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6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它包括蓄水池、深水井、预热池、生态培育池、棚架以及水泵、气泵、输水管道、送气管道、供电设备、照明等。本发明结合刺参生物学特性、冬季气候特征、塑料大棚温室效应和刺参养殖工艺,设计建造刺参亲本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利用土池构建半埋式大棚、以土为底的生态养殖结构,结合地温热量、塑料大棚吸热保温和深井水热交换构建刺参亲本冬季越冬、生长发育的养殖系统,能够使200g以上成参在接近自然环境的条件下生长和成熟发育,可规模化培育成熟的刺参亲本。亲参增重50%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成熟个体的比例达到80%以上,其成熟期可提早2~3个月的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称刺参,它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俄罗斯 东部、日本和韩国沿岸。进入21世纪,刺参养殖产业发展迅猛,2011年全国海参苗种年生产 能力达470亿头,增养殖面积约153626公顷,产量达到137754吨,产值近300亿元,是我国 海水养殖单品种产值最高的种类,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沿海 渔业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0003]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刺参亲本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刺参亲本要求达3龄以上,一般经过越冬之后翌年夏季成熟,自然条件下的刺参亲本一般在5?7月性腺才发育成熟,且 随地域不同而不同。所以,在较早时期育苗实践中,多数是在5月中下旬以后捕获海区已近 成熟的亲本。为了提前育苗上市,近年来养殖者多在3月中旬?4月初就开始着手繁育苗 种,其刺参亲本的培育主要方式为室内水泥池升温法,具体工艺如下:在1月初将亲参采捕 至室内水泥池中,通过锅炉升温加快亲参的性腺发育,但在室内水泥池培育的亲本容易患 病,而且锅炉用煤能耗大、成本高,同时环境污染严重。为此,构建一种生态型、节能型、环境 友好型的刺参亲本培育系统是产业亟需的重大技术需求,这种养殖系统要从根本上解决刺 参亲本长期暂养出现的疾病问题和冬季养殖成本高两大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以解决现有 亲参培育模式下亲本容易患病,能耗大、成本高,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结合刺参生物学特性、冬季气候特征、塑料大棚温室效应和刺参养殖工艺, 设计建造刺参亲本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利用土池构建半埋式大棚、以土为底的生态养殖结 构,结合地温热量、塑料大棚吸热保温和深井水热交换构建刺参亲本冬季越冬、生长发育的 养殖系统,能够使刺参亲本在接近自然环境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成熟,可规模化培育成熟 的刺参亲本。亲参体重增加50%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成熟个体的比例达到80%以上, 性腺指数达到15%左右,其成熟期提早2?3个月的时间。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包括蓄水池、深水井、预热池和培育大棚,其 中培育大棚为半地上结构,培育大棚顶部为垂直间距〇. 5?lm的双层薄膜结构,培育大棚 中的生态培育池池底为泥底,池底铺设泥砂质土壤,并施用贝壳粉和生石灰;培育用海水为 自然海水,自然海水进入蓄水池,然后进入预热池,由预热池直接进入培育大棚,或在预热 池经过深水井井水热交换升温后再进入培育大棚,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对面培育大棚另 一端的最低点。
[0008] 进一步,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施用100目粒度的贝壳粉50?100g/m2,100目粒 度的生石灰20?30g/m2,可增加池底矿物质组成及改善池底酸碱性,利于海参的生长发育。
[0009] 进一步,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铺设一个"U"形回水热交换管,通过热交换提升生 态培育池的水温。
[0010] 进一步,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部有一个中央沟,沟宽1?2m,沟深0.3?0.5m, 中央沟一直通到进水口对面的培育大棚外,中央沟末端作为排水口。
