多态性,反而使累加效应也越易突出,早熟、高产、节肥、优质也越易体现,其中系列相关机制也能突出表达,如玉米与早熟相应的适应低温环境的某些机制体现的大粒性、水稻随高温的早熟与大穗性等也越突出表现;高产与高肥效节肥也更加呈正相关等。
总之,良种良法过去被错误思想和理论误导而截然分开是相当错误的。杂交优势利用和选育新品种,化学诱变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及其相关选育新品种等和转基因、太空育种等,这些当今世界培育新品种所有基本方法,都是以首先导致基因变化为最终结果所主导影响表达的育种方法,应属“终端式”育种方法。因此,要想培育一个很理想种非常困难,要想使“早熟、高产、优质、节肥、抗病、防虫、抗逆、广适、高效”为一体的新品种甚至是不可能的。GPIT技术,作为更全面地体现生物产生、发展、变异、进化全过程和内因与外因、抑制与促进、矛盾与统一的升华乃至量变到质变较迅速产生的辩证生物逻辑关系,并在生命周期过程中利用的生物工程新途径技术。这种由GPIT启动并加速体现出自然规律全过程对种性变化影响的“全程式”超级强化多态性育种新思想、新理论、新途径、新方法的超级新品种,特别体现在能改变原粮食产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随高温缩短生育期而减产的基本规律;而是在有限积温内和相当温度范围内,产量随温度提高的效率提高而提高,生育期缩短而产量甚至可大幅度增加的不可思议新规律为核心的应用中,就能使“早熟、高产、优质、节肥、抗病、防虫、抗逆、广适、高效”为一体的各种新品种快速培育成功。因此在解决人类饥饿和生态恶化并存难题中的巨大作用价值是仅用“终端式”育种方法很难甚至无法解决的。超级强化多态性“全程式”育种途径培育新品种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多年前我们推导GPIT将为良种良法予新的生命活力推论的正确性。这一方法培育的超级稻、超级玉米和其他更容易培育新品种的作物所需积温大幅度减少,产量大幅度提高,穗大、粒大、粒重(果大、果型)明显增高,抗病、耐虫性大幅度增加,节肥性显著,抗逆广适性也显著增强,土壤条件好时耐旱性显著增强,生育进程双向调节性极显著增强;特别是生育期随温度增高和光周期影响可显著缩短,但不但不伴随传统的减产,反而还可能明显增产,如黑龙江水稻可大规模越区种植,正常栽培8月下旬就可收获优质高产水稻等。这种表面悖传统经典定律理论,实则更符合自然深层规律的最重要体现,就是与能量获取和利用效率大幅度增加主要相关。
种质潜性无论是就地简单发挥,还是就地深度激活信息感受度高度发挥应用,还是利用异地不适性激发容余能力超级发挥等不同模式,均有一定基本规律,即凡是第一代或第一次用GPIT处理就能产生明显效果的,下一代几乎均能遗传或继代累加上一代通过GPIT处理表现的特征,更让人激动的是一些梦寐以求的重大功能性状不仅可遗传,甚至还能在继代中递增或强化表达。因此,杂交种F2有条件地≥F1,则F1<F1G≤F2G≤F3G……;而常规种则g≤G1≤G2≤G3。过去轰轰烈烈多年无法产生的超级新品种,就由超级强化多态性在自然与人的和谐下,在科学实践生产中,悄悄地自然就诞生了。这些新品种与同样可能达到同样水平的其他任何育种方法比,至少要节约数十、数百倍时间和数亿、数十亿倍的资金。而更值得深入研究的是以杂交玉米的稳定,对常规玉米的稳定和强分离稳定并存,对辐射育种的非原点回复。其中就包括纯合杂交种质的稳定强化,异质杂交种质的分离稳定和基因转座的强化和可稳定性,而辐射变异的非原点回复。
比如对进化等级较高,遗传稳定性相当高的禾本科主要粮食作物等应用本发明的思想理论技术途径和方法能培育出让人不敢想象的超级高产稻、超级优质稻、超级优质高产玉米、谷子、高粱等。已打破了“终端式”育种及相关农业措施、农业一系列无法攻克的障碍,真正集早熟、高产、优质、节肥、抗逆、广适为一体的良种良法已能实现,对于较易发生变异的双子叶作物则更易发生重大改变。
以超级高产稻为例1、高产性极显著。最适合的条件栽培,主季可以亩产不低于1600kg,再生稻可亩产不低于400kg以上,即1次种植亩可收两吨以上粮食,一般条件种植主季亩产可达1200kg以上,再生稻可亩产300kg以上;较差条件植亩产也可达600kg以上。
2、生育期受温度、光周期调节明显短缩,但产量几乎不随过去必须下降的基本规律变化;因此,生育期缩短产量反而不下降甚至明显增加。大田生育期随温度、光周期而显著变化,如主季大田生育期为70-120天,但所需活动积温均仅只要2000-2200℃左右,所以在不同温度一季稻作区,全生育期均可比当地主栽品种少20-45天。在相当温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季温度增高,生育期明显缩短,但与一般常规不同的是,稻穗粒数不但不减少还有可能明显增多而增产,随光周期改变温度增高生育进程明显缩短,但仍然保持大穗多粒性增产,无论是温度增高还是光周期影响促生育进程,能使早熟大穗高产特点同时具备,主要是以光合速率大幅度提高为支撑基础,并体现在株形叶数减少和叶片变大增厚挺立上(见照片1)。
3、生命力极旺盛,有效生命周期明显增长,因此再生能力强,凡大田正常生育期不多于100天左右,自然肥力中等以上均能收获再生稻300-400kg。
