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01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应用于L-乳酸发酵过程,属于生物化工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L-乳酸发酵大多采用先配制一定浓度的糖溶液,经灭菌后接种发酵,再用添加钙盐来控制发酵的PH,及时移去菌种代谢的产物,使发酵液PH控制在有利于菌种生长范围内。不同的菌种在一定糖溶液中的生长速度不一样,要得到高浓度的发酵液,发酵周期就超过40小时;要降少发酵周期,发酵液浓度就不高,一般在150G/L以下。这样导致发酵能量消耗大,设备利用率低,产品成本高。为此设计出一种两全其美的多菌种发酵的制作方法是生物化工企业所面临的研发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工艺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它在提高浓度的同时,缩短了发酵周期。本发明解决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选用专用凝结芽孢杆菌、嗜热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加入,组份及百分重量为葡萄糖6%、牛肉膏1%、酵母膏0.5%、蛋白胨0. 5%、磷酸二氢钾0. 05%、硫酸镁0. 05%、氧化钠0. 02%、硫酸锰0. 01 %、氢氧化钙I %、琼脂I. 5%。选育耐浓糖、高活力的菌种,改良目前低耐糖的菌种,调整菌种营养配方,以适应多种菌种存在情况下的生长。可以降低培养基成本,缩短了菌种的代谢周期;同时,提高发酵液浓度,减少后道蒸发能耗;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本发明具有提高单台设备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综合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以选用专用凝结芽孢杆菌、嗜热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加入,组份及百分重量为葡萄糖6%、牛肉膏I %、酵母膏0. 5%、蛋白胨0. 5%、磷酸二氢钾0. 05%、硫酸镁0.05%、氧化钠0. 02 %、硫酸锰0.01%、氢氧化钙I %、琼脂1.5%。通过多菌种同时接入发酵,在开始糖浓度较高时由适应高糖的菌种生长代谢,在糖浓度降低后低耐糖菌种会恢复活力,保持发酵产酸速度不变。使得发酵进程中始终都有菌种在最佳生长条件工作,进一步缩短周期(20小时左右);经过反复诱变,筛选出耐高温/耐浓糖(适应低糖)/高产酸/适应PH值近中性的多种菌株,产酸在200G/L以上;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做为添加剂,控制PH7. 0左右,用碳钢罐做为发酵罐,产L-乳酸纯度99%以上,发酵周期< 20小时。
权利要求
1.一种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其特征在于选用专用凝结芽孢杆菌、嗜热乳酸杆菌、鼠李糖乳杆菌混合,成分与百公比重分别为葡萄糖6%、牛肉膏1%、酵母膏.0. 5%、蛋白胨0. 5%、磷酸二氢钾0. 05%、硫酸镁0. 05%、氧化钠0. 02%、硫酸锰0. 01 %、氢氧化 丐I %、琼脂I. 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L-乳酸生产方法及多菌种发酵新工艺,应用于L-乳酸发酵过程,属于生物化工技术。不同的菌种在一定糖溶液中的生长速度不一样,要得到高浓度的发酵液,发酵周期就超过40小时;要降少发酵周期,发酵液浓度就不高,一般在150G/L以下。本发明通过多菌种同时接入发酵,在开始糖浓度较高时由适应高糖的菌种生长代谢,在糖浓度降低后低耐糖菌种会恢复活力,本发明具有保持发酵产酸速度不变、提高发酵液浓度、减少后道蒸发能耗、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C12P7/56GK102796796SQ20111013913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5日
发明者顾曰田 申请人:顾曰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