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73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与国外屠宰生产线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外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
纪80年代己实现包括内脏输送及处理在内的家禽加工全部机械化,而我国到 目前为止仍未出现国产内脏输送设备。
在我国的一个具有中等规模及其以上的禽类加工企业,其经过分拣处理后 的家禽内脏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依靠大量的人力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搬运,效率 低下且对人、对物均不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采用 其可将分拣出来的家禽内脏及时高效地运送至目的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其包括有
- 一抽肠缸,抽肠缸的上端置有一活塞,活塞与气缸推杆连接;
送料机构,由接料斗及输入管构成;
出料机构,为一接至目的位置的输送管;
一三通体,主端口与抽肠缸底口密封联通, 一侧口与输入管相通;另一侧 口与输出管相通;
在输入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在输出管与三通体端口 相接的管路上亦设有止回阀;两个止回阀的开启方向均朝向输送方向。所述的输入管及输送管均采用侧弯管,通过法兰与三通体连接。 在输出管到上设玻璃管视镜。
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采用内脏输送机后,几 乎不需专人值守,分拣出来的家禽内脏即可被及时高效地运送至后处理车间, 节省了人力,且由于内脏是通过管道直接被输送至目的位置的,与周围环境接 触时间变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极大地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为实现家禽内脏输送的机械自动化打下基础,解决了 目前国内家禽内脏输送需要人力运送的问题,使得运送省时、省力,更加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侧视)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主要由抽 肠缸主体及入料、出料机构组合构成。
所述的抽肠缸主体包括一机架8、气缸9、 抽肠缸体5,抽肠缸体5、气 缸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于机架8上,由输送泵启动气缸工作;抽肠缸内有一密 封效果极好的活塞10,该活塞10在气缸9推杆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的入料机构包括一接料斗7,接料斗7的下口接入料输送管。
所述的出料机构可以直接为一出料的输送管3,为及时掌握观察出料情 况,在出料的输送管路中设玻璃管视镜2。
上述抽肠缸主体内腔与入料输送管路和出料输送管路三者是相通的,本实 施例中是通过一三通体6来实现,三通体6的主端口与抽肠缸底口密封联通, 一侧口与输入管相通;另一侧口与输出管相通。在输入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 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在输出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亦设有止回阀;两止 冋阀4分别与三通体6相对的两端相连,两个止回阀的阀瓣朝着同一个方向开 启(输送方向,向玻璃管视镜2—侧)。两侧弯管1通过法兰与三通体6连接;接料斗7、玻璃管视镜2分别与缸 体两侧的弯管l通过法兰连接;在各连接处均有密封装置。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的具体构成。 还可再配有一控制柜,可设置于抽肠缸主体适当的位置,可通过一些控 制电路的开发来实现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入料输 送管路和出料输送管路通过三通体是可以与抽肠缸内腔相通的,但入料输送管 路、出料输送管路和三通体之间设有止回阀,在输送泵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阀
瓣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在抽肠缸体5和三通体6之间就会形成一密闭空间。内 脏输送泵启动后,在气缸9的作用下,与气缸9相连的抽肠缸体5活塞10向 上运动,密闭空间体积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密闭空间内部的压力降低,低于外 界压力,止回阀4阀瓣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而向密闭空间内开启,(由于两止 回阀4阀瓣只能向玻璃管视镜2 —侧开启)此时,只有接料斗7 —侧的阀瓣开 启,接料斗7内的家禽内脏在抽肠缸体5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而被吸入抽肠缸体 5内;当缸体活塞10向上运行到一定位置后,在气缸9的作用下,活塞10向 下运动,密闭空间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大,高于外界压力,止回阀4阀瓣受 到不平衡里的作用而向密闭空间外开启,此时,玻璃管视镜2—侧的止回阀4
阀瓣开启,由于压差的缘故,密闭缸体内的内脏被压入玻璃管视镜2—侧的输 送管3管路内,而被输送到距离内脏输送泵有一定距离的目的位置。伴随着活 塞10的上下往复运动,从接料斗7接收到的家禽内脏不断被吸入抽肠缸体5内 而后又被压入输送管3道内,就这样,家禽内脏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目的位置。 上述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 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 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抽肠缸,抽肠缸的上端置有一活塞,活塞与气缸推杆连接;送料机构,由接料斗及输入管构成;出料机构,由接至目的位置的输送管构成;一三通体,主端口与抽肠缸底口密封联通,一侧口与输入管相通;另一侧口与输出管相通;在输入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在输出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亦设有止回阀;两个止回阀的开启方向均朝向输送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输入管及输送管均采用侧弯管,通过法兰与三通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其特征 在于在输出管道上设玻璃管视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禽类加工生产线的内脏处理设备,其包括有一抽肠缸,抽肠缸的上端置有一经气缸控制的活塞;送料机构,由接料斗及输入管构成;出料机构,为一接至目的位置的输送管;一三通体,主端口与抽肠缸底口密封联通,一侧口与输入管相通;另一侧口与输出管相通;在输入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设有止回阀,在输出管与三通体端口相接的管路上亦设有止回阀;两个止回阀的开启方向均朝向输送方向。所述的输入管及输送管均采用侧弯管,通过法兰与三通体连接。在输出管到上设玻璃管视镜。采用其可将分拣出来的家禽内脏及时高效地运送至目的地,使得运送省时、省力,更加环保。
文档编号A22C21/00GK201341384SQ2008202336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李书生, 杨汝禄, 邹维东, 俊 陈 申请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