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文档序号:22278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复合引水体由外筒与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填充于外筒的内腔中;所述的吸水材料包括土壤颗粒和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方法是,将吸水材料装入外筒中。应用方法是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在垂直孔中装入复合引水体;植入苗木,浇足一次水。就完成了植树的工作,当所浇入的第一次的水分蒸发完后,由于复合引水体中的吸水材料采用的粒度≤1毫米的土壤颗粒与粒度≤0.1毫米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组成,会产生毛细作用,地下潮湿层的水分会不断地向上渗透传导至苗木根部,给苗木供水,保证苗木成活,且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业与农业领域为植物供水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0002]土地荒漠化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国作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承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40亿元。沙化同时造成了沙尘暴的频繁发生,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0003]干旱地区地表存在0.5~2m厚的干土层,土壤涵养水分能力差,且地表温度高。采用传统的浇水方法地表水分蒸发很快,对该地区苗木的存活和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树苗存活率很低。尤其是夏天地面的温度高,地下的湿度蒸发快,从而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样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上述的问题。[0004]目前用于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方法高吸水树脂技术、滴/渗灌技术及固体水技术,其中高吸水树脂具有吸水速率快,保水能力强的优点,但在土壤水分缺乏的情况下,会从植物根部反向吸水,造成植物的病态生长甚至死亡。滴/渗灌技术具有供水速度可控,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水分,但是存在滴头/渗灌头易堵塞,成本高及水分浪费严重的问题。固体水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分解使水分逐渐释放供植物根部所需,但存在成本高,保水性和耐盐碱性差的不足。[0005]之前 申请人:申请的专利ZL200510000415.X中,吸水材料为单一土壤颗粒,吸水速率快,但保水能力较差,吸水后会收缩导致引水体断裂,影响其正常的使用。[0006]这就要求有一种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成本低,使用方便、无需维护的技术方法。在植树造林中应用,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保存率。

【发明内容】
[0007]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无需外来水源的补充,成本低,使用方便、无需维护的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9]一种复合引水体,由外筒与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填充于外筒的内腔中;[0010]所述的吸水材料包括土壤颗粒和高吸水性树脂,各组份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土壤颗粒:95-99.999% ;[0012]高吸水性树脂:0.001-5% ;[0013]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0014]所述的土壤颗粒是经过干燥筛选的土壤颗粒,粒度< I毫米。[0015]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包括:聚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盐类树脂、聚丙烯酰胺类树月旨,聚乙烯醇类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类树脂和聚乙烯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类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0016]所述的外筒材料为塑料,壁厚0.1~2毫米,筒直径50~200毫米。
[0017]所述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ABS树脂或淀粉-聚乙烯醇。
[0018]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是颗粒状,颗粒要求粒度< 0.1毫米。
[0019]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0]将塑料制成管状的外筒;将土壤颗粒进行干燥后,用振动筛振动筛选出粒度< I毫米的土壤颗粒,备用;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与高吸水性树脂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灌入制成的外筒中,制成复合引水体。
[0021]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包括:
[0022]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复合引水体,装入垂直孔中;在树坑植入苗木,一次浇足水。
[0023]另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包括:
[0024]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装入垂直孔中将吸水材料灌入外筒中,充满外筒;在树坑植入苗木,一次浇足水。
[0025]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完成植树的工作,当所述的第一次浇水的水分蒸发完后,由于引水体中的吸水材料采用的粒度< I毫米的土壤颗粒与粒度< 0.1毫米高吸水性树脂颗粒组成,会产生毛细作用,地下潮湿层的水分会不断地向上渗透传导至苗木根部,给苗木供水,保证苗木成活。同时,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毛细作用和渗透压作用溶胀吸水,吸水倍率高,保水能力强,吸收大量的水也不会产生断裂。此外,高吸水树脂的加入还可以使吸水材料的吸水速度更加均匀和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引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的结构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引水体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由外筒6及其内部的吸水材料5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5填于外筒6的内腔中;
[0031]所述的吸水材料 包括土壤颗粒和高吸水性树脂,各组份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0032]土壤颗粒:95-99.999% ;[0033]高吸水性树脂:0.001-5% ;
[0034]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0035]通常在干旱情况严重的地方使用的高吸水性树脂量大一些,如:
