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0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中包含有活性组分A与活性组分B,其中活性组分A选自烯肟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乙霉威或苯噻菌胺中的一种,其中有效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百分比为60︰1~1︰6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锈病、立枯病、疫病、晚疫病、茎腐病、青霉病、猝倒病、黑胫病、黑星病、叶斑病多种病害,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对作物的安全性好;还具有耐雨水冲刷,药效持久,用药量小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0001]本申请为分案申请,原申请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110091448.5,原申请日为2011.04.13。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3]烯月亏菌酯(enostroburin),分子式:C22H27ClNO4,化学名称:α_ [ [ [ [4_ (4_ 氯苯基)_ 丁-3-烯-2-基-]亚胺基]甲基]苯基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0004]烯厢菌酯类广谱杀菌剂是从天然产物Strobilurins作为杀菌剂先导化合物成功地开发的一类新型农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此类药剂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真菌线粒体的呼吸,通过细胞色素bcl复合体的QO部位的结合抑制线粒体的电位传递,从而破坏病菌能量合成起到杀菌作用。具有高效、广谱、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性。对1,4_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疫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对作物安全,因其在土壤,水中可快速降解,故对环境安全。
[0005]霜霉威(propamoc arb),分子式:C9H21N202C1,化学名称:3_( 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丙酯。作用机理是抑制病菌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抑制菌丝生长、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霜霉威属内吸传导性杀菌剂,当用作土壤处理时,能很快被根吸收并向上输送到整个植株。当用作茎叶处理时,能很快被叶片吸收并分布在叶片中,该药亦可用作浸溃处理和种子保护剂。以上所述霜霉威也包括霜霉威盐酸盐。
[0006]霜霉威盐酸盐(propamocarbhydrochloride),分子式:C9H21N202C1 化学名称:丙基-3-( 二甲基氨基)丙基氨基甲酸盐酸盐,作用机理与霜霉威相似。
[0007]乙霉威(diethofencarb),分子式:C14H21N04,化学名称: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内吸性杀菌剂,抑制灰霉菌芽孢纺锤体的形成,用于防治葡萄、柑桔等抗苯达松的菌株,兼治白粉病。
[0008]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1sopropyl),分子式:C18H24FN3O3S,化学名称:[(S)-1-[(R)-1_(6-氟苯并噻唑-2-基)乙基氨基甲酰基]-2-甲基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推测可能是细胞壁合成抑制剂。苯噻菌胺是一种新型杀菌剂,对疫霉病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其孢子囊的形成、孢子的萌发,在低浓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防治对苯酰胺杀菌剂有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以及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有抗性的瓜类霜霉病都有杀菌活性。
[0009]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烯肟菌酯与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乙霉威、苯噻菌胺的相关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有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0011]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60:1~1: 60,所述的A组分为烯肟菌酯,B组分选自霜霉威、霜霉威盐酸盐、乙霉威或苯噻菌胺中的一种。
[0013]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烯肟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重量百分比为10:1~1: 30。
[0014]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烯肟菌酯与乙霉威的重量比更优选为5:I~1:30,优选为1: 1~1:10。
[0015]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烯肟菌酯与霜霉威或其盐的重量比进一步优选为5:1~1:30,优选为1:5~1:30。
[0016]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烯肟菌酯与苯噻菌胺的重量比更优选为10:1 ~1:10,优选为 5:1 ~1:5。
[0017]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I~95%,优选为5~80%。
[0018]所述的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
[0019]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锈病、立枯病、疫病、晚疫病、茎腐病、青霉病、猝倒病、黑胫病、黑星病、叶斑病等植物病害。
[0020]本发明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真菌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5%。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I~70%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5%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002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002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
