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0484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蔷薇科植物叶片(含叶梗)、芽头、嫩果制备的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利用刺梨叶(含叶梗)、芽头、嫩果加工制作的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又名送春归、缫丝花、茨梨、木梨子等,是一种蔷薇科蔷薇属多年生落叶丛生灌木,主要生长于我国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省份的山区,过去民间主要将其果实、根入药,用于消食、止泻、解暑。研究表明,刺梨的叶、果、芽、根、茎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 Vc、Vp、Vp、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CuSi-SOD、Mn-SOD和i^e-SOD)、20余种氨基酸、膳食纤维、 刺梨多糖、多酚类物质、单宁、β -谷甾醇、委陵菜酸、原儿茶酸以及Zn、Sr、Rb、Mn、Cu、Co、 !^e、Ni、Li、Cr等十余种微量元素。刺梨号称“维C之王”,含量高达2500mg/100g,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除用于治疗积食腹涨、痢疾肠炎、高血压、血管破裂出血、VC缺乏症等疾病外,还具有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解毒、抗动脉粥样硬化(As)、抗肿瘤、抗辐射、排出铅毒等功能。近年来刺梨的开发利用发展较快,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刺梨鲜果和干果的加工,产品形式多为果汁、口服液、含片、果酒等,数据表明,刺梨叶是加工制作高档红茶的上佳原料,而目前市场上以刺梨叶为原料制作的产品仅仅是简单烘干后与别的材料混合配伍,口味欠佳,加工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接受度低,这使得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刺梨叶绝大部分被浪费,到了冬季全部脱落、自然腐败。中国专利申请号01U9025. 0提供的刺梨叶加工方法即是一种简单烘干和混合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我国大西南丰富的刺梨资源、突破现有刺梨叶、芽头、 嫩果加工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全新的、具有极高保健和药用价值的发酵红汤饮品品种和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组分为刺梨叶(含部分叶梗)、刺梨芽头、刺梨嫩果,上述三种原料可以单独加工,也可以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加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十一大步骤1、原料采集采摘刺梨叶、芽头和嫩果,采摘过程中使用的临时储存用具采用塑料袋等具有较好气密性和透光性的材料,塑料袋应该有一定的支撑结构以保证空间宽松,防止叶片、芽头和嫩果在搬运和储存过程中被损伤,同时塑料袋不得与采摘人员的身体紧密接触,防止人体体温对其加热,采摘下来4小时内应送入下道工序;2、堆青过程刺梨叶、芽头和嫩果被采摘下来后,以不超过5厘米的蓬松堆厚度, 在光线充足且避免炽烈阳光直射,气温为20-2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堆青处理,堆青的容器均用透明塑料薄膜或者玻璃进行密闭以减少水分损失;堆青表平面与容器封口距离超过 5厘米,以保证足量的二氧化碳供应,堆青过程中每过两小时开启密闭薄膜或玻璃一次对原
4料进行翻动;如果堆青在夜间光线暗淡时进行,在堆青上面悬挂日光灯或紫外线灯等提供光波能量;当叶片失水20%,颜色变淡,部分叶片或叶片边沿有红颜色出现时,结束堆青, 堆青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堆青过程中可以向密闭容器内灌输二氧化碳;为保证堆青湿度,堆青层下方可以垫润湿纱布;3、浸洗过程堆青结束后,用低温净水(通常控制在5-10摄氏度)对原料进行浸洗以清除浮尘和为原料补充少量水分,根据原料浮尘程度浸洗总时间不超过2分钟;4、脱水过程采用离心力或者风力清除原料上附着的水滴;5、堆红过程接上过程,原料以不超过10厘米的厚度,环境温度不超过25度,在具有空气通透性的容器里进行堆红处理,原料表面使用润湿透气纱布覆盖,置于暗室之中,堆红时间根据原料老嫩程度,一般时间控制在10小时之内,当叶片大部转为红褐色时候,堆红结束,堆红的目的是使叶片初步发酵和水分进一步减少;6、揉红过程将堆红结束的原料放入揉捻设备中或者用手工进行揉捻,以破坏叶体结构,使叶细胞被机械力压破,细胞液大量流出。揉红过程根据叶片老嫩程度一般进行一到三次,最柔嫩叶的叶片进行一次揉红,老叶片要进行二到三次揉红,揉红的目的是使叶片发酵程度提高,环境湿度在80%以上;7、摊红过程揉红后的原料以不超过5厘米的厚度,在暗室中进行摊放发酵,环境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以进一步促进叶片中多酚单宁等有效成分转换为红茶成分,摊红时间视叶片老嫩程度为1-3小时,最长不超过5小时,多次揉红的老叶片,要进行多次摊红处理,如果物料数量大,可以向暗室中吹氧,湿度在90%以上,在物料表面覆盖润湿纱布;8、杀红过程摊红结束后,将原料在80-12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杀红处理,杀红过程要不停对原料进行翻动,促进水分散失,如果采用手工杀红处理,锅底温度不超过120 摄氏度,叶片温度控制在60-85摄氏度,杀红时间的控制以原料失水程度来掌握,当原料失水超过60%,杀红结束,通常时间不超过5分钟;9、回潮过程将杀红结束的原料以不超过10厘米的厚度自然摊凉,摊凉时间为1 小时;10、烘焙定型将回潮结束的叶片在60-85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烘焙干燥,并以机械力进行搓揉、抛凉、压磨制为条片状,当物料中水分低于5%时,烘焙结束;11、摊凉包装在干燥环境中对物料进行摊凉,过筛除去碎末,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将物料进行磨碎或不磨碎并按所需规格进行包装。本发明所述“堆青过程”是指刺梨叶片、芽头、嫩果颜色为青绿未出现红变之前的堆放过程,此过程中物料细胞尚具有一定的活性,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堆青的目的是使叶片在脱离植株后凋萎,并在此时段内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密闭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控制和延长水分损失的时间,二是抑制呼吸作用,三是支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而向密闭容器中灌输二氧化碳也是抑制呼吸作用,促进光合作用的一种方式。由于叶片中葡萄糖的增加,产品口感更醇和。本发明所述“堆红过程”是指在物料的发酵过程,为促进物料发酵,可以向物料所