[0036]土壤颗粒:96% ;
[0037]高吸水性树脂:4% ;
[0038]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0039]在干旱情况不太严重的地方使用的高吸水性树脂量小一些,如:
[0040]土壤颗粒:99% ;
[0041 ] 闻吸水性树脂:I % ;
[0042]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0043]所述的土壤颗粒是经过干燥筛选的土壤颗粒,粒度< I毫米。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取粒度为I毫米、0.8毫米、0.5毫米、0.3毫米或< 0.1毫米的土壤颗粒。
[0044]所述的高吸水 性树脂包括:聚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盐类树脂、聚丙烯酰胺类树月旨,聚乙烯醇类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类树脂和聚乙烯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类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与供货情况以及价格等方面因素来选取。
[0045]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是颗粒状,颗粒要求粒度< 0.1毫米。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取粒度为0.1毫米、0.08毫米或< 0.05毫米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
[0046]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毛细作用和渗透压作用溶胀吸水,吸水倍率高,保水能力强,吸收大量的水也不会产生断裂。同时,高吸水树脂的加入还可以使吸水材料的吸水速度更加均匀和稳定。所以本发明用高吸水性树脂细颗粒和土壤颗粒混合制备了引水体材料,在保证引水体材料的吸水速率和保水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引水体材料中土壤颗粒出现板结和断层。引水体材料的引水能力可以通过调整两种组分比例实现最优化。
[0047]所述的外筒6材料为塑料,壁厚0.1~2毫米,筒直径50~200毫米。
[0048]所述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ABS树脂或淀粉-聚乙烯醇。
[0049]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0050]11、将塑料制成管状的外筒6 ;制作工艺方法不限,只要将其制成壁厚0.1~2毫米,筒直径50~200毫米的管状的外筒6即可;
[0051]12、在现场取土,将土壤颗粒进行干燥后,用振动筛振动筛选出粒度< I毫米的土壤颗粒,备用;
[0052]13、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与粒度< 0.1毫米的高吸水性树脂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灌入步骤11制成的外筒6中,制成复合引水体;如不是立即使用可以将加好吸水材料的外筒6两端封口,备用。
[0053]这种复合引水体的应用方法较多,这里提供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包括:
[0054]21、在挖好的树坑3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7 ;—般要求垂直孔伸入潮湿层50~80厘米;
[0055]22、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复合引水体打开外筒6两端封口后装入垂直孔中;这里的复合引水体的长度一定大于干土层4的厚度,具体的尺寸应与垂直孔的深度相等;[005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外筒6不是采用塑料薄膜,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直接放入垂直孔中;不会损坏外筒6,保证其正常使用。
[0057]23、在树坑植入苗木1,可以在树坑3的水池2中一次浇足水,即可。
[0058]第二种方法包括:
[0059]31、在挖好的树坑3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7 ;—般要求垂直孔伸入潮湿层五十至八十厘米;
[0060]32、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6装入垂直孔中;这里的外筒6的长度一定大于干土层4的厚度,具体的尺寸应与垂直孔的深度相等;
[0061]33、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与高吸水性树脂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灌入外筒6中,现场制成复合引水体;
[006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外筒6不是采用塑料薄膜,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直接放入垂直孔中;不会损坏外筒6,保证其正常使用。
[0063]34、在树坑植入苗木1,可以在树坑3的水池2中一次浇足水,即可。
[0064]这样,当第一次所浇的水蒸发完后,复合引水体会通过毛细作用原理为苗木I源源不断地提供水分,保证成活率与保存率。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由外筒与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吸水材料填于外筒的内腔中; 所述的吸水材料包括土壤颗粒和高吸水性树脂,各组份含量的重量百分比为: 土壤颗粒:95-99.999% ; 高吸水性树脂:0.001-5% ; 各组份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壤颗粒是经过干燥筛选的土壤颗粒,粒度< I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包括:聚丙烯酸类树脂、聚丙烯盐类树脂、聚丙烯酰胺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类树脂和聚乙烯酸-丙烯酸接枝共聚类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吸水性树脂是颗粒状,颗粒要求粒度< 0.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材料为塑料,壁厚0.1~2毫米,筒直径50~2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引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ABS树脂或淀粉-聚乙烯醇。
7.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塑料制成管状的外筒;将土壤颗粒进行干燥后,用振动筛振动筛选出粒度< I毫米的土壤颗粒,备用;将筛选出的土壤颗粒与粒度< 0.1毫米的高吸水性树脂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灌入制成的外筒中,制成复合引水体。
8.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复合引水体,装入垂直孔中;在树坑植入苗木,一次浇足水。
9.一种所述复合引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挖好的树坑底部向下打垂直孔至地下潮湿层;选取与垂直孔深度相符的外筒,装入垂直孔中将吸水材料灌入外筒中,充满外筒;在树坑植入苗木,一次浇足水。
【文档编号】A01G29/00GK103583323SQ20131055359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8日
【发明者】张增志, 杜红梅, 刘家君 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