[0023]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所述的崩解剂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茶枯、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瓜胶、三聚磷酸钠、酚醛树脂、海藻酸钠、白糊精、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酮类、C8~1Q脂肪醇类、C1Q~2Q饱和脂肪酸类(如癸酸)及酰胺、硅油、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 (烷基苯磺酸钙)、0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基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 (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600# (苯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 (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36# (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 (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农乳34# (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AEO系列(肪醇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0]所述的稳定剂选自:BHT、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1]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2]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稳定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
[0034]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60%,活性成分BI~8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8~91%。
[0035]将烯肟菌酯原药、活性成分B原药、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0036]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60%,活性成分BI~80%,分散剂3~12%,湿润剂I~8%,崩解剂I~10%,粘结剂I~8%,填料10~92%。
[0037]将烯肟菌酯原药、活性成分B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剂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0038]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40%,活性成分BI~40 %,分散剂2~10 %,湿润剂2~10 %,消泡剂0.1~I %,增稠剂0.1~2 %,抗冻剂
0.1~8%,稳定剂0.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0039]将上述配方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烯肟菌酯原药、活性成分B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μ m以下,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产品。
[0040]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40%、活性成分BI~4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1~2%、抗冻剂
0.1~8%、稳定剂0.05~3%、水加至100%。
[0041]将上述配方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B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 μ m以下,制得活性成分B悬浮剂,然后将烯肟菌酯原药、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乳剂产品。
[0042]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40%、活性成分BI~40%、溶剂2~1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共乳化剂0.2~5%、抗冻剂0.1~8%、消泡剂0.1~2%、增稠剂0.1~2%,去离子水加至100%。
[0043]将上述配方中有 原药、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慢慢滴入油相,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水乳剂产品。
[0044]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烯肟菌酯I~20%、活性成分BI~30%、乳化剂5~15%,溶剂2~10%、抗冻剂5~10%、稳定剂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0045]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入母液调制釜中,制得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等混合均匀注入产品调制釜中,经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本发明组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剂产品。
[004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I)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烯肟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触;(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对作物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锈病、立枯病、疫病、晚疫病、茎腐病、青霉病、猝倒病、黑胫病、黑星病、叶斑病均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48]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0049]应用实施例一
[0050]实例180%烯肟菌酯.霜霉威可湿性粉剂
[0051]烯肟菌酯12%、霜霉威68%、脂肪胺聚氧乙烯嘧6%、皂角粉5%、湿润渗透剂F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烯肟菌酯.霜霉威可湿性粉剂。
[0052]实例260 %烯肟菌酯.霜霉威可湿性粉剂