4、广适性,不仅体现在适应多种层次海拔和不同区域,不同需要的不同季节上,更能随积温多少决定种植方向和模式,如只种主季,还是主季加再生,还是洪涝、严重干旱年影响正常种植节令而正常补种已无法收获的灾年补种高产,均可发挥作用。
5、抗逆性不仅体现在直接高抗多种病害方面;也有大穗高有效粒数的可稀植和丛形松散株叶数少等利于通风透光间接效应上;还可用抗逆性很强而种植季节时间调节余地很大,因此能选择避开区域性季节性病虫害危害;因此多方面结合,完全可保证基本上可不用农药。
6、其节肥性特别是节省化肥性,均能在高产上体现。土壤自然肥力高或优质农家肥施量充足时,当地一般亩产700-800kg的肥管理水平,可亩产1200kg。其节肥是因为吸收利用肥的效率因光合速率大幅度提高而大幅度被提高。超级优质稻如曰本彩稻可亩产吨粮。(超级优质玉米在自然肥力充足的情况下则不仅可大幅度节省化肥,农家肥充足时可不用施化肥就可亩产过吨粮,且与水稻略有不同的是出苗后耐旱“长期滞长”与适温适湿“超速生长“高产”的双向自调控能力和粒重大幅度增加,普通玉米、糯玉米,特别是黑糯、高油等优质玉米千粒重可达450-500克见照片2。3,连续累加F3比原杂交F1,粒重增加幅度可达20-60%。)本发明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与过去所有方法相比,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并且方法极为简单,除需强分离材料的个别需要外,几乎全都可在完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并完成。但一些极细微的过去根本不会有任何好效应的细节,均可能产生重大不同结果,如对种的处理根据需要和条件按不同浓度(1∶10-1∶200)、温度(40-60℃)、时间(数分钟至48小时)和不同处理方法可分为浸种、拌种、闷种;但极为重要难被理解的是处理过的晾干种的时间效应关系适当处理过的种迅速晾干后播种,还是存放一段时间,如存放1-3个月或更长时间再播,是有明显不同的效应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籽种活力不受明显影响,随着时间延长而诱导效应增强。在整个生命周期还可根据需要以一定浓度蘸根、浇根、喷叶,以调节增强其效果。
在具体方法作用上可分几个大的类别如一、改变遗传特性式1、强分离式。用GPIT中I型趋势技术则产生强的分化特性,已多年稳定的花玉米品种,可被分化成纯黑、纯黄、纯紫和多色等多种类型的穗;多年稳定的农家种也可以产生明显分离。
2、超稳定式。用GPIT中II型和III型趋势技术,则能产生纯合品系杂交不分离的稳定性。如杂交种F1代的表型可在F2代中稳定表达。如杂交黑玉米在F2G代及以后各代种植中,仍能表现出纯黑色,而未使用GPIT的后代则产生多种颜色的分离。对在大跨越区域必然出现优良性状退化或生殖生长障碍的难题,超稳定表达性则能较有效地解决并且g<G1≤G2的累加超稳定表达明显。
3、F1有条件≤F2G≤F3G≤F4G……可充分地体现在早熟、节肥、高产、优质或抗逆上。
4、变异加速式。用处理过的种播种收获后再次做种进行处理,变异性明显加强,茎、叶、花、穗均能产生更多的变异。
5、应激反馈式。如GPIT处理的种当代表现为延迟出苗3-5天甚至10-20天,而处理收获的籽粒如果再做种,继续处理则一般不再表现明显晚出苗,F3G或G3G以后甚至反而比对照出苗还快。
6、抗逆记忆式。GPIT处理后的第二代种再处理,抗逆性明显比第一代处理种增强,早熟性能、抗冷性、“三性敏感”性,抗病性、抗虫性均能明显被增强。
7、功能强化式。上一代得到加强的某些功能能被进一步强化,如达到一定温度条件,对磷等土壤难利用性肥的利用高效性进一步被强化,对起始温度促进生长速度的功能进一步强化。
二、物理改变式地球失重式失重现象本是一种伴随速度变化和远离密度中心引力的物理现象,航天育种除了接近更多的自然射线外,很重要的就是失重状态下一些生物属性机制的改变效应。GPIT则在地球上自然种植的前期也能使植物产生失重现象如根系幼芽可阶段性不受原向性控制,产生阶段性向性丧失现象,太空育种单株可有七个穗,而本发明在西藏、山西、陕西、吉林均出现玉米7-9个穗,说明失重对作物生长的确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物理、生物互作强化式GPIT技术处理前后进行一般物理方法处理,使其效应在相关细胞内的物质互作效应中得到单向或多向的稳定强化,再与传统的育种方式结合产生更多的有用变异和更强的继代表达。如拌种或较短时间浸种后迅速晾干种后搁置一段时间再播,表型变化会加大,寒冷地区处理种时下种后适时维持一定时间的温度就能明显改变早熟性或高产性等。
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超级稻大穗早熟和当地早熟稻穗形和扬花期的比较,超级稻早扬花且穗粒数约为当地早熟稻的3.5倍;图2为黑糯玉米粒重逐代快速递增的比较;图3为解决优质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粒重逐代快速增加的比较。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所发现的规律理论、应用途径和技术产品和类似技术产品产生的信息感受度、动力学特征明显改变的方法,和生长过程中光合速率大幅度提高共同作用的强生理代谢机制和应激容余反馈超强生理代谢机制的“诱导式”、“调控式”、“全程式”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和所培育的新品种。
