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3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商品名为cyazypyr,实验代号为DPX_HGW86,化学名称为3-溴-N-(4-氰基-2-甲基-6-(甲氨基羰基)苯基)-1-(3-氯吡啶-2-基)_1H_吡唑-5-羧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学结构如下cyantraniliprole氰虫酰胺属于昆虫鱼尼丁受体抑制剂,主要通过诱导昆虫鱼尼丁受体调控的胞内钙离子释放而表现出触杀和胃毒作用,可用于水稻、蔬菜、棉花、甜菜等多种作物害虫的防治,尤其是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特效,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当前生产中使用的其他商品化杀虫剂品种,且对其他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基于此,氰虫酰胺被国际上誉为新一代高效杀虫剂。不过,据药效调研,该药剂对非鳞翅目害虫如飞虱、叶蝉和各种螨类的防治效果不很理想。由于该化合物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目前我国还不能生产该原药。为了获得氰虫酰胺新的杀虫组合物,既能克服该药防治飞虱、叶蝉和各种螨类效果不很理想的缺陷,提高杀虫的药效、降低农用成本,又能避免知识产权问题,本发明人在众多的杀虫剂复配生物活性筛选研究中发现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效果最好。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简称"甲维盐")是以土壤放线菌Str印tomycesavermitilisMA-4680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l作为母体化合物通过Wilkinson反应进行结构修饰得到的一种新型高效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杀虫抗生素,其在昆虫体内的最敏感靶标部位是对神经递质如谷胺酰胺和GABA抑制性氯离子通道的剌激作用,通过专一高亲和性结合位点引起细胞功能丧失和肌肉麻痹作用,扰乱神经传导,昆虫接触或取食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麻痹作用和死亡。甲维盐具有低毒、高效、高选择性及与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并对飞虱以及各种螨类害虫的杀虫活性高,且对天敌安全。目前甲维盐已在农业生产实际中使用了多年,但据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抗性监测重点实验室和FA0抗性行动委员会报告,甲维盐单一使用已在一些地区对蔬菜害虫如小菜蛾等产生抗药性问题。因此,将甲维盐与氰虫酰胺复配研究发现,该复配杀虫组合物能达到扩大防治谱、提高药效、降低害虫抗药性风险和降低农用成本等目的。3经本发明人查新目前尚未见有关氰虫酰胺与甲维盐的杀虫组合物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的杀虫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现代生测技术并根据SunYP&JohnsonER(1960)的共毒系数法筛选出以氰虫酰胺与甲维盐为有效杀虫活性成分,组成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氰虫酰胺与甲维盐的重量比为O.199:l,氰虫酰胺与甲维盐的用量之和是杀虫组合物总量的2.250%(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通过加入溶剂或乳化齐U、润湿分散齐U、稳定齐U、防冻齐U、消泡齐iJ、增稠齐iJ、黏结剂、崩解齐iJ、填料,按照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公知的加工方法加工成乳油(EC)、水乳剂(EW)、微乳剂(ME)、悬浮剂(SC)、可湿性粉剂(WP)或水分散性粒剂(WDG)。本发明所述的溶剂是苯、二甲苯、甲苯、环己酮、甲醇、乙二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水、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580%(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乳化剂是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崁段共聚物、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农乳500、农乳1601、农乳0203B、农乳0201B、SPAN-1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020%(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润湿分散剂是硫酸单脂肪基酯盐、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縮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月桂醇基硫酸盐、湿润渗透剂JFC、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30X(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为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蓖麻油、环氧化豆油、尿素、甲苯基縮水甘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O.15%(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表氯醇、尿素、丙三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8%(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消泡剂是有机硅油、有机硅酮、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030%(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是聚丙烯酸酯、硅酸铝镁、尿素、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25%(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黏结剂是淀粉、环糊精、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10%(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崩解剂是膨润土、硫酸铵、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15%(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所述的填料是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硅藻土、活性白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575%(重量百分数)。