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57293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对目的菌进行完全培养,要求从其生长初期开始进行低温培养,然后至其生长末期,取出放置于离心管中;加入发酵酶,以及质量分数达到百分之1至百分之2的纤维素;五层纱布进行过滤,取其沉淀物;加入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五的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玻璃珠状球;在8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浴15分钟,然后加入氰化钾溶液;高速离心,振荡,取出即可。所述发酵周期为35小时;所述目的菌为链霉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各个时期都得到较高产量的所需酶,酶发酵的活力旺盛,可以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应用,且颗粒比较小,具有同源性。
【专利说明】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化物质的制备方法,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几丁质又名甲壳胺,是甲壳类动物(如虾、蟹)、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外壳中的甲壳中的甲壳质,经脱乙酰化(提取)制得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是动物性的食物纤维。几丁质脱乙酰化的程度越高,发挥的生理效应也越强,尚赫几丁质脱乙酰度可以达到来90%以上。国际医学营养食品学会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除糖、蛋白质、脂及、维生素和矿物质五大生命要素后的第六大生命要素,因此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它完全不同于一般天然营养品,它就是几丁质。催化几丁质水解生成N-乙酰葡糖胺反应的酶。EC 3.2.1.14。是卡勒和霍夫曼(P.Karrer, A.Hofmann, 1929)从蜗牛(Helix pomatia)的胃液(中肠腺分泌液)中发现的,性质不详。此外,在昆虫的蜕皮腺分泌液中也可找到,具有消化和吸收老的角质层的作用。在昆虫的蜕皮液、扁桃(almond)的果皮和霉状菌中也有所发现。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先对目的菌进行完全培养, 要求从其生长初期开始进行低温培养,然后至其生长末期,取出放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发酵酶,以及质量分数达到百分之I至百分之2的纤维素;
五层纱布进行过滤,取其沉淀物;
加入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五的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玻璃珠状球;
在8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浴15分钟,然后加入氰化钾溶液;
高速离心,振荡,取出即可。
[0004]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周期为35小时。
[0005]本发明中,所述目的菌为链霉菌。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各个时期都得到较高产量的所需酶,酶发酵的活力旺盛,可以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应用,且颗粒比较小,具有同源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先对目的菌进行完全培养,要求从其生长初期开始进行低温培养,然后至其生长末期,取出放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发酵酶,以及质量分数达到百分之I的纤维素;
五层纱布进行过滤,取其沉淀物;
加入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五的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玻璃珠状球;在8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浴15分钟,然后加入氰化钾溶液;
高速离心,振荡,取出即可。
[0008]所述发酵周期为35小时。
[0009]所述目的菌为链霉菌。
[001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 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先对目的菌进行完全培养,要求从其生长初期开始进行低温培养,然后至其生长末期,取出放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发酵酶,以及质量分数达到百分之I至百分之2的纤维素; 五层纱布进行过滤,取其沉淀物; 加入质量分数为百分之五的海藻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合,得到玻璃珠状球; 在85摄氏度的水中进行热浴15分钟,然后加入氰化钾溶液; 高速离心,振荡,取出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周期为35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菌为链霉菌。
【文档编号】C12N9/42GK103642775SQ20131058835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周懂懂 申请人:周懂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