2.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对杂交优势提高后的继代稳定和继代累加稳定的新品种培育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种,F1<F1G≤F2G≤F3G≤F4G……的规律。
3.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对远缘杂交不亲和的亲和促进的优势稳定和继代累加稳定的新品种培育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种如g<G1≤G2≤G3……。
4.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改变大跨越区域植物不适生长为适宜和超适宜生长的性状稳定和继代累加稳定的新品种培育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种。
5.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改变优质品种内部不平衡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平衡产生的优势并稳定固定和累加稳定的新品种培育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种。
6.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对人工创造逆境强刺激的强反馈抗逆机制的稳定和继代累加稳定的新品种培育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种。
7.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产生的阶段性重力向性等丧失类似和超过太空育种效应的既可当代表达又可继代表达还可继代累加表达的技术方法。
8.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开创培育的超级常规稻、超级常规玉米等新品种,在多项和所有指标能超过现在理论技术方法培育的杂交稻、杂交玉米等品种的新品种和技术方法。
9.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在自交系上应用产生的超F1代并稳定和进一步强化稳定培育的新品种。
10.GPIT系列产品及类似产品强化基因转座和稳定基因转座效应培育新品种的途径和培育的新品种。
11.本发明应用在杂交品种超表达稳定的超级新品种间的新杂交组合技术和培育的新品种。
12.本发明应用的超强分离和超强稳定定向选择育出的超级新品种及这些新品种间的杂交新组合技术和培育的新品种。
13.本发明应用强抗逆性表达改变不育和可育规律效应应用产生的不同杂交组合新技术和培育的新品种。
14.本发明对辐射突变育种缩短的生育期等在用非辐射方法高于原层次水平回复途径利用的新品种及杂交组合新技术和培育的新品种。
15.本发明的超级抗逆性在果树上抗病、抗虫、早熟、高产、优质的发挥并迅速稳定的新品种培育,和使异地种植原种质优势退化的果树重新恢复原优势及超原优势的应用及新品种培育。
16.本发明应用在双子叶作物极难解决的杂交和杂交种稳定遗传,如大豆杂交种优势稳定遗传等培育出的新品种。
17.本发明对有效解决野生植物人工移栽存活困难,品质退化和抗逆性退化的作用,和促进品质保持、提高,增强抗逆性的技术方法和新品种培育。
全文摘要
GPIT超级强化多态性育种理论途径方法发明首先是在纠正科学主潮流非辩证看待生命起始、过程和结果的发展变化非原点循环,极端化孤立依赖离体定量分析,导致生物、基因工程主潮流理论错误,应用科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看待互依互制互促的生物系统,发现自然深层新规律的正确方向途径,用GPIT和其“那氏诱导剂”系列产品及科学生产实践的“生态农业良种良法”找到打开生物多样性深层迷宫的钥匙。用适应变异进化途径创造培育了集“早熟高产优质耐肥节肥节水抗病防虫抗逆广适高效”的各种新良种成为可能。如无农药生产的常规稻最高亩产主季可达1.6吨,再生稻可达0.4吨,为熟制产业改革,源头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及人类饥饿和可持续发展矛盾奠定了划时代生物技术革命新平台。
文档编号A01H1/00GK1473461SQ0212876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9日
发明者那中元, 杨红军, 郑光生, 那郅烨 申请人:那中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