在容器灌输氧气。本发明所述“揉红过程”是指通过机械力对物料进行破坏,加速其发酵的过程,如果成品是要制作袋泡冲剂,则可以用粉碎机对叶片进行粉碎,即以粉碎替代揉红,这是等效过程。本发明所述“摊红过程”是指揉红过程后物料在暗室中发酵的过程,为加速发酵, 摊红过程可以向物料灌输氧气。本发明所述“杀红过程”是指摊红过程后,通过提高物料温度结束物料发酵的过程。本发明所述“回潮过程”是指杀红过程后,通过自然摊凉使得物料内部水分均衡分布的过程。本发明已经试制出产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独创性1、首次以刺梨叶片(含叶梗)、芽头和嫩果通过发酵工艺制作出红汤饮品,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饮品市场;2、改变了过往简单烘干利用刺梨叶片资源的现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刺梨饮料, 同时为其它蔷薇科植物叶片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3、堆青过程通过人工光照和二氧化碳工艺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现人工控制;4、堆红过程在暗室中进行,通过吹氧措施促进叶片的呼吸作用,对叶片进行发酵处理;5、浸洗过程对物料补充水分;6、揉红过程通过细胞破壁,使得细胞内容物与细胞间质以及外界空气充分接触, 使得发酵程度提升;7、产品味道醇厚、汤色红亮有黄金色、有油浸感;8、通过发酵,刺梨叶香型发生根本的转变,香味增强,香型独特,回味悠长,留香时间更长;9、营养丰富,含S0D,抗氧化,降衰老;10、开创了落叶蔷薇科灌木叶片利用新方式,充分利用了刺梨叶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形式实施例一制作刺梨嫩叶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新摘刺梨嫩叶500克,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 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期间每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叶片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叶片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叶片以8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叶片表面覆盖润湿纱布, 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叶片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叶片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叶片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将叶片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为120摄氏度,叶片温度60 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叶片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叶片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叶片经过烘焙最后成为条片型,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二制作刺梨嫩叶及芽头混合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刺梨嫩叶400克、芽头100克进行混合,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过程中每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叶片和芽头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叶片和芽头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叶片和芽头以8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表面覆盖润湿纱布,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叶片和芽头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叶片和芽头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设定为120摄氏度,叶片温度60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叶片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叶片和芽头经过烘焙最后成为条片型,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三制作刺梨叶及嫩果混合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刺梨叶400克、嫩果100克进行混合(嫩果直径为0. 5_0. 8厘米), 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过程中每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叶片和嫩果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叶片和嫩果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叶片和嫩果以8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表面覆盖润湿纱布,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叶片和嫩果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叶片和嫩果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保持嫩果的形态,在压制的时候需控制力道适度;