本发明有效成分用量为14克/亩时,采用喷雾或喷粉等方法均匀喷施于水稻、蔬菜、茶树等农作物上,可有效防治稻纵巻叶螟、二化螟、三化螟、飞虱或叶蝉、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茶尺蠖、茶毒蛾等。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用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且混剂田间亩用量为12克,而氰虫酰胺与甲维盐单独使用时达到混剂相同防治效果所需的亩用量分别是23克和0.22克。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对防治害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药效,减少了农药有效成分用量,降低了农用成本。2、本发明由于实现了两种不同杀虫谱的杀虫组合,大大提高了杀虫谱,不仅对各种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有特效,而且对其它昆虫目害虫如飞虱、叶蝉和各种螨类的防治效果都很理想。3、本发明由于所用的两种有效杀虫成分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实现了优势互补,既有效地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又有利于害虫综合治理,可替代高毒农药品种,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决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2.2%氰虫酰胺甲维盐乳油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0.2g,甲维盐2g,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g,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g,环氧化豆油lg,乙酸乙酯3g,苯73.8g。将各组分在搅拌器中搅拌混匀即得组合物2.2%乳油。实施例2:20%氰虫酰胺甲维盐乳油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19g,甲维盐l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8g,农乳2201B8g,蓖麻油2g,甲醇4g,甲苯64g。将各组分在搅拌器中搅拌混匀即得产品20%乳油。实施例3:50%氰虫酰胺甲维盐乳油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49.5g,甲维盐O.5g,农乳160^8g,乳化剂50(f5g,焦性没食子酸2g,环己酮2g,二甲苯33g。将各组分在搅拌器中搅拌混匀即得产品50%乳油。实施例4:10%氰虫酰胺甲维盐水乳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9.5g,甲维盐0.5g,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8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7g,丙三醇3g,聚乙烯醇2g,黄原胶2g,去离子水68g。将各组分经高速剪切乳化后即得产品10%水乳剂。实施例5:20%氰虫酰胺甲维盐水乳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19.5g,甲维盐0.5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盐5g,烷基苯磺酸盐5g,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10g,异丁醇lg,丙三醇2g,阿拉伯树胶0.5g,硅酸铝镁0.5g,山梨醇lg,去离子水55g。将各组分经高速剪切乳化后即得产品20%水乳剂。实施例6:30%氰虫酰胺甲维盐微乳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29.7g,甲维盐O.3g,木质素磺酸钠10g,农乳0203B#5g,SPAN_10#5g,5甲醇5g,甘油5g,氨基苯甲酸lg,聚丙烯酸酯lg,去离子水38g。将各组分在搅拌器中搅拌混匀,加热转相即得产品30%微乳剂。实施例7:35%氰虫酰胺甲维盐微乳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30g,甲维盐5g,硫酸单脂肪基酯盐10g,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5g,双甘油聚丙二醇醚5g,乙酸乙酯2g,甲醇3g,山梨酸lg,甘油lg,有机硅油lg,去离子水37g。将各组分在搅拌器中搅拌混匀,加热转相即得产品35%微乳剂。实施例8:15%氰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12.5g,甲维盐2.5g,木质素磺酸钠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5g,膨润土2g,硅酸铝镁lg,有机硅酮2g,丙三醇5g,水55g。将各组分放入砂磨机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即可制成产品15%悬浮剂。实施例9:30%氰虫酰胺甲维盐悬浮剂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25g,甲维盐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6g,脂肪醇硫酸盐4g,二丁基萘磺酸钠5g,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g,羧甲基纤维素盐5g,膨润土2g,黄原酸胶lg,甲苯基縮水甘油醇2g,乙二醇5g,表氯醇lg,二甲基甲酰胺5g,水29g。将各组分放入砂磨机内研磨后送入均质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即可制成产品30%悬浮剂。实施例10:25%氰虫酰胺甲维盐WP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24g,甲维盐lg,羧甲基纤维素钠5g,烷基苯基聚乙二醇醚8g,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8g,聚乙烯醇lg,高岭土53g。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25%可湿性粒剂。实施例11:50%氰虫酰胺甲维盐WP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49.5g,甲维盐0.5g,烷基苯磺酸钠8g,湿润渗透剂JFC5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莰段共聚物7g,活性白土5g,高岭土25g。将各组分干燥、冷却、混合、磨细即得产品50%可湿性粒剂。