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39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调节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调节剂,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食用菌增产方面的物质主要是化学制剂和激素类产品,如三十烷醇、黄腐酸、尿素等,该类产品增产效果在10% — 30%之间。现有使用后存在化学残留,对产品及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对产品的品质也有不利影响,不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污染、无残留且有效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食用菌生长调节剂。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O. 2^0. 5 :9(Γ95的EccPR蛋白和水,所述EccPR蛋白是按照如下方法提取得到
(1)将min1-Tn5-Km转座子插入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亚种份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中,筛选出不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过敏反应即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的突变菌;
(2)利用转座子min1-Tn5-Km上的Km标签,通过RACE-PCR扩增上述突变菌中转座子插入点两端的DNA片段,经过测序拼接后,获得DN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DNA序列连接到pET30a(+)上,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E.coliBL21 中,获得工程菌 E. coli BL21 (pET30a_EccPR);
(4)将工程菌Ε·coli BL21 (pET30a-EccPR)诱导培养获得具有植物免疫激活作用的免疫激活蛋白;
所述软腐欧文氏菌份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 于2012年8月15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433。为进一步提高增产效果,本发明食用菌调节剂还包括水解氨基酸,三者的重量比为EccPR蛋白水水解氨基酸=0. 2 O. 5 :90 95 :5 8,所述水解氨基酸为市售的蛋白水解氨基酸。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将上述三种成分混匀,即得所述的食用菌生长调节剂。本发明可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拌种及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喷施,食用菌调节剂用于拌料使用时按1:3500倍使用,用于喷施使用时1000-1200倍稀释使用。本发明食用菌调节剂的主要优点是
(I)增产效果显著,本发明产品中存在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对食用菌生长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与清水对照相比能增加产量25%-40%。(2)提高食用菌品质,本发明产品中不含化学肥料及激素,无任何有毒有害难降解成份,在食用菌生产中使用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优点,符合我国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保证,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平菇、金针菇、滑子菇、香菇等食用菌的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以本发明技术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所用EccPR蛋白是利用本实验室所筛选的软腐欧文氏菌iZnfiflia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 (于 2012 年 8 月 15 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433),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EccPR蛋白表达基因构建了工程菌厶co7i BL21 (pET30a-EccPR),获得EccPR蛋白。具体提取步骤如下
(1)将min1-Tn5_Km 转座子插入软腐欧文氏菌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中,筛选出不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过敏反应即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的突变菌;
(2)利用转座子min1-Tn5-Km上的Km标签,通过RACE-PCR扩增上述突变菌中转座子插入点两端的DNA片段,经过测序拼接后,获得DN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DNA序列连接到pET30a(+)上,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E.coliBL21 中,获得工程菌 E. coli BL21 (pET30a_EccPR);