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设定为120摄氏度,叶片温度60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叶片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叶片经过烘焙最后成为条片型,嫩果为扁球状,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四制作刺梨芽头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刺梨芽头500克,以3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过程中每隔两小时对芽头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芽头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芽头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芽头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表面覆盖润湿纱布,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芽头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芽头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保持芽头的形态,在压制的时候需控制力道适度和角度;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设定为120摄氏度,芽头温度60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芽头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芽头经过烘焙最后成为条型,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五制作刺梨芽头及嫩果混合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刺梨芽头300克,嫩果200克(嫩果直径为0. 5-0. 8厘米),以3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过程中每隔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芽头和嫩果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芽头和嫩果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芽头和嫩果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表面覆盖润湿纱布,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芽头和嫩果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芽头和嫩果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保持芽头的形态,在压制的时候需控制力道适度和角度;
8
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设定为120摄氏度,芽头和嫩果温度60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芽头经过烘焙最后成为条型,嫩果为球形,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六制作刺梨嫩果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刺梨嫩果500克(嫩果直径为0. 5-0. 8厘米),以3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过程中每隔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嫩果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嫩果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嫩果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表面覆盖润湿纱布,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手工形式对嫩果进行揉捻搓压处理,使嫩果细胞内质透出,当明显感到沾手时候表明揉红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压制的时候需控制力道适度和角度,以保持嫩果的一定型态;6、摊红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3小时;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设定为120摄氏度,嫩果温度60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5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水分不超过5%时结束;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过筛除去碎末,以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七制作刺梨袋泡红汤饮品。1、堆青过程取新摘刺梨嫩叶500克,以5厘米的厚度置于塑料托盘中,并以透明塑料薄膜密封,环境温度20摄氏度,光线充足非阳光直射,处理时间M小时,夜间时候加 40W紫外线灯照射,照射时间8小时,堆青期间每两小时翻动一次;2、浸洗过程用10摄氏度净水对叶片进行浸洗,时间1. 5分钟;3、脱水过程将浸洗好的叶片置于离心机内,30秒钟,脱去表面附水;4、堆红过程将叶片以8厘米的厚度置于透气塑料筐内,叶片表面覆盖润湿纱布, 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时间M小时;5、揉红过程以粉碎机将物料粉碎,粒度为1-2毫米;6、摊红过程以2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2小时,摊红过程每30分钟对物料进行翻动,以促进物料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