[0053]烯肟菌酯15 %、霜霉威45 %、聚羧酸盐7.6%、白炭黑8 %,膨润土加至10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烯肟菌酯.霜霉威可湿性粉剂。
[0054]实例370%烯肟菌酯.霜霉威水分散粒剂
[0055]烯肟菌酯10%、霜霉威60%、烷基苯磺酸钙盐6.5%、拉开粉8父5%、氯化铝2.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70%烯肟菌酯.霜霉威水分散粒剂。
[0056]实例465 %烯肟菌酯.霜霉威水分散粒剂
[0057]烯肟菌酯15%、霜霉威5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皂角粉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5%烯肟菌酯.霜霉威水分散粒剂。
[0058]实例520 %烯肟菌酯.霜霉威悬浮剂
[0059]烯肟菌酯10%、霜霉威10%、木质素磺酸盐4%、润湿渗透剂F5%、C8~1(I脂肪醇类
0.5%、阿拉伯胶2.5%、乙二醇1.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烯肟菌酯?霜霉威悬浮剂。
[0060]实例640 %烯肟菌酯.霜霉威悬浮剂
[0061 ] 烯肟菌酯10 %、霜霉威30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 %、十二烷基硫酸钠6 %、C1卜2(|饱和脂肪酸类0.4%、三聚磷酸钠1.5%、丙二醇1.6%、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烯肟菌酯.霜霉威悬浮剂。
[0062]实例732%烯肟菌酯.霜霉威悬乳剂
[0063]烯肟菌酯8 %、霜霉威24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6 %、茶枯5 %、聚乙烯吡咯烷酮
1.6%、农乳1600#7%、丙三醇2.2%、C卜1(|脂肪醇类0.3%、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32%烯肟菌酯.霜霉威悬乳剂。
[0064]实例845 %烯肟菌酯.霜霉威悬乳剂
[0065]烯肟菌酯5%、霜霉威4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润湿渗透剂F4%、甲基纤维素I %、By系列4%、乙二醇1.6%、硅油0.5%、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45%烯肟菌酯.霜霉威悬乳剂。
[0066]实例930 %烯肟菌酯.霜霉威水乳剂
[0067]烯肟菌酯5%、霜霉威25%、N,N- 二甲基甲酰胺8%、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5%、丁醇3 %、乙二醇5 %、C8~1(|脂肪醇类0.8%,去离子水加至100 %,经混合制得30 %烯肟菌酯.霜霉威水乳剂。
[0068]实例1045%烯肟菌酯.霜霉威水乳剂
[0069]烯肟菌酯7%、霜霉威38%、N—辛基吡咯烷酮9%、农乳1600#7%、氯化钙5%、丙三醇4%、硅酮类1.2%,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45%烯肟菌酯.霜霉威水乳剂。
[0070]实例1125%烯肟菌酯.霜霉 威微乳剂
[0071 ] 烯肟菌酯5 %、霜霉威20 %、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9 %、环己酮3 %、丙三醇8%、硅酮类1.2%,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25%烯肟菌酯.霜霉威微乳剂。
[0072]实例1235%烯肟菌酯.霜霉威微乳剂
[0073]烯肟菌酯5 %、霜霉威30 %、By系列10 %、乙二醇甲醚2 %、聚乙二醇8 %、C8~1Q月旨肪醇类1%,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35%烯肟菌酯.霜霉威微乳剂。[0074]实例137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
[0075]烯肟菌酯5%、霜霉威盐酸盐70%、脂肪胺聚氧乙烯嘧5%、皂角粉5.8%、湿润渗透剂F6.2%、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7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
[0076]实例146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
[0077]烯肟菌酯10%、霜霉威盐酸盐50%、聚羧酸盐6.6%、白炭黑7.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
[0078]实例158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分散粒剂
[0079]烯肟菌酯20 %、霜霉威盐酸盐60 %、烷基苯磺酸钙盐7 %、拉开粉BX7.8 %、氯化铝
2.2%、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8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分散粒剂。
[0080]实例165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分散粒剂
[0081 ] 烯肟菌酯15 %、霜霉威盐酸盐40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8 %、皂角粉6 %、膨润土加至100%,混 合制得5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分散粒剂。
[0082]实例174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
[0083]烯肟菌酯5 %、霜霉威盐酸盐35 %、木质素磺酸盐5 %、润湿渗透剂F5 %、C8^ 1(|脂肪醇类0.8%、阿拉伯胶3%、乙二醇2.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
[0084]实例183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
[0085]烯肟菌酯10 %、霜霉威盐酸盐25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8 %、十二烷基硫酸钠5%、C1(I~2(I饱和脂肪酸类1.2%、三聚磷酸钠1.8%、丙二醇1.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
[0086]实例193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乳剂
[0087]烯肟菌酯5 %、霜霉威盐酸盐25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7 %、茶枯6 %、聚乙烯吡咯烷酮2.3 %、农乳1600#8 %、丙三醇1.7%,C8^10脂肪醇类I %、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30 %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乳剂。
[0088]实例204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乳剂
