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2301发布日期:2018-10-23 20:5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杀虫产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维护家居及其它活动场所的环境卫生,防灭蟑螂、苍蝇、蚂蚁等有害昆虫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蟑螂,蟑螂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区域,常见的品种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等;蟑螂因其食性繁杂、昼伏夜出、喜好栖息于阴暗隐蔽潮湿空间且其繁殖能力强,叠加当前商品流通加快和房屋密集态势,蟑螂已成为家庭、商超、休闲场所和公共服务机构等常见的卫生害虫;灭除蟑螂构建安宁健康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目前,害虫防治产品,如防治蟑螂产品中的杀蟑气雾剂、杀蟑烟雾剂、蟑香,采用药物喷洒滞留或熏蒸触杀方式灭杀蟑螂,对使用环境空气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含杀虫成分的引诱剂能引诱蟑螂取食并将其毒杀实现精准针对性的灭蟑效果,相比与杀蟑气雾剂和杀蟑烟剂类产品更环保。含杀虫成分的引诱剂能引诱苍蝇舔食灭杀苍蝇相比于杀虫气雾剂和蝇香的安全环保优势明显,同时含杀虫成分的引诱剂能使蚂蚁等昆虫搬运引诱剂回巢穴实现整体性灭杀。中国专利文献cn105340976a中公开了一种含活性酵母的蟑螂引诱剂,该引诱剂因将糖类和谷物混合后加入活性酵母,经1至8个月发酵,原本加入的成分和物料形态等均会产生变化,其缺点不利于该引诱剂的应用推广。中国专利文献cn106818840a中同样公开了一种含活性酵母成分的蟑螂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蟑螂诱饵产品因酵母发酵对其中的组分进行消耗产生乙醇、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导致产品形态液化、包装起鼓、气味变化等。上述两个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均因添加活性酵母而将产品中的其余组分进行消耗,使得其设计意图实际并不能得以体现。中国专利文献cn105660725a中公开了引诱蟑螂的粉剂,其组分简单,引诱力弱。现有市面上的蟑螂诱杀产品不含酵母提取物成分,引诱剂组分相对单一、组分引诱力弱、产品灭蟑效果差。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害虫防治产品存在引诱剂组分单一、组分引诱力弱、产品灭杀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添加酵母提取物可提高引诱能力且不需额外添加糖类和保湿剂的用于诱杀害虫的引诱剂,以及该种引诱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且以下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酵母提取物0.1-10%,昆虫粉0.1-5%,食材引诱剂30-70%,杀虫成分0.05-3%,防腐剂0.01-1%,植物油脂1-10%,余量为水。优选的,所述昆虫粉为蟑螂粉、蝇蛆粉、蚕蛹粉、土鳖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食材引诱剂为小麦粉、玉米粉、酒糟粉、米糠粉、芝麻粉、甜菜粉、香蕉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杀虫剂为氟虫腈、吡虫啉、氟蚁腙、毒死蜱或呋虫胺。优选的,所述防腐剂为异噻唑啉酮、苯氧乙醇、脱氢乙酸钠、苯甲醇、三氯卡班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植物油脂为葵花籽油、棉籽油、小麦胚芽油、玉米胚芽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酵母提取物由酿酒酵母为原料制得。以上所述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杀虫成分与植物油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物;防腐剂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s2、将酵母提取物、昆虫粉和食材引诱剂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将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制得引诱剂。步骤s2后,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引诱剂制成丸状或粉末状或颗粒状,然后包装成成品。其中,所述昆虫粉的制备方法如下:用粉碎机粉碎冷冻后的昆虫体,得粉体;然后加热粉体以对粉体进行干燥和杀菌处理,得到昆虫粉。具体的,所述昆虫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昆虫体置于-20℃冷冻室中冷冻30min,然后将昆虫体放入粉粹机中粉粹并过80目筛,接着将所得粉体置于82-85℃中加热8min,以灭菌及干燥。其中,所述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酵母加入2wt.%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并进行均质处理,得混合物;干燥混合物,得到酵母提取物。具体的,所述酵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酵母加入2wt.