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_2

文档序号:9252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 解决了枯萎病从感病蕉园传出和无病蕉园传入枯萎病的问题,有效控制枯萎病在香蕉种植区的传播蔓延速度;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新开辟蕉园的枯萎病发病率4年内可控制在10%以下,大大降低了发病蕉园向邻近蕉园的传播蔓延速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香蕉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锣圩镇属香蕉枯萎病疫区,锣圩镇一 60亩的新植香蕉园,种植香蕉的前茬作物为速生桉。
[0027]如图1所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设置蕉园,包括:
(I)在蕉园四周开挖宽120cm深150cm的隔离沟I。
[0028](2)紧靠隔离沟内围沟沿用护栏网隔离设置隔离带2。
[0029](3)在蕉园内设置人员走动所需的农用道3。
[0030](4)设置蕉园入口,入口处设置蕉园大门6,在蕉园大门6内外各400cm的道路上铺设一层8cm厚的生石灰层,设立消毒区5;并在门口设置消毒桶,桶内为杀菌剂药液,人员携带农具出入园,农具需在消毒桶内浸泡两分钟以上进行杀菌。
[0031](5)在蕉园内的所有农用道3的两侧200cm宽的范围内设置缓冲带4,种植生姜作为缓冲作物。
[0032](6)采用井水灌溉。
[0033]该蕉园连续种植2年后,经调查未发现园内香蕉感染枯萎病。
[0034]实施例2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属香蕉枯萎病疫区,丁当镇180亩新植香蕉,种植时隔离为3个60亩的独立蕉园,种植香蕉的前茬作物为甘蔗和冬瓜。
[0035]如图1所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设置蕉园,包括:
(I)在蕉园四周开挖宽140cm深180cm的隔离沟I。
[0036](2)紧靠隔离沟内围沟沿用铁丝网隔离,设置隔离带2。
[0037](3)在蕉园内设置人员走动所需的农用道3。
[0038](4)在蕉园内的所有农用道3的两侧250cm宽的范围内设置缓冲带4,种植香葱作为缓冲作物。
[0039](5)设置蕉园入口,入口处设置蕉园大门6,在蕉园大门6内外各600cm的道路上铺设一层5cm厚的生石灰层,设立消毒区5 ;并在门口设置消毒桶,桶内为杀菌剂药液,人员携带农具出入园,农具需在消毒桶内浸泡两分钟以上进行杀菌。
[0040](6)采用井水灌溉。
[0041]该蕉园连续种植4年后,经调查,园内香蕉枯萎病总发病率为3%。
[004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确定单独隔离的蕉园的单位面积,在所述蕉园的四周设置隔离沟; 步骤S2:在所述隔离沟内围沟沿设置隔离带; 步骤S3:设置蕉园入口,在所述蕉园入口处内、外的道路上铺设消毒杀菌层; 步骤S4:在蕉园内设置人员走动所需的农用道; 步骤S5:在所述农用道两侧设置缓冲带,所述缓冲带为在农用道两侧种植具有杀菌作用的非寄主作物; 步骤S6:抽取地下水进行蕉园的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杀菌层为生石灰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I中,所述隔离沟的宽度为100cm~140cm,深度为150cm~18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隔离带由铁丝网、护栏网或刺丝材料固定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隔离带通过采用栽种有刺植物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所述蕉园入口处内、外各400cm~600cm的道路上铺设一层5cm~10cm厚的消毒杀菌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在蕉园入口设置装有杀菌剂药液的消毒装置,人员携带农具出入园,农具需在消毒装置内浸泡2分钟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缓冲带为在农用道两侧200cm~300cm宽的范围内,种植具有杀菌作用的非寄主作物。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杀菌作用的非寄主作物为生姜、香葱、大蒜或韭菜中至少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蕉园的单位面积为50~70亩。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香蕉枯萎病在园际间传播的栽培方法,包括:确定单独隔离的蕉园的单位面积,在所述蕉园的四周设置隔离沟;在所述隔离沟内围沟沿设置隔离带;设置蕉园入口,在所述蕉园入口处内、外的道路上铺设消毒杀菌层;在蕉园内设置人员走动所需的农用道;在所述农用道两侧设置缓冲带,所述缓冲带为在农用道两侧种植具有杀菌作用的非寄主作物。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枯萎病从感病蕉园传出和无病蕉园传入枯萎病的问题,有效控制枯萎病在香蕉种植区的传播蔓延速度,新开辟蕉园的枯萎病发病率4年内可控制在10%以下,大大降低了发病蕉园向邻近蕉园的传播蔓延速度。
【IPC分类】A01G13/00
【公开号】CN104969803
【申请号】CN201510389930
【发明人】付岗, 潘连富, 杜婵娟, 叶云峰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