[0089]烯肟菌酯5 %、霜霉威盐酸盐40 %、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 %、润湿渗透剂F6%、甲基纤维素1.5%、By系列6.5%、乙二醇1.6%、硅油0.4%、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悬乳剂。
[0090]实例212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乳剂
[0091]烯肟菌酯5%、霜霉威盐酸盐20%、N,N- 二甲基甲酰胺8%、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5 %、丁醇5 %、乙二醇3 %、C8~1(|脂肪醇类1.5%,去离子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25 %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乳剂。
[0092]实例224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乳剂
[0093]烯肟菌酯20 %、霜霉威盐酸盐25 %、N—辛基吡咯烷酮6 %、农乳1600#8 %、氯化钙4.8%、丙三醇4%、硅酮类1.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水乳剂。
[0094]实例232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微乳剂
[0095]烯肟菌酯8%、霜霉威盐酸盐12%、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8%、环己酮5%、丙三醇8 %、硅酮类2.5%,去离子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20 %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微乳剂。
[0096]实例244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微乳剂
[0097]烯肟菌酯5 %、霜霉威盐酸盐35 %、By系列8 %、乙二醇甲醚5 %、聚乙二醇5 %、C8^10脂肪醇类1.5 %,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烯肟菌酯.霜霉威盐酸盐微乳剂。
[0098]实例2554%烯肟菌酯.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0099]烯肟菌酯12 %、乙霉威42 %、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6 %、蚕沙5 %、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4%烯肟菌酯.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0100]实例2668 稀柄囷酷.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0101]烯肟菌酯20%、乙霉威48%、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5%、皂角粉3%、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混合制得68%烯肟菌酯.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0102]实例2764%烯肟菌酯.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0103]稀]囷酷8%、乙霉威56%、聚竣酸盐8%、十二烷基硫酸纳5%、硫酸按2%、娃操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4%烯肟菌酯.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0104]实例2875%烯肟菌酯.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0105]烯肟菌酯20 %、乙霉威55 %、木质素磺酸盐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 %、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75%烯肟菌酯.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0106]实例2934%烯肟菌酯.乙霉威悬浮剂
[0107]烯肟菌酯6 %、乙霉威28 %、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 %、蚕沙5 %、C8~1(|脂肪醇类
1.2%、黄原胶1.5%、丙二醇1.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4%烯肟菌酯.乙霉威悬浮剂。
[0108]实例3040%烯肟菌酯.乙霉威悬浮剂
[0109]烯肟菌酯10%、乙霉威3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8%、润湿渗透剂F4%、硅酮类化合物0.4%、甲基纤维素1.6%、乙二醇2.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0%烯肟菌酯.乙霉威悬浮剂。
[0110]实例3125%烯肟菌酯.乙霉威悬乳剂
[0111]烯肟菌酯5 %、乙霉威20 %、烷基苯磺酸钙盐6.5 %、拉开粉BX6 %、硅酮类化合物0.2 %、亚磷酸三苯酯2 %、聚乙烯吡咯烷酮1.2 %、农乳700#7%、乙二醇1.6%,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烯肟菌酯.乙霉威悬乳剂。
[0112]实例3242 %烯肟菌酯.乙霉威悬乳剂
[0113]烯肟菌酯20%、乙霉威22%、烷基酚聚氧乙烯嘧4.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5%,硅油0.3%、聚乙烯吡咯烷酮1.5%、吐温系列6%、聚乙二醇3%,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2%稀]3亏囷酷.乙霉威悬乳剂。
[0114]实例3336 %烯肟菌酯.乙霉威水乳剂
[0115]烯肟菌酯12 %、乙霉威24 %、N,N- 二甲基甲酰胺7 %、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6 %、丁醇4%、乙二醇3%、C8^10脂肪醇类1.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6%烯肟菌酷.乙霉威水乳剂。
[0116]实例3430 %烯肟菌酯.乙霉威水乳剂[0117]烯肟菌酯5%、乙霉威25%、N—辛基吡咯烷酮8%、农乳1600#7%、氯化钙5.2%,丙三醇4%、娃酮类1.8%,去离子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30%烯厢菌酯.乙霉威水乳剂。
[0118]实例3528 %烯肟菌酯.乙霉威微乳剂
[0119]烯肟菌酯6 %、乙霉威22 %、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6 %、环己酮5 %、丙三醇6%、娃酮类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8%烯厢菌酯.乙霉威微乳剂。
[0120]实例3642%烯肟菌酯.乙霉威微乳剂
[0121]烯肟菌酯18%、乙霉威24%、By系列6%、乙二醇甲醚5%、聚乙二醇8%、C8~1(I脂肪醇类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2%烯肟菌酯.乙霉威微乳剂。
