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747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
背景技术
:疮痂病:为害嫩叶、嫩枝、幼果。受害叶片开始呈现油浸状斑点,后变蜡黄色,病斑扩展,并向一面隆起成圆锥形的瘤粒突起。如病斑聚集,叶会变成扭曲畸形,果也会变成畸形果,落叶落果严重。借风雨和昆虫传播,气温16~24℃易发病,易发生期3~5月。疮痂病是是柚类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春梢、晚秋梢、冬梢的嫩叶,花和幼果。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花、落果,被害果实畸形,品质变劣,商品等级低。马铃薯疮痂病危害马铃署块茎,块茎表面出现近圆形至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或斑块,手摸质感粗糙,一般分为两种发病症状,分别是网纹状病斑和裂口状病斑(容易被误认为马铃薯粉痂病)。通常病斑虽然仅限于皮层,但被害薯块质量和产量仍可降低,不耐贮藏,且病薯外观不雅,商品品级大为下降,招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最初在块茎表面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以后病部细胞组织木栓化,使病部表皮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呈疮痂状,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匍匐茎也可受害,多呈近圆形或圆形的病斑。公开于该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从而克服马铃薯产量少,马铃薯品质低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包括紫苏提取液和绞股蓝醇提物。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还包括:苯氧乙酸、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五氯硝基苯粉剂、柠檬酸、氰烯菌酯、乙蒜素、苯醚甲环唑、茉莉酸甲酯、姜油酮、硫酸铜和蛇床子素。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紫苏提取液7-20份、绞股蓝醇提物3-10份、苯氧乙酸7-20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16份、五氯硝基苯粉剂3-7份、柠檬酸3-6份、氰烯菌酯5-15份、乙蒜素3-7份、苯醚甲环唑6-13份、茉莉酸甲酯1-3份、姜油酮7-13份、硫酸铜8-15份和蛇床子素1-3份。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紫苏提取液12份、绞股蓝醇提物7份、苯氧乙酸11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份、五氯硝基苯粉剂5份、柠檬酸4份、氰烯菌酯11份、乙蒜素5份、苯醚甲环唑9份、茉莉酸甲酯2份、姜油酮8份、硫酸铜12份和蛇床子素2份。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500-10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幼苗5-6叶时,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2)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400-8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花后幼果期,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并灌根一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用的是新的药物配方防治马铃薯的疮痂病,疮痂病病菌对传统的防治疮痂病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使用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成活率、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且施用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紫苏提取液12份、绞股蓝醇提物7份、苯氧乙酸11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份、五氯硝基苯粉剂5份、柠檬酸4份、氰烯菌酯11份、乙蒜素5份、苯醚甲环唑9份、茉莉酸甲酯2份、姜油酮8份、硫酸铜12份和蛇床子素2份。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7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幼苗5-6叶时,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间隔12天再喷一次。(2)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6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花后幼果期,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并灌根一次。实施例2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紫苏提取液7份、绞股蓝醇提物10份、苯氧乙酸7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份、五氯硝基苯粉剂7份、柠檬酸3份、氰烯菌酯15份、乙蒜素3份、苯醚甲环唑6份、茉莉酸甲酯3份、姜油酮7份、硫酸铜15份和蛇床子素1份。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5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幼苗5-6叶时,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间隔15天再喷一次。(2)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8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花后幼果期,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并灌根一次。实施例3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紫苏提取液20份、绞股蓝醇提物3份、苯氧乙酸20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6份、五氯硝基苯粉剂3份、柠檬酸6份、氰烯菌酯5份、乙蒜素7份、苯醚甲环唑13份、茉莉酸甲酯1份、姜油酮13份、硫酸铜8份和蛇床子素3份。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10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幼苗5-6叶时,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间隔15天再喷一次。(2)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4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花后幼果期,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并灌根一次。实施例4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药剂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苯氧乙酸11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9份、五氯硝基苯粉剂5份、柠檬酸4份、氰烯菌酯11份、乙蒜素5份、苯醚甲环唑9份、茉莉酸甲酯2份、姜油酮8份、硫酸铜12份和蛇床子素2份。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药剂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7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幼苗5-6叶时,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间隔12天再喷一次。(2)将药剂的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加入600倍水对药物组合物进行稀释溶解,在花后幼果期,将药剂可直接喷洒在植株上的药物,并灌根一次。不同实施例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实验使用上述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药剂作为实验组,清水作为对照组。马铃薯的种植环境均相同。使用方法如下:1、苗期5-6片叶时,使用实验组的药剂和对照组的清水喷雾一次。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2、花后幼果期,使用实验组的药剂和对照组的清水喷雾一次,并灌根一次。防治效果如表1所示。疮痂病发病分级标准0级:薯皮健康,无病斑;1级:薯皮基本健康,有1-2个零星病斑、所占面积未超薯皮表面积的1/4;2级:薯皮表面有3-5个病斑,所占面积未薯皮表面积的1/4-1/3;3级:薯皮表面有5-10个病斑,所占面积占薯皮面积的1/3-1/2;4级:严重感病,病斑在10个以上,或病斑面积超过薯皮表面积的1/2。统计方法发病率=每小区发病粒数/每小区收获粒数×100%;发病指数=∑(病级粒数×代表值)/(每小区收获粒数×最高级代表值)×100%。表1不同实施例药剂对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组别发病率(%)病情指数存活率(%)亩产量(kg)实施例14116.998.62032实施例24317.297.72011实施例34617.497.32021实施例45722.895.61986对照组7833.992.41878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