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49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10%、改性木质素磺酸钠5%、黄原胶0.5%、丙三醇 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 1%、消泡剂0. 6%、水补足至100%。
[0075] 制备方法为:将赤霉素溶解在S0LVESS0 ?200中,加入乙氧基化蓖麻油,得到含赤 霉素的乳油;将吡唑醚菌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钙, 黄原胶,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等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 剂。
[0076] 将含赤霉素的油相加入到含吡唑醚菌酯的悬浮剂中,得到本发明的悬浮种衣剂。
[0077] 实施例13 25%吡唑醚菌酯+ 5%赤霉素微囊悬浮-悬浮剂 配方组成为:ATL0X?4913 4%,柠檬酸0. 05%、催化剂0. 1%、水13%、赤霉素5%、 PAPI 1.35%、S0LVESS0 ?200 10%、ATL0X?4913 16%、分散剂 LFH 0.3%、消泡剂 0.16%、尿素 8. 4%、吡唑醚菌酯25%、水补足至100%。
[0078] 制备方法:将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赤霉素和S0LVESS0 ?200形成的油 相加入含ATL0X?4913的水溶液中,形成乳状液。然后加热并保温在50°C下加入催化剂反 应2小时。冷却后得到赤霉素的微囊剂。将ATL0X? 4913,分散剂UH,消泡剂,尿素,批 唑醚菌酯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并经砂磨,制备成悬浮剂。
[0079] 将得到的含赤霉素的微囊剂加入吡唑醚菌酯的水悬浮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本发明 的微囊悬浮-悬浮剂。
[0080] 实施例14 60%吡唑醚菌酯+40%赤霉素 配方组成为:吡唑醚菌酯60%,赤霉素40% 制备方法:将批唑醚菌酯和赤霉素按配方混合均匀。
[0081] 以上实施例中配比为重量百分配比。
[0082] (二)室内杀真菌生物测试 1.水稻稻瘟病菌毒力测定 供试病原真菌:稻癌病菌(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 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赤霉素 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病原真菌的毒力。具体为,将吡唑醚菌酯与赤霉 素分别用丙酮溶解,配成1000 mg/L的母液,按照表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 各混合液用2%的吐温80水溶液配制5个浓度梯度,然后加入至45-50°C的PDA培养基中, 混合均匀并倒入灭菌的培养皿内,冷却后形成带毒的培养基平面,清水为空白对照,各浓度 重复3次。之后,将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约1 X 106个)5 μ 1滴入上述各培养基平面上, 将培养皿置于25°C,湿度90%的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然后,取出培养皿,测量菌落直径, 并通过下式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的抑制生长率,进而求出各处理对稻瘟病菌的EC 5。,依孙 云沛(Y-P Sun)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换算成实际毒性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比, 算出理论毒性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83] 这里的AM是指成分A在杀菌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M是指成分B在杀菌 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0084] 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低于100,表明为拮抗作用;100 ~120 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
[0085] 表1水稻稻瘟病菌毒力测定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复配后,在100:1至1:100的范围内对水稻 稻瘟病具有增效作用。
[0086] 2.小麦赤霉病菌毒力测定 供试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赤霉素 试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病原真菌的毒力。具体为,将吡唑醚菌酯与赤霉 素分别用丙酮溶解,配成1000 mg/L的母液,按照表1的比例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 各混合液用2%的吐温80水溶液配制5个浓度梯度,然后加入至45-50°C的PDA培养基中, 混合均匀并倒入灭菌的培养皿内,冷却后形成带毒的培养基平面,清水为空白对照,各浓度 重复3次。之后,将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约1 X 106个)5 μ 1滴入上述各培养基平面上, 将培养皿置于25°C,湿度90%的培养箱中培养72小时。然后,取出培养皿,测量菌落直径, 并通过下式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的抑制生长率,进而求出各处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 5。, 依孙云沛(Y-P Sun)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换算成实际毒性指数(ATI);根据混剂的配 t匕,算出理论毒性指数(TTI),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

[0087] 这里的AM是指成分A在杀菌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BM是指成分B在杀菌 组合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0088] 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低于100,表明为拮抗作用;100 ~120 之间,表明为相加作用。
[0089] 由表2结果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复配后,在100:1至1:100的范围内对小麦 赤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
[0090] (三)种子发芽率测试 供试种子:玉米种子(郑单958) 供试药剂:赤霉素、吡唑醚菌酯 试验方法:采用浸种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具体为,在直径10 cm的培养皿内放入直径 9 cm的滤纸两张,加入约5 ml蒸馈水,使滤纸均匀润湿,备用。取一定量玉米种子,用0. 5% 次氯酸钠水溶液消毒3分钟,然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之后将种子分别在表3所示药液中 浸种12小时,每处理50粒种子,清水为空白对照。将浸种完成的种子均匀摆放入已准备好 的培养皿中的滤纸上,盖上皿盖。之后,将培养皿放入种子发芽箱内,温度控制在1(TC,并 在发芽箱中置一盛水容器,使箱内湿度接近饱和。发芽期间,培养皿每天通风换气一次。96 小时后检查发芽情况。试验重复4次,取平均值,结果见下表3。
[0091] 表3玉米种子发芽试验
由表3可以看出,赤霉素对玉米发芽具有促进作用,吡唑醚菌酯对玉米发芽基本无影 响。而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复配之后,协同增效,能够进一步促进玉米发芽。
[0092]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上述实例仅仅是对本 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通过将上述方案进行简单的调整进而得到的 方案,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含有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 所述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重量比为100:1至1: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 重量比为50:1至1: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 重量比为25:1至1:25。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 重量比为10:1至1:10。5. -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活性成分组合物,以及 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或载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在所述农药 组合物中的重量含量为lwt. %至80wt.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在所述农药 组合物中的重量含量为5wt. %至60wt.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在所述农药 组合物中的重量含量为l〇wt. %至50wt.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剂型为乳油、悬浮 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悬乳剂。10. 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 原性真菌中的用途。11. 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改善植物健 康中的用途。12. 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用于促进种子 发芽的用途。13. -种防治植物病原性真菌和/或改善植物健康的方法,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 成分组合物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作用于目标有用植物、目标病原性真菌或其环 境。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物,含有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吡唑醚菌酯与赤霉素的重量比为100:1至1:100。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活性成分组合物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或载体的农药组合物,以及所述组合物预防或控制植物病原性真菌和/或改善植物健康的用途。
【IPC分类】A01N47/24, A01P3/00, A01N43/12
【公开号】CN105613539
【申请号】CN201410616000
【发明人】罗昌炎, 詹姆斯·T·布里斯托
【申请人】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