[0011] 进一步,所述的培育大棚为东西走向,培育大棚周边为墙体,且南墙矮,北墙高,使 培育大棚棚顶形成坡面。
[0012] 进一步,所述的培育大棚地面以下墙体为混凝土浇筑结构,而地面以上墙体为砖 混结构。
[0013] 进一步,所述的培育大棚的棚顶为不对称屋脊状,且屋脊靠近北墙。
[0014] 进一步,所述的预热池与生态培育池的容积比为1 :8?1 :10。
[0015] 进一步,所述的培育大棚长50?100m,宽15?20m,拱高3?5m,南墙高出地面 0. 5-0. 6m ;北墙高出地面1. 5?2m。
[0016]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上述促熟系统进行培育种参的方法。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8] 1、本发明充分利用地温热量、塑料吸热保温和地下井水热交换,能够有效保持系 统内水温日变化在rc以内,保障和控制刺参发育的积温温度,可提前使刺参达到性成熟, 为培育早苗、苗种提前上市提供基础。
[0019] 2、生态培育池的底质为泥沙底,适宜刺参亲本的栖息,较现有水泥池底质的刺参 亲本促熟车间更适合刺参亲本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高,性腺发育良好,繁育的苗种质量高。
[0020] 3、刺参亲本生态培育系统内水温、水质稳定,亲参几乎不患病,亲本体重增重50% 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其中达到成熟期的个体比例为80%以上,保障刺参的生长和安 全越冬。
[0021] 4、土池单体比水泥池面积大得多,培育的刺参亲本数量大,可规模化生产优质种 参,成为良种推广的重要技术手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促熟系统的结构俯视模式图:1.南墙;2.充气管道;3. "U"形回水热 交换管;4.生态培育池;5.中央沟;6.射流式增氧机;7.深水井;8.水泵;9.阀门;10.预 热池;11.蓄水池;12.海水进水口;13.气泵;14.人行栈道;15.热交换管;16.进水口; 17.深井水排水口;18.北墙;19.防逃逸网笼;20.大门;21.排水口。
[0023] 图2为本发明培育大棚的纵剖面示意图:22.地面下混凝土墙体;3. "U"形回水 热交换管;4生态培育池;23.温度检测仪;24.地面;1.南墙;25.外部聚乙烯薄膜;26.镀 锌管棚架;27.钢梁;28.钢索;29.内层聚乙烯薄膜;11.北墙;30.水面;31. 土壤;32.池 底;5中央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通过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 何形式上的限制。
[0025] 实施例
[0026] -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见图1、图2,包括蓄水池11、深水井7、预热池 10和培育大棚。
[0027] 另外还包括棚架、水泵8、气泵13、输水管道、充气管道2、供电设备和照明装置等, 其中预热池10与培育大棚的容积比为1 :8。
[0028] (1)刺参亲本生态培育系统的建设
[0029] 刺参亲本生态培育促熟系统的培育大棚沿东西走向建造,长80m,宽15m,拱高 3. 5m。南墙1矮,高出地面0. 5m,利于接收光线;北墙11高,1. 5m,利于遮挡冬春季的北风; 同时在北墙上设置窗户,以备通风之用。东西两侧为砖混结构,高度至棚顶,两侧各设有1 个大门20和2个窗户。为了有效防止土壤31漏水,地面24以下墙体为混凝土浇筑结构, 也即地面下混凝土墙体22,而地面以上墙体改接为砖混结构。墙体上方连接拱形的镀锌管 棚架26,培育大棚的棚顶为不对称屋脊状,且屋脊靠近北墙,隔3m铺设1根镀锌管,呈东西 排列,其顶点由1根钢梁27横跨,与它们串接焊接固定,从而形成脊柱。镀锌管棚架26上 铺设大眼网,拉紧形成一个平面,其上铺设一层厚度为0. 5cm的外部聚乙烯薄膜25。然后, 由直径lcm的麻绳或聚乙烯绳子系紧防止风吹;钢架棚顶内侧拉一根钢索28,距顶部lm,上 铺内层聚乙烯薄膜29,与顶部薄膜形成空气隔层,以利于保温。
[0030] 生态培育池深1. 5m,池底32仿照刺参的自然生态底质,铺设泥砂质土壤,并均匀 施用100目粒度的贝壳粉80g/m2,100目粒度的生石灰25g/m 2海4m 2放置一堆刺参附着基。 池底部有一个中央沟5,沟宽1. 5m,沟深0. 3m,中央沟一直通到进水口对面的培育大棚外, 作为排水口 21,排水口处连接有一个孔径0. 5cm防逃逸网笼19,防止海参逃逸。进、排水时, 均由阀门9控制。池底铺设一个"U"形回水热交换管3,连通大棚外的深水井7 ;水泵8把 井水泵入"U"形回水热交换管和预热池内的热交换管内,因深水井7井水水温高,通过"U" 形回水热交换管提升培育系统的水温,热交换后的深井水从深井水排水口 17排出。生态培 育池4中每3m2放置一个充氧气石,连通充气管道2和大棚外的气泵13。生态培育池中四 角各安置一台射流式增氧机6,利于池水循环流动。大棚中间设有一条人行栈道14,高于水 面30,方便工作人员通行,进行日常操作。