(4)将工程菌Ε·coli BL21 (pET30a-EccPR)诱导培养获得具有植物免疫激活作用的免疫激活蛋白;具体步骤为将工程菌E. coli BL21 (pET30a-EccPR)单菌落挑起与LB培养基中在37 °C下进行过夜培养,将其作为母种,第二天将母种以1%接种量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中,在37°C下进行培养5- 7小时,在其培养液中加入O. 4mM的IPTG进行诱导培养,诱导6_8小时后,将该培养液进行离心,获得的菌体然后将其水悬浮并煮沸10-15分钟,离心后将上清冷冻干燥,获得含有70-80%发酵免疫激活蛋白EccPR的粗蛋白,将其过层析柱即可得到纯品免疫激活蛋白EccPR。以下实施例中所用水解氨基酸为市售蛋白水解氨基酸(蛋白水解氨基酸,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17种氨基酸,有效成分大于等于45%。实施例1
本实施例各组分配比如下=EccPR蛋白O. 2g,水解氨基酸5g,水94. 8g,将该产品应用于食用菌平菇栽培、生产。使用方法(I)拌培养料按重量比调节剂培养料=1 :3500拌料,充分搅拌,拌匀即可;(2)出菇期喷施将本实施例调节剂稀释1100倍,在菇蕾长出后至采摘前喷施2-3次即可(每平方米地喷施稀释后的调节剂O. 5千克)。使用效果可增加平菇产量39%,使用后菇形完整,肉质厚嫩,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物。实施例2
本实施例配比为EccPR蛋白O. 3g,水解氨基6g,水93. 7g。将该产品应用于食用菌香燕栽培、生产。使用方法(I)拌培养料按重量比调节剂培养料=1 :3500拌料,充分搅拌,拌匀即可;(2)出菇期喷施稀释浓度1100倍,在菇蕾长出后至采摘前喷施2-3次即可(每平方米地喷施稀释后的调节剂O. 5千克)。使用效果可增加香菇产量40%,使用后菇形完整,肉质厚嫩,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物。实施例3
本实施例配比为=EccPR蛋白O. 4g,水解氨基酸7g,水92. 6g。将该产品应用于食用菌金针燕栽培、生产。使用方法(I)拌培养料按重量比调节剂培养料=1 :3500拌料,充分搅拌,拌匀即可;(2)出菇期喷施稀释浓度1100倍,在菇蕾长出后至采摘前喷施2-3次即可(每平方米地喷施稀释后的调节剂O. 5千克)。使用效果可增加金针菇产量35%,使用后菇形完整,肉质厚嫩,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物。实施例4 :本实施例配比为=·EccPR蛋白O. 5g,水解氨基酸8g,水91. 5g。将该产品应用于食用菌金针菇栽培、生产。使用方法(I)拌培养料按重量比调节剂培养料=1 :3500拌料,充分搅拌,拌匀即可;(2)出菇期喷施稀释浓度1100倍,在菇蕾长出后至采摘前喷施2-3次即可(每平方米地喷施稀释后的调节剂O. 5千克)。使用效果可增加金针菇产量38%,使用后菇形完整,肉质厚嫩,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物。实施例5 :本实施例配比为=EccPR蛋白O. 5g,水99. 5g。将该产品应用于食用菌金针菇栽培、生产。使用方法(I)拌培养料按重量比调节剂培养料=1 :3500拌料,充分搅拌,拌匀即可;(2)出菇期喷施稀释浓度1100倍,在菇蕾长出后至采摘前喷施2-3次即可(每平方米地喷施稀释后的调节剂O. 5千克)。使用效果可增加金针菇产量35%,使用后菇形完整,肉质比较厚嫩,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物。本产品经在食用菌平菇、金针菇、香菇上应用,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能明显促进食用菌菌丝生长,提高产量及品质,无化学有害物质残留,增产幅度达到30-40%。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O. 2^0. 5 :9(Γ95的EccPR蛋白和水,所述EccPR蛋白是按照如下方法提取得到 (1)将min1-Tn5_Km 转座子插入软腐欧文氏菌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中,筛选出不能使烟草叶片出现过敏反应即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的突变菌; (2)利用转座子min1-Tn5-Km上的Km标签,通过RACE-PCR扩增上述突变菌中转座子插入点两端的DNA片段,经过测序拼接后,获得DNA序列; (3)将步骤(2)得到的DNA序列连接到pET30a(+)上,并将其转入到大肠杆菌E.coliBL21 中,获得工程菌 E. coli BL21 (pET30a_EccPR); (4)将工程菌Ε·coli BL21 (pET30a-EccPR)诱导培养获得具有植物免疫激活作用的免疫激活蛋白; 所述软腐欧文氏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strain Ecc 601 于 2012年8月15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64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解氨基酸,三者的重量比为EccPR蛋白水水解氨基酸=0. 2 O. 5 :90 95 5 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生长调节剂,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具有以下的重量组分配比,EccPR蛋白水=0.2~0.590~95,其中EccPR蛋白是从一种软腐欧文氏菌中提取得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好,能提高食用菌的品质,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可有效避免其它同类产品在食用菌应用后带来的化学残留、污染等不良影响,可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及食品安全提供了必要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可广泛应用于食用菌如平菇、滑子菇、香菇、金针菇等的生产,增产效果可以达到30%-40%。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039528SQ2012103319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贾振华, 宋水山, 马宏, 赵芊, 黄亚丽 申请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