实施例12:25%氰虫酰胺甲维盐WDG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24.5g,甲维盐0.5g,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縮合物5g,月桂醇基硫酸盐5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10g,聚乙二醇5g,尿素3g,硫酸铵2g,淀粉5g,滑石粉10g,硅藻土30g。将各组分混合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即得25%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13:45%氰虫酰胺甲维盐WDG的制备称取氰虫酰胺44g,甲维盐l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g,木质素磺酸盐5g,月桂醇聚氧乙烯醚6g,丙烯酸均聚物钠盐4g,聚乙二醇2g,环糊精lg,聚乙烯醇lg,膨润土lg,白炭黑5,高岭土25g。将各组分混合进行超细粉碎后造粒、干燥、筛分即得45%水分散性粒剂实施例14:氰虫酰胺、甲维盐及不同配比对黏虫的毒力测定采用浸叶接虫法将供试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母液,再以清水稀释成5个浓度待用,设清水为对照。取鲜嫩的玉米叶剪成约50mm长的大小基本一致的片段,将剪好的叶片在配制好的供试药液中浸渍io秒,取出让其自然晾干后,放入事先垫有滤纸的培养皿(①90mm)中。然后在皿中接入粘虫3龄幼虫,每皿10头,每浓度3次重复。处理完毕,盖上皿盖,置于恢复室内培养,定期观察,于48hr后检查记录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并根据机率值分析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和致死中浓度(LC5。)。联合作用方式采用SunYP&JohnsonER(196Q)提出的共毒系数(CTC)法。一般地,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时表示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处于80120时表示具相加作用,共毒系数明显小于80时表示为拮抗作用。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毒力微供试药剂丄(^5。或丄£5()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ATI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药剂B的ATIX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廿毒罕数(c7t)-混剂实测毒力指数(^打)jo八母糸奴混剂理论毒力指数(r7Y)xl0()结果见表i。由表i可见,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按o.i:i、o.5:i、i:i、io:i、20:i、40:i和so:i、99:i的比例进行混配,其对黏虫均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74.14、173.77、193.15、164.23、174.00、250.75、202.33和156.37。表l氰虫酰胺、甲维盐及不同配比对黏虫的毒力测定(48hr)供试药剂有效成分重量比回归方程式(Y=a+bx)相关系数(r)LC50(mg/L)CTC氰虫酰胺(c)Y==4.8174+1.9541x0.99171.24甲维盐(EB)Y==5.0911+1.9909x0.96870.90C:EBO.i:lY==5.5824+2.1123x0.98890.53174.14C:EB0.5:lY==4.4578+1.8754x0.94890.57173.77c::eb11Y=5.5344+1.9971x0.95810.54193.15C::eb10:1Y=5.2555+1.8690x0.97670.73164.23c::eb20:1Y=5.3208+2.0707x0.99540.70174.00c::eb40:1Y=5.5924+1.9122x0.95640.49250.75c::eb801Y=5.4535+2.1123x0.98380.61202.33c::eb99二1Y=5.2079+2.0304x0.98500.79156.37实施例15:氰虫酰胺、甲维盐及不同配比对稻黑尾叶蝉的毒力测定采用植株浸渍法测定了氰虫酰胺、甲维盐及不同配比对稻黑尾叶蝉的毒力,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按o.i:i、o.5:i、i:i、io:1、20:i、40:i和so:i、99:i的比例进行混配,其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均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49.68、173.46、137.60、196.34、225.49、247.79、200.14和134.21。表2氰虫酰胺、甲维盐及不同配比对稻黑尾叶蝉的毒力测定(48hr)有效成分供试药剂重量比回归方程式(Y=a+bx)相关系LC50数(r)(mg/L)CTC氰虫酰胺(I)Y=3.7513+l,7359x0.99905.24甲维盐(EB)Y=4.2051+1.7902x0.94562.78c:EBo.i:iY=4.4209+2.0123x0.98761.94149.68c:eb0.5:iy=4.4865+1.8423x0.97761.90173.46i:ebi:iy=4.1646+1.9814x0.98892.64137.60i:ebio:ly=4.4213+1.4736x0.99972.47196.34i:eb20:ly=4.5843+1.1934x0.97672.23225.49i:eb40:lY=4.3813+1.9581x0.99962.07247.79i:eb80:iy=4.1482+2.06llx0.96682.59200.14i:eb99:iy=3.7599+2.1101x0.95073.87134.21实施例16: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虫口药前基数调查记载后,采用工农-16手动喷雾器将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制剂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药后定期进行调查,结果列于见表3。可见,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制剂可有效地防治小菜蛾,且速效,优于或接近于氰虫酰胺2ga.i./亩的防治效果,而明显优于甲维盐O.2ga.i./亩的防治效果。表3氰虫酰胺、甲维盐及其混剂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长沙,2009.8)试验药剂用量防效(%)(ga丄/亩)1DAT3DAT7DAT实施例1产品485.15A275.67BC100A92.57B100A100A实施例2产品279.55AB93.77B100A实施例3产品277.97B91.99B100A实施例4产品278.91AB90.88B99.87A实施例6产品277,99B94.54B100A实施例8产品275.69BC90.44B99.05A实施例10产品273.85BC93.37B100A实施例12产品273.79BC92.59B100A20%氰虫酰胺SC269.71C90.81B100A2.5V。