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394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包括主体和控制阀,所述的主体为空心结构,其后段设置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后部设置供液接口连接供液源;所述的主体前端设置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前端还设有穿刺锥头。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以刺破地膜的长管式结构,前端设置喷雾装置,后端连接供液装置,这样就可以在不揭开地膜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伸入到地膜下,对膜下作物进行施肥或喷施药剂的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喷施均匀,节省人工,又可有效地防止揭盖地膜造成的地膜损坏,更有利于保持膜下墒情,有效避免膜内温、湿度剧烈改变,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助于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膜下作物喷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地膜覆盖保温保墒技术有助于营造农耕小气候,减小大环境气候条件对农时的影响,不仅农业种植时间延长,使农作物,尤其是蔬菜、瓜果提前或反季节种植,提前成熟,及早上市,经济效益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地膜覆盖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力口速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据测定,覆盖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 - 50%,钾增加10 - 20%,磷增加20 — 30%。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了水的输送损失和地面蒸发损失,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水资源。美中不足的是,地膜覆盖以后,浇水、施肥、喷洒农药的时候就要掀起薄膜浇灌以后再盖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降低地膜的使用寿命,还影响作物的生长。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很方便地在不需要大面积揭开地膜的情况下,对膜下作物进行施肥或施药作业的器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体和控制阀,所述的主体为空心结构,其后段设置控制阀,所述的控制阀后部设置供液接口连接供液源;所述的主体前端设置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的前端还设有穿刺锥头。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以刺破地膜的长管式结构,前端设置喷雾装置,后端连接供液装置,这样就可以在不揭开地膜的情况下,通过在地膜上刺破一个小口,就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伸入到地膜下,对膜下作物进行施肥或喷施药剂的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喷施均匀,既节省人工,又可有效地防止揭盖地膜造成的地膜损坏,更有利于保持膜下墒情,对膜的开口小且有效避免膜内温、湿度剧烈改变,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助于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4为图3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0]图中:1-主体,2_握持手柄,3_控制阀,4_压柄,5_喷雾装置,6_穿刺维头,7_连接管,8-储液装置,9-加压柄,10-内管,11-锁紧环,12-卡接装置,13-万向喷头,14-外管。【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2]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I和控制阀3,所述的主体I为空心结构,其后段设置控制阀3,所述的控制阀3后部设置供液接口连接供液源;所述的主体I前端设置喷雾装置5,所述的喷雾装置5的前端还设有穿刺锥头6。
[0013]所述的主体I为套管式结构,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卡接装置12滑动式卡接密封配合,其内管前端设置喷雾装置5。
[0014]所述的控制阀3为柱塞式阀,通过压柄4 一端与阀芯柱塞铰接配合。
[0015]所述的控制阀3后部设置握持手柄2,与压柄4单手操作式配合。
[0016]所述的主体I管口内设置过滤网,且与软管连接接头固接配合。
[0017]所述的穿刺锥头6为空心结构,与喷雾装置5前端套接配合。
[0018]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设置或套接于主体I前端且其圆周均布喷淋孔的喷淋头。
[0019]图2示出了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万向喷淋头13,与主体I前端固接连通配合。
[0020]图3示出了第三 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10后端与主体I连通,内管前端设置簇式喷淋管,收纳于外管14内;内管10与外管14之间通过锁紧环11滑动式锁紧配合。
[0021]所述的簇式喷淋管包括一组微型喷淋管,微型喷淋管后端均与内管10连通,微型喷淋管之管体外侧均布喷淋孔。
[0022]所述的喷淋孔孔径为0.1~2.0mm。
[0023]所述的主体I或喷雾装置5之内管与外管之间还可以采用齿条与棘爪式锁定伸缩配合结构,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0025]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以刺破地膜的长管式结构,前端设置喷雾装置,后端连接供液装置,这样就可以在不大面积揭开地膜的情况下,通过在地膜上刺破一个小口,就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伸入到地膜下,对膜下作物进行施肥或喷施药剂的作业。
[0026]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与供液装置的出液管连接,可事先对供液装置进行手柄加压,做好喷雾的准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穿刺开口的适宜位置,然后手持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用主体前端的穿刺锥头在选定的位置,刺破地膜,将本实用新型徐徐伸入地膜下,当喷雾部位伸到指定位置时,持柄手的拇指压下控制阀的压柄,供液装置中的肥液或药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沿出液管,主体内管,直至从喷雾装置喷出,喷洒到作物的叶面及周围。慢慢移动本实用新型,将可以伸到的区域全部喷施完成后,从开口处抽出,完成局部区域作业,并用透明胶带将开口封严。再根据需要,另择位置,开口、喷施,如此重复,即可在不揭开地膜的情况小,对膜下作物进行喷药、施肥。
[0027]第二种实施方式,使用基本同第一种实施方式,只是其主体是可以延伸的,且为卡接配合。使用时,需要延伸长度时,只要拉伸锁定即可。
[0028]使用第三种实施方式进行膜下喷施作业时,只要在刺破地膜,将本实用新型伸入到膜下后,松开锁紧装置,滑动内外套管,将簇式喷淋管从外管内射出并张开,然后再将锁紧装置拧紧,固定内外套管,即可按第一种实施方式喷施药剂或肥料。喷施完成后,按相反操作,事先在膜下将喷淋管收拢于外管内,并固定内外管后,再从开口抽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包括主体(I)和控制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I)为空心结构,其后段设置控制阀(3),所述的控制阀(3)后部设置供液接口连接供液源;所述的主体(I)前端设置喷雾装置(5),所述的喷雾装置(5)的前端还设有穿刺锥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I)为套管式结构,内管与外管之间通过卡接装置(12)滑动式卡接密封配合,其内管前端设置喷雾装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3)为柱塞式阀,通过压柄(4) 一端与阀芯柱塞铰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3 )后部设置握持手柄(2 ),与压柄(4 )单手操作式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I)管口内设置过滤网,且与软管连接接头固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刺锥头(6)为空心结构,与喷雾装置(5)前端套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设置于主体(I)前端且其圆周均布喷淋孔的喷淋头。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万向喷淋头(13),与主体(I)前端固接连通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6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套管式结构,其内管(10)后端与主体(I)连通,内管前端设置簇式喷淋管,收纳于外管(14)内;内管(10)与外管(14)之间通过锁紧环(11)滑动式锁紧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潜入式农用膜下喷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簇式喷淋管包括一组微型喷淋管,微型喷淋管后端均与内管(10)连通,微型喷淋管之管体外侧均布喷淋孔。
【文档编号】A01M7/00GK203801266SQ20142011597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陈永对, 徐洁, 杨应明, 董家红, 郑雪, 吴阔, 张洁, 张丽珍, 张仲凯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