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雄性不育小辣椒的春、秋“两段式”杂交制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603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雄性不育小辣椒的春、秋“两段式”杂交制种技术。



背景技术:

小辣椒属于常异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约为20%,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杂交种品种比常规品种产量可提高20—30%。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小辣椒品种逐渐由常规品种过渡到杂交种品种。由于小辣椒花蜜腺不发达,不能吸引蜜蜂、熊峰等授粉昆虫授粉,目前均采用春季人工授粉制种,制种产量较低。雄性不育小辣椒母本无花粉,不需要人工去雄,杂交时只需人工授粉就可完成杂交工作。

现有技术一采用华东基地大棚春季制种方式。每年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保护地多层覆盖穴盘育苗,穴盘下铺电热线。3月中旬定植在大棚中,5月上中旬开始人工授粉,6月中旬授粉结束,7月下旬果实采收结束。现有技术一的缺点有三个,一、杂交制种时间短,杂交果少,制种产量低。以每亩3000株,平均每株结果约25个、平均每个果实结籽40粒、千粒重5g计算,每亩约收获杂交种子15kg;二、育苗成本高。因整个育苗期均处于低温期,苗床需采用电热温床和多层覆盖,育苗时间长,管理繁琐,成本高;三、制种成本高。春季从播种育苗到果实全部红熟需7个多月,按照每亩大棚苗育苗费1500元,栽苗费400元,5.5个月大棚租赁费(每月500元)2800元,40天的杂交人工费3200元,果实采收及去种子1000元,肥料农药及田间管理费1000元,每收获15kg杂交种子约花费成本10000元,每克种子的成本费为0.67元,制种成本较高

现有技术二在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种植方式。需在海南建立南繁基地,并有技术人员常驻基地进行杂交制种,当制种面积较小时,制种成本很大。海南冬季1-3月,辣椒虽能裸地生长,但对于辣椒制种来说,气温较低,不利于辣椒种子生产。海南大田种植的辣椒一般在3月上中开始育苗,而海南繁育的种子3月底才能成熟收获,这样在茬口衔接上比较紧张。

现有技术三在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2月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地膜覆盖定植,6-7月杂交制种,8-9月收获成熟杂交果实。但华北基地雨水多,尤其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梅雨季节,裸地制种在雨天无法进行,导致授粉适期能杂交的日数少,制种效益低。其次,裸地制种,病虫害控制难度大,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

因此,需要探索一种高效的小辣椒制种方法,可以降低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雄性不育小辣椒的春、秋“两段式”杂交制种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雄性不育小辣椒的春、秋“两段式”杂交制种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一、播种育苗: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中旬将幼苗定植在大棚中;

二、授粉杂交:第一段在春季,5月中下旬开始授粉制种,当第二、第三节分枝开花的时候开始杂交制种,7月上中旬梅雨结束后停止授粉;

第二段在秋季,9月初当母本株开花后进行授粉制种,至9月底停止授粉;

三、植株管理:8月中下旬等红熟果采完后,对母本株进行适当整枝,并增施肥料,同时加强父本株的管理;

四、采收:10月中下旬果实开始红熟后陆续采收;

五、加强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幼苗种植在大棚内的密度为50cm×33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肥料为尿素和复合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每亩穴施10kg尿素与10kg复合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的整枝为去除老枝、弱枝,每株留4个大分枝,每个大分枝留20cm打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的果实连柄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果实摊凉后熟5-7天后,剖果取籽,摊凉2-3天,待种子充分干燥后收藏,种子袋内外均贴放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春季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秋季加强温度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管理为10月中下旬后,每天下午4点关闭大棚保温,上午8点揭棚。

进一步地,随着气温的下降,每天要提早关棚,延迟揭棚,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提高了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如采用春季制种,亩收杂种种子约20kg。如采用春、秋两季制种,亩收种子约35kg,单位面积杂交种子产量提高了75%。

2、提高了种子质量。春季授粉制种的辣椒种子发育正值盛夏,高温酷暑不利于种子的发育,种子千粒重4.5-5.0g,平均发芽率85%,而秋季种子的千粒重5.0-5.5g,平均发芽率92%,秋季温度条件更适合辣椒种子的发育,两季种子的平均发芽率达到88%,比春季种子发芽率提高了3%。

3、降低了单位重量种子的制种成本,提高了制种效益。春季从播种育苗到果实全部红熟需7个多月,按照每亩大棚苗育苗费1500元,栽苗费400元,5个月大棚租赁费(每月500元)2500元,40天的杂交人工费3200元,果实采收及取种子1000元,肥料农药及田间管理费1000元,每收获20kg杂交种子约花费成本10000元,每克种子的成本费为0.5元。采用春、秋“两段式”制种,每亩收获杂交种子35kg,9个月的大棚租赁费4500元,70天的杂交人工费5600元,果实采收及取种子2000元,肥料农药及田间管理费1500元,每收获35kg杂交种子约花费成本15500元,每克种子的成本费为0.44元。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一、播种育苗:在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过早育苗,植株生长时间过长,后期植株高大,易老化,秋季不易发枝。在4月中旬,将幼苗定植在大棚中,种植密度为50cm×33cm。

二、授粉杂交:第一段在春季,5月中下旬开始授粉制种,当第二、第三节分枝开花的时候开始杂交制种,7月上中旬梅雨结束后停止授粉。

第二段在秋季,9月初当母本株开花后进行授粉制种,至9月底停止授粉。

三、植株管理:8月中下旬等红熟果采完后,对母本株进行适当整枝,去除老枝、弱枝,每株留约4个大分枝,每个大分枝留约20cm打顶,并增施肥料。肥料为尿素与复合肥,对每亩穴施10kg尿素与10kg复合肥,以促进新生分枝的发生和花芽的生长。同时加强父本株的管理,使父本株一直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以便9月秋季杂交时能提供优质、足量的花粉。

四、采收:10月中下旬果实开始红熟后陆续采收。采收时注意连柄采收,摊凉后熟5-7天后,剖果取籽,摊凉2-3天,待种子充分干燥后收藏,种子袋内外均贴放标签,以防混杂。

五、田间管理:春季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使植株一直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秋季更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后期的温度管理,10月中下旬后,每天下午4点关闭大棚保温,上午8点揭棚。以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每天要提早关棚,延迟揭棚,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红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