[0122]实例3756%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123]烯肟菌酯50%、苯噻菌胺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6%、蚕沙5%、淀粉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6%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124]实例384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125]烯肟菌酯38 %、苯噻菌胺2 %、聚羧酸盐5 %、无患子粉4%、凹凸棒土加至100 %,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可湿性粉剂。
[0126]实例3948 %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
[0127]烯肟菌酯40 %、 苯噻菌胺8 %、木质素磺酸盐7 %、十二烷基硫酸钠6 %、氯化铝
1.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48%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
[0128]实例4035 %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
[0129]烯肟菌酯25 %、苯噻菌胺10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 %、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35%烯厢菌酯.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
[0130]实例4136%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浮剂
[0131]烯肟菌酯30%、苯噻菌胺6%、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7%、润湿渗透剂F6%、硅酮类化合物0.6%、聚乙烯吡咯烷酮1.5%、聚乙二醇1.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6%烯厢菌酯.苯噻菌胺悬浮剂。
[0132]实例4225%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浮剂
[0133]烯肟菌酯15%、苯噻菌胺10%、聚羧酸盐6%、十二烷基硫酸钠5%、硅油0.4%、阿拉伯胶1%、丙三醇1.6%,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5%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浮剂。
[0134]实例43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乳剂
[0135]烯肟菌酯15 %、苯噻菌胺5 %、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 %,润湿渗透剂F5 %、聚乙烯吡咯烷酮1.4%、聚乙二醇2 %、C8~1(|脂肪醇类0.2 %、农乳600#7 %、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乳剂。
[0136]实例4445%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悬乳剂
[0137]烯肟菌酯35%、苯噻菌胺10%、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7%,无患子粉5%、三聚磷酸钠1.2%、乙二醇1.3%、C1卜2。饱和脂肪酸类0.6%、农乳1600#6%、水加至100%,混合制得45%烯厢菌酯.苯噻菌胺悬乳剂。
[0138]实例4536%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乳剂
[0139]烯肟菌酯30%、苯噻菌胺6%、N,N-二甲基甲酰胺7%、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6%、丁醇4%、乙二醇3%、C8~1(i脂肪醇类1.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6%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乳剂。
[0140]实例46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乳剂
[0141]烯肟菌酯16%、苯噻菌胺4%、N —辛基吡咯烷酮8%、农乳1600#7%、氯化钙
5.2%、丙三醇4%、硅酮类1.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水乳剂。
[0142]实例4735%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微乳剂
[0143]烯肟菌酯30 %、苯噻菌胺5 %、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6 %、环己酮5 %、丙三醇6%、娃酮类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烯厢菌酯.苯噻菌胺微乳剂。
[0144]实例48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微乳剂
[0145]烯肟菌酯15 %、苯噻菌胺5 %、By系列6 %、乙二醇甲醚5 %、聚乙二醇8 %、C8~1(|脂肪醇类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烯肟菌酯.苯噻菌胺微乳剂。
[0146]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0147]表1
[0148]
【权利要求】
1.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60: 1~1: 60,所述的活性组分A为烯肟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苯噻菌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烯肟菌酯与有效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0:1~1: 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烯肟菌酯与苯噻菌胺的重量比为5: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杀菌剂组合物的剂型选自: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
5.根据权 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烯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锈病、立枯病、疫病、晚疫病、茎腐病、青霉病、猝倒病、黑胫病、黑星病、叶斑病的应用。
【文档编号】A01P3/00GK103960263SQ201410177026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张伟, 高超, 曹巧利 申请人: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