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5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装置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
背景技术
水培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工程手段,对普通的植物、花卉进行驯化。因为其携带和照顾方便、价格便宜、干净和花叶生长健康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在人工温室有机生态栽培过程中,一些植物及育苗也经常采用水培的模式,而水培液中养分的供给是植物生长的前提和关键。为了有效保证植物生长,工作人员不得不经常性检测培养池的水体养分含量,并根据养分含量的消耗情况对水体进行不同养分补充,不仅工作量大,耗费大量时间,而且还需要配备更多的工作人员,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因此,建立一种实时监测、实时补给植物培养水体中养分含量,成为了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实现对养分含量的实时监测,实时补给,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包括培养池、输液导管、养分含量检测器、控制单兀、计算机系统、电控阀门和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输液导管的一端与培养池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连接;每个养分储藏罐与输液导管的连接处上均设有调节养分流出量的电控阀门,安装在培养池中的养分含量检测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计算机系统和电控阀门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各养分的参数指标,控制单元接收养分含量检测器发出的检测指标信号后反馈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将检测指标与参数指标相比较,传送养分调节的指令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调节各养分储藏罐的电控阀门控制养分输出。进一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网络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中央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连接,计算机网络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设定参数指标,将参数指标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网络;养分含量检测器检测培养池中的养分含量获得检测指标,并将检测指标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检测指标的信号反馈至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比较判断两组信号并传送养分调节的指令至控制单元从而调节电控阀门控制养分输出。进一步,还包括电动旋转风叶和电动开关,电动旋转风叶安装在培养池中,电动旋转风叶与电动开关连接,电动开关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控制电动开关的开、关。进一步,电动旋转风叶安装于培养池的底部中央。进一步,培养池呈圆形,输液导管与养分含量检测器位于培养池的同一直径上。[0011]进一步,控制单元上设有指令输入模块与接收模块,指令输入模块为可用于输入指令的触摸屏,接收模块为处理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设定相应的各项参数指标录入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系统接收培养池中养分含量检测器经控制单元回传的信息信号后与设定参数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制定调整方案,并将调整方案的指令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各个电控阀门运作,从而调节各养分储藏罐中养分的流出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 下优点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实时检测培养池中各养分含量,自动调整不同养分储藏罐中养分的流入量,实现实时养分补给功能,保证水培植物的养分供给;二、解决工作人员对水培植物养分实时补给过程中带来的不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标号说明培养池I输液导管2养分含量检测器3控制单元4计算机系统5计算机网络51中央控制系统52养分储藏罐6电控阀门61电动旋转风叶7电动开关7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包括培养池I、输液导管2、养分含量检测器3、控制单元4、计算机系统5、电控阀门61和复数个养分储藏罐6 ;输液导管2的一端与培养池I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数个养分储藏罐6连接,每个养分储藏罐6与输液导管2的连接处上均设有电控阀门61 (即各养分通过电控阀门61后流经输液导管2),电控阀门61具有控制养分储藏罐6中养分流出量大小的作用,当电控阀门61完全打开时,此时养分的流出量最大,电控阀门61可逐渐关闭,流出量慢慢减少,直至电控阀门61完全关闭,此时养分的流出量为零。养分含量检测器3安装在培养池I中,可实现培养池I中养分的实时监测。养分含量检测器3与控制单元4连接,控制单元4分别与计算机系统5和电控阀门61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系统5设置各养分的参数指标,控制单元4接收养分含量检测器3发出的检测指标信号后反馈至计算机系统5,计算机系统5将检测指标与参数指标相比较,传送养分调节的指令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调节各养分储藏罐6的电控阀门61控制养分输出。计算机系统5的设置有很多种,只要能实现可以设定各养分的参数指标并与养分含量检测器3测量的指标相比较,传送调节各养分流量的指令控制控制单元4运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5由计算机网络51和中央控制系统52组成;计算机网络51与中央控制系统52连接,计算机网络51与连接控制单元4连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52设定参数指标,将参数指标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网络51,养分含量检测器3检测培养池I中的养分含量获得检测指标,并将检测指标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将检测指标的信号反馈至计算机网络51,计算机网络51比较判断两组信号,并传送调节各养分流量的指令至控制单元4,继而,控制单元4控制电控阀门61运作,从而调节电控阀门61控制养分输出。计算机网络51和中央控制系统52依靠初期的人工指令输入与信息输出,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进一步,还包括电动旋转风叶7和电动开关71,电动旋转风叶7安装在培养池I中,电动旋转风叶7与电动开关71连接,电动开关71与控制单元4连接,控制单元4控制电动开关71的开关。当各养分加入培养池I时,打开电动开关71,从而带动电动旋转风叶7的运作,电动旋转风叶7可实现培养池中液体的循环流动,使得培养池I中养分浓度均匀分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为了进一步充分搅拌,电动旋转风叶7安装于培养池I的底部中央,有利于快速的使培养池I中养分浓度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检测方便,培养池I呈圆形,输液导管2与养分含量检测器3位于培养池I的同一直径上。进一步,控制单元4上设有指令输入模块与接收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4的指令输入模块为可用于输入指令的触摸屏,控制单元4的接收模块为处理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人员根据所培养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量,将设定相应的各项养分的参数指标录入计算机系统5中,计算机系统5接收培养池I中养分含量检测器3经控制单元4回传的信息信号后,与设定参数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制定各养分的调整方案,并将调整方案的指令传输至控制单元4,控制单元4控制各个电控阀门61运作,从而调节各养分储藏罐6中养分的流出量(即可根据培养池中所检测的各养分含量,自动调整不同养分储藏罐中养分的流入量)。本实用新型实现实时养分监控与补给功能,解决工作人员对水培植物养分实时补给过程中带来的不便,同时保证水培植物的养分供给。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池、输液导管、养分含量检测器、控制单元、计算机系统、电控阀门和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输液导管的一端与培养池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连接;每个养分储藏罐与输液导管的连接处上均设有调节养分流出 量的电控阀门,安装在培养池中的养分含量检测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计算机系统和电控阀门相连接;通过计算机系统设置各养分的参数指标,控制单元接收养分含量检测器发出的检测指标信号后反馈至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将检测指标与参数指标相比较,传送养分调节的指令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调节各养分储藏罐的电控阀门控制养分输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网络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中央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连接,计算机网络与控制单元连接;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设定参数指标,将参数指标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网络;养分含量检测器检测培养池中的养分含量获得检测指标,并将检测指标的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检测指标的信号反馈至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比较判断两组信号并传送养分调节的指令至控制单元从而调节电控阀门控制养分输出。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旋转风叶和电动开关,电动旋转风叶安装在培养池中,电动旋转风叶与电动开关连接,电动开关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控制电动开关的开、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旋转风叶安装于培养池的底部中央。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池呈圆形,输液导管与养分含量检测器位于培养池的同一直径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上设有指令输入模块与接收模块,指令输入模块为可用于输入指令的触摸屏,接收模块为处理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液体养分补给装置,包括培养池、输液导管、养分含量检测器、控制单元、计算机系统、电控阀门和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输液导管的一端与培养池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复数个养分储藏罐连接;每个养分储藏罐与输液导管的连接处上均设有调节养分流出量的电控阀门,安装在培养池中的养分含量检测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计算机系统和电控阀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实时养分监控与补给功能,解决工作人员对水培植物养分实时补给过程中带来的不便,同时保证水培植物的养分供给。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714042SQ2012203151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王海滨, 陈荣山, 何素萍, 张宁, 谢基雄 申请人: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