[0031] 自然海水进入蓄水池11,然后再由海水进水口 12进入预热池10,由预热池10通 过进水口 16进入培育大棚,或当自然海水温度较低时,自然海水在预热池10经过热交换管 15内的深水井井水热交换后再进入培育大棚。
[0032] (2)池水水质的控制
[0033] 深井地下水温度常年恒定在18°C左右。本发明利用这一特点,通过热交换先在预 热池中可将自然海水水温提高;同时通过塑料大棚的吸热保温和池底铺设热交换水管,也 可将系统中的池水水温提升或保持温度。系统内配有温度检测仪23作为指示,调整预热或 热交换时间,保持池水水温的日变化控制在rc以内。每天测量记录池水水质指标,7天测 定氨氮、化学耗氧量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根据温度高低和水质状况,每日换水5-30% 不等。另外,可通过开窗调节(一般是降低)系统内的温度。
[0034] (3)亲参培育过程及其管理
[0035]自11月中旬,从养殖池塘中采捕3龄以上、体重250g以上的健康个体,放入亲本 生态培育促熟系统中培育。投放亲本时,剔除排脏、受伤、患病的不健康个体。待亲参适应和 水温稳定后,4天投喂一次饵料,投喂量为体重的1 % ; 10天泼洒一次微生态制剂,用量3g/ m3〇
[0036] 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在青岛胶南某海参育苗场采用本试验生态培育促熟系 统培育刺参亲本,试验共放入约24000头刺参,均重约为284g/头,平均放入三个生态培育 促熟大棚内培育。经过4个月的培育,刺参于3月中旬成熟,共收获刺参23000多头,成活 率为96. 6%,均重约为480g/头,增重率达到70%左右,其中达到成熟期的亲参为18900多 头,成熟个体比例为81. 5%,性腺指数达到15%左右,具体结果见表1。本次试验培育出的 亲参成熟度好,只需经过阴干刺激就能排卵受精,培育的参苗健康,出苗时间早,销售价格 高,市场销售快;经过养殖示范观察,该苗种的成活率高,产量高,养殖效益好。
[0037] 表1.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培养刺参亲本的结果分析

【权利要求】
1. 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蓄水池、深水井、预热池和培 育大棚,其中培育大棚为半地上结构,培育大棚顶部为垂直间距0. 5?lm的双层薄膜结构, 培育大棚中的生态培育池池底为泥底,池底铺设泥砂质土壤,并施用贝壳粉和生石灰;培育 用海水为自然海水,自然海水进入蓄水池,然后进入预热池,由预热池直接进入培育大棚, 或在预热池经过深水井井水热交换升温后再进入培育大棚,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的对面培 育大棚另一端的最低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施用100目粒 度的贝壳粉50?100g/m2,100目粒度的生石灰20?30g/m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铺设一个"U" 形回水热交换管,通过热交换提升生态培育池的水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培育池池底部有一个中央 沟,沟宽1?2m,沟深0. 3?0. 5m,中央沟一直通到进水口对面的培育大棚外,中央沟末端 作为排水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大棚地面以下墙体为混凝 土浇筑结构,而地面以上墙体为砖混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池与生态培育池的容积比 为 1 :8 ?1 :10〇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大棚为东西走向,培育大 棚周边为墙体,且南墙矮,北墙高,使培育大棚棚顶形成坡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大棚的棚顶为不对称屋脊 状,且屋脊靠近北墙。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促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大棚长50?100m,宽15? 20m,拱高3?5m,南墙高出地面0. 5-0. 6m ;北墙高出地面1. 5?2m。
10. -种利用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的促熟系统进行培育种参的方法。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4430072SQ20141059340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印庚, 黄亮华, 范瑞用, 廖梅杰, 荣小军, 李彬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