甲维盐EC0.272.77BC89.73B99.45A*表中数据是3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数据后随相同字母者表示在P=0.05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下表同。8实施例17: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稻纵巻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虫口药前基数调查记载后,采用手动喷雾器将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制剂均匀地喷洒在作物上,药后定期进行调查,结果列于见表4。可见,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制剂可有效地防治稻纵巻叶螟,且速效,优于或接近于氰虫酰胺2ga.i./亩的防治效果,而明显优于甲维盐0.2ga.i./亩的防治效果。表4氰虫酰胺、甲维盐及其混剂对稻纵巻叶螟的田间防效(长沙,2009.7)<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实施例18: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见表5。可见,氰虫酰胺与甲维盐混剂能有效地防治稻飞虱,在相同施药量时,其防效优于对照药剂或与对照药剂相仿。表5氰虫酰胺、甲维盐及其混剂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江永,2009.9)试验药剂用量防效(%)(ga丄/亩)7DAT20DAT实施例1产品487.21A98,77A280.30B95.3B实施例2产品279.88B94.11B实施例3产品280.34B95.13B实施例4产品278.91B92.93B实施例6产品282.33B95.10B实施例8产品279.37B92.47B实施例10产品280.43B95,实施例12产品282.17B96.33AB0%吡虫啉WP287.66A91.0B20%氰虫酰胺SC260.8C83.5C2.5。/。甲维盐EC0.279.13B卯.33B权利要求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虫活性成分是氰虫酰胺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重量比为0.1~99∶1,氰虫酰胺与甲维盐的用量之和是杀虫组合物总量的2.2~50%(重量百分数);通过加入溶剂或乳化剂、润湿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黏结剂、崩解剂、填料,配制加工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是苯、二甲苯、甲苯、环己酮、甲醇、乙二醇、异丁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水、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580%(重量百分数);所述的乳化剂是联苯酚聚氧乙烯醚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崁段共聚物、甲基苄基复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二苄基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盐、农乳500、农乳1601、农乳0203B、农乳0201B、SPAN-1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020%(重量百分数);所述的润湿分散剂是硫酸单脂肪基酯盐、烷基苯基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縮合物、二丁基萘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月桂醇基硫酸盐、湿润渗透剂JFC、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30%(重量百分数);所述的稳定剂为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蓖麻油、环氧化豆油、尿素、甲苯基縮水甘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O.15%(重量百分数);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表氯醇、尿素、丙三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8%(重量百分数);所述的消泡剂是有机硅油、有机硅酮、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030%(重量百分数);所述的增稠剂是聚丙烯酸酯、硅酸铝镁、尿素、黄原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一般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25%(重量百分数);所述的黏结剂是淀粉、环糊精、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10%(重量百分数);所述的崩解剂是膨润土、硫酸铵、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515%(重量百分数);所述的填料是高岭土、膨润土、白炭黑、硅藻土、活性白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用量占组合物总重量的1575%(重量百分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各种鳞翅目害虫、飞虱、叶蝉和各种螨类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其中茚虫威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重量比为0.1~99∶1,氰虫酰胺与甲维盐的重量之和是杀虫组合物总量的2.2~50%,通过加入溶剂或乳化剂、润湿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黏结剂、崩解剂、填料,按照本
技术领域
技术人员公知的加工方法加工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性粒剂。该杀虫剂组合物对昆虫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有效地防治农业重要害虫,尤其适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害虫,突出表现在杀虫谱广、药效好、用量低、成本低、使用安全以及对人畜和天敌无伤害作用等特点。文档编号A01P7/00GK101703054SQ20091004477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发明者余淑英,喻快,林雪梅,欧晓明,裴晖,马俊凯申请人:湖南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