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酿酒、制曲、生物发酵、 生物工程方面的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二、 背景技术固态发酵Solid State Fermentation,即SSF,又称固体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固体的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代谢的发酵过程。固 态发酵具有投资省、几乎无三废排放、能耗低、得率高、发酵时间短、成本低等液态发酵所无法相比的特点,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正逐渐成为 解决当前发酵工业所遇到的能耗大、投入高、得率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 一种有效途径。现有的固态发酵设备仍主要采用大池、浅盘、转盘等形式,大多将物料的灭菌与 发酵过程分开操作,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自然通风,无菌环境难以控制,杂菌污染 率高,设备的占地面积也较大。三、 发明内容1、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发酵装置灭菌与发酵过程必须分开操作、通风 不好、无菌环境难以控制、杂菌污染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大等不足,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在该发酵罐内既能用蒸汽对固态物料灭菌,又 能冷却发酵,占地面积小,实现了无菌条件下微生物的纯种培养。2、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包括罐体、蒸 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排气管和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安装有布料机构, 喷雾接种器安装在布料机构底端,放置有托盘的平动机构安装在罐体内壁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方便卸料,卸料阀安装在罐体下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托盘平动机构自动依次将带孔托盘水平地移 动到发酵罐上部,布料机构将混合均匀的固态物料自动均匀地平铺在托盘上;灭
菌蒸汽通过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通入罐体内灭菌,灭菌结束,向罐体内鼓送无 菌空气,夹套内通入冷却水对物料进行冷却降温;当物料冷却到发酵温度时,液 体菌种通过喷雾接种器直接喷向物料;无菌空气通过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喷入 罐体内,保证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足够氧源,之后夹套内通保温水保证罐体内微生 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微生物生长完毕再通过托盘平动机构自动依次将托盘移动到 发酵罐下部,通过卸料阀卸料。3、有益效果(1)固态物料直接在罐内灭菌、冷却、接种、发酵,杜绝杂 菌污染,且操作方便;(2)通过托盘平动机构的运动,可使托盘中的固态物料 自动依次水平地上下移动,当托盘移动到罐体上部时完成布料和接种,当托盘移 动到罐体下部时可完成自动卸料;(3)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可通过气 压的变化,对固态物料起到疏松作用,有利于氧气的供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縮短发酵周期,提高生产率;(4)采取卧式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结构,随着 半径的增加,其发酵罐体积与半径平方成正比增加;(5)可适用于丝状菌体的 生产。四、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包括布料机构1、喷雾接种器2、平动机构3、托 盘4、罐体5、卸料阀6、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7、排气管8和夹套9。本平动 式固态物料发酵罐罐体5为固定不动的卧式罐体,罐体5上端安装布料机构1, 在布料机构1下方装有喷雾接种器2;罐体内安装平动机构3,托盘4在发酵罐 内采取多层排放,并通过托盘平动机构3上下移动;在罐体5上装有减压阀、温 湿度计、压力,表、蒸汽及灭菌空气进口气管7、排气管8;罐体5中部外壁套有 夹套9,夹套9装在罐体5上可送冷却或保温水用水,夹套5外有保温层。通过 平动机构3自动依次将带孔托盘4平稳地移动到发酵罐上部,布料机构1将混合 均匀的固态物料自动均匀地平铺在托盘4上;灭菌蒸汽通过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 管7通入罐体5内灭菌,灭菌结束,向罐体5内鼓送无菌空气,夹套9内通入冷 却水对物料进行冷却降温;当物料冷却到发酵温度时,液体菌种通过喷雾接种器 2直接喷向物料;无菌空气通过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7喷入罐体5内,保证微 生物生长所需的足够氧源,夹套9内通保温水保证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微生 物生长完毕再通过托盘平动机构3自动依次将托盘4移动到发酵罐下部,通过卸 料阀6卸料。
权利要求1、一种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包括罐体(5)、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7)、排气管(8)和夹套(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5)上端安装有布料机构(1),喷雾接种器(2)安装再布料机构(1)底端,放置有托盘(4)的平动机构(3)安装在罐体(5)内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特征在于卸料阀(6) 安装在罐体(5)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动式固态物料发酵罐包括罐体、蒸汽及灭菌空气进气管、排气管和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安装有布料机构,喷雾接种器安装在布料机构底端,放置有托盘的平动机构安装在罐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固态物料直接在罐内灭菌、冷却、接种、发酵,杜绝杂菌污染,且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C12M1/00GK201046961SQ20072003448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3日
发明者余蜀宜, 徐幼林, 李建华, 郑加强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