%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然后在30mpa压强下均质1h,得混合物;干燥混合物,得到酵母提取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向引诱剂中添加酵母提取物成分,利用酵母提取物中的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多肽类物质保持引诱剂中水分和形态,无需额外添加保湿剂和糖类,另外,利用酵母提取物特有的气味特征可提高引诱剂对昆虫尤其是蟑螂的引诱性能,此外,添加酵母提取物可克服现有技术添加活性酵母导致引诱剂产品出现形态液化、包装起鼓、气味变化等性能不稳定问题。本发明通过向引诱剂中添加昆虫粉成分,利用昆虫体内含有的性信息素和聚集信息素,可对蟑螂、苍蝇和蚂蚁产生引诱聚集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引诱剂的引诱性能。本发明通过向引诱剂中添加酵母提取物和昆虫粉并优化各成分的用量配比,可平衡组分间的气味,使引诱剂具有更好的引诱性能,尤其是对于蟑螂其引诱性能优越,具有显著的诱杀效果。本发明中所述的酵母提取物由酿酒酵母为原料制备,使酿酒企业产生的酵母得到综合性应用,且本发明的主要成分采用来源天然的原料,从而构建一种引诱原料来源天然、综合应用、诱杀性能优越的用于诱杀害虫的引诱剂。附图说明图1为引诱剂中酵母提取物添加比例与粘捕蟑螂数量曲线图;图2为引诱剂中酵母提取物添加比例与蟑螂取食量消耗数量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实施例1-28实施例1-28分别提供一种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以及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各实施例中取用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表1所示,各实施例中的引诱剂包括下表中的各组分及水,且下表中各组分及水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表1实施例1-28中引诱剂所含各组分及用量(wt.%)实施例1-28中所述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昆虫粉的制备:将昆虫体置于-20℃的冷冻室中冷冻30min,使昆虫体冷冻硬化,然后将冷冻后的昆虫体放入粉粹机中粉粹并过80目筛,接着将所得粉体平铺并置于功率为1kw,温度设置为82-85℃的微波干燥机中加热8min,以灭菌及干燥,得到昆虫粉。备用。(2)酵母提取物的制备:将酵母加入2wt.%的氯化钠水溶液中,然后将液体置于高压均质机中,在30mpa压强下均质1h得混合物;干燥混合物,得到酵母提取物。备用。(3)杀虫成分与植物油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一混合物;防腐剂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第二混合物。(4)将酵母提取物、昆虫粉和食材引诱剂混合均匀,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混合物并搅拌均匀,接着再将混合物与第二混合物混合均匀,制得引诱剂。上述各实施例制备的引诱剂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将引诱剂制成丸状或粉末状或颗粒状,然后包装成成品。评价实施例1-28制备的引诱剂的引诱性能,评价方法如下:分别将实施例1-27制备的引诱剂放入不同的昆虫(蟑螂)饲养缸中的一个角落,同时在昆虫饲养缸内的对角位置放置等量的实施例28制备的引诱剂,记录同时间段内(24h)两种引诱剂的失重数据,样本失重量大者表明其对昆虫的取食优势明显;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在15平方米、28立方米的密闭模拟现场中央放置蟑螂藏匿箱,放入50只蟑螂,待其活动正常后在模拟现场一角落放置粘蟑板,粘蟑板中央放有上述实施例引诱剂,在模拟现场对角线位置的粘板上放有对比例28制备的引诱剂,测试过程中同时采用摄像机录制视频,通过每个样品上粘捕或聚集的昆虫数量进行引诱性的评价。测试结果如下表3所示。由实施例1-16制备的引诱剂的测试结果制作的酵母提取物添加比例与粘捕蟑螂数量曲线图如图1所示,酵母提取物添加比例与蟑螂取食量消耗数量曲线图如图2所示。表2实施例1-28制备的引诱剂对蟑螂的取食性能测试结果表3实施例1-28制备的引诱剂对蟑螂的引诱性能测试结果评价实施例11和实施例28的引诱剂制备成颗粒状引诱剂后,颗粒状引诱剂置于培养皿放于蚂蚁饲养缸内,因蚂蚁喜好取食搬运,搬运出培养皿的引诱剂计入消耗量,通过消耗量直接表征蚂蚁的喜好度。表4实施例11和实施例28制备的引诱剂对蚂蚁的喜好度测试结果实施例实施例11实施例28消耗量(克)72评价实施例21和实施例27的引诱剂制备成丸状引诱剂后,将丸状引诱剂分别置于粘蝇板中央,在15平方米、28立方米的模拟现场中放入苍蝇100只,在模拟现场一角落放置实施例21的丸状引诱剂粘板,其对角线处放置实施例27的丸状引诱剂粘板,24小时后记录各粘板上的苍蝇粘捕数量;测试结果见表5。表5实施例21和实施例27制备的引诱剂对苍蝇的引诱性测试结果实施例实施例21实施例27粘捕数量(只)5229评价实施例21和实施例27的引诱剂制备成丸状引诱剂,将丸状引诱剂分别置于培养皿,在两个15平方米、28立方米的模拟现场中放入苍蝇100只,在一模拟现场的一角落放置实施例21的丸状引诱剂,在另一模拟现场的一角落放置实施例27的丸状引诱剂,在两个模拟现场内放置丸状引诱剂的对角线位置放置果糖水溶液棉球;每隔24小时记录苍蝇死亡率;测试结果见表6。通过死亡率表征了不同实施例昆虫粉对苍蝇的引诱取食喜好度。表6实施例21和实施例27制备的引诱剂对苍蝇的死亡率测试结果实施例实施例21实施例27死亡率,%8556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