7、杀红过程人工杀红,将物料置于炒锅内,锅底温度为120摄氏度,物料温度60 摄氏度,时间5分钟左右,此时物料失水超过50% ;8、回潮过程以2厘米厚度进行摊凉,时间1小时;9、烘焙定型以60度温度进行烘焙,烘焙过程中不断对物料进行翻动、揉压,抖动、旋磨,抖松,叶片经过烘焙最后成为碎末型,水分不超过5% ;10、摊凉包装自然冷却,然后包装成袋泡冲剂形式。实施例八制作刺梨红汤饮料。1、取实施例七中第9步所得产品100克,用粉碎机粉碎至100目;2、将25000克水加热至85度;3、将100克碎粉加入到25000克热水中,浸泡5分钟;4、加入50克葡萄糖做调味剂,自然冷却;5、过滤,去除溶液中的沉淀物;6、直接饮用或者进行灭菌灌装。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较为典型的实现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是刺梨叶(含部分叶梗)、刺梨芽头、刺梨嫩果以任意比例进行配伍。
2.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而来(1)原料采集采摘刺梨叶、芽头和嫩果,采摘过程中使用的临时储存用具采用塑料袋等具有较好气密性和透光性的材料,塑料袋应该有一定的支撑结构以保证空间宽松,防止叶片、芽头和嫩果在搬运和储存过程中被损伤,同时塑料袋不得与采摘人员的身体紧密接触,防止人体体温对其加热,采摘下来4小时内应送入下道工序;(2)堆青过程刺梨叶、芽头和嫩果被采摘下来后,以不超过5厘米的蓬松堆厚度,在光线充足且避免炽烈阳光直射,气温为20-2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堆青处理,堆青的容器均用透明塑料薄膜或者玻璃进行密闭以减少水分损失;堆表平面与容器封口距离超过5厘米,以保证足量的二氧化碳供应,堆青过程中每过两小时开启密闭薄膜或玻璃一次对原料进行翻动;如果堆青在夜间光线暗淡时进行,在堆青上面悬挂日光灯或紫外线灯等提供光波能量;当叶片失水20%,颜色变淡,部分叶片或叶片边沿有红颜色出现时,结束堆青,堆青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堆青过程中可以向密闭容器内灌输二氧化碳;为保证堆青湿度,堆青层下方可以垫润湿纱布;(3)浸洗过程堆青结束后,用低温净水(10-15摄氏度)对原料进行浸洗以清除浮尘和为原料补充少量水分,根据原料浮尘程度浸洗总时间不超过2分钟;(4)脱水过程采用离心力或者风力清除原料上附着的水滴;(5)堆红过程接上过程,原料以不超过10厘米的厚度,环境温度不超过25度,在具有空气通透性的容器里进行堆红处理,原料表面使用润湿透气纱布覆盖,容器置于暗室之中, 堆红时间根据原料老嫩程度,一般时间控制在10小时之内,当叶片大部转为红褐色时候, 堆红结束,堆红的目的是使叶片初步发酵和水分进一步减少;(6)揉红过程将堆红结束的原料放入揉捻设备中或者用手工进行揉捻,以破坏叶体结构,使叶细胞被机械力压破,细胞液大量流出。揉红过程根据叶片老嫩程度一般进行一到三次,最柔嫩叶的叶片进行一次揉红,老叶片要进行二到三次揉红,揉红的目的是使叶片发酵程度提高,环境湿度在80%以上;(7)摊红过程揉红后的原料以不超过5厘米的厚度,在暗室中进行摊放发酵,环境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以进一步促进叶片中多酚单宁等有效成分转换为红茶成分,摊红时间视叶片老嫩程度为1-3小时,最长不超过5小时,多次揉红的老叶片,要进行多次摊红处理, 如果物料数量大,可以向暗室中吹氧,湿度在90%以上,在物料表面覆盖润湿纱布;(8)杀红过程摊红结束后,将原料在80-12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杀红处理,杀红过程要不停对原料进行翻动,促进水分散失,如果采用手工杀红处理,锅底温度不超过120摄氏度,叶片温度控制在60-85摄氏度,杀红时间的控制以原料失水程度来掌握,当原料失水超过60%,杀红结束,通常时间不超过5分钟;(9)回潮过程将杀红结束的原料以不超过10厘米的厚度自然摊凉,摊凉时间为1小时;(10)烘焙定型将回潮结束的叶片在60-85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烘焙干燥,并以机械力进行搓揉、抛凉、压磨制为条片状,当物料中水分低于5%时,烘焙结束;(11)摊凉包装在干燥环境中对物料进行摊凉,过筛除去碎末,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要,将物料进行磨碎或不磨碎并按所需规格进行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刺梨的叶片(含部分叶梗)、芽头和嫩果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通过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全部或部分过程生产得到发酵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杀红过程之前采取堆青过程、堆红过程、揉红过程、摊红过程四个过程或者其中部分过程进行发酵, 包括以粉碎叶片的形式替代揉红过程,以及浸洗过程后跳过堆红过程直接进入揉红过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堆青过程是在光线充足且非阳光直射的密闭环境中进行,为促进光合作用向物料灌输二氧化碳和提供人工光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堆红和摊红过程是在暗室中进行,为促进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向物料灌输氧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简化或者省略权利要求2中的非主要发酵过程,从而得到不同口感、香型的刺梨红汤饮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堆青过程之前或之后通过用5-10摄氏度的低温净水对刺梨叶、芽头、嫩果进行浸洗及补充少量水分。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所得的产品被粉碎、萃取、浓缩、加水溶解而得袋泡剂、萃取物、粉剂和溶液饮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全文摘要
一种刺梨红汤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富含Vc、Vp、SOD等营养物质的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芽头、嫩果为原料,采用堆青、堆红、揉红、杀红、烘焙等方式进行发酵处理,从而制得色香味美的具有保健价值的高级红汤饮品。
文档编号A23L1/29GK102232586SQ20101015597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唐俊 申请人:唐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