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辊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1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面条辊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条辊切装置,其主要是通过两相对设置的辊刀将面皮裁切为面条,且二辊刀上分别设置第一成形单元及第二成形单元,藉第一成形单元及第二成形单元的相切以裁断面条并使面条表面形成凸出结构,如此,以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制成的面条成为非平面的结构,而能增加食用的口感,提高消费者购买及食用的欲望,进而创造高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面条辊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面团的机械,特别是指一种面条辊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的制面机在将面皮裁切为面条时,是通过二相接邻设置的辊刀通过相接触的刀刃而能将面皮辊切成为面条,然而,一般市面上制面机制成的面条为平整的条状结构,为增加食用口感的选择则针对面条宽度或厚度作调整,藉以改变食用实的口感。
[0003]然而,通过改变面条宽度或厚度虽能改变食用的口感,但整体而言,一般制面机制成的面条仍为平整的平面结构,口感上亦无明显差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面条辊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面条辊切装置,其是改善普通制面结构制成的面条为平面结构而有食用口感不佳的缺失。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条辊切装置,包含:
[0006]一第一辊刀及一第二辊刀可枢转地相对设置,该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表面分别间隔设置一第一成形单元及一第二成形单元,而该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以第一成形单元相对该第二成形单元的位置设置;其中,该第一成形单元由两主刀刃及两该主刀刃之间的一第一成形槽所构成,同时,该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上的该第一成形单元的主刀刃相接邻成为相切的态样,而该第二成形单元由至少两个辅助成形部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形槽所构成,且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上的第一成形单元与第二成形单元的辅助成形部与主刀刃之间具有一成形空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成形单元设置三个辅助成形部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之间的
两第二成形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可枢转地设置于一辊刀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的一端分别伸出该辊刀架并分别固定设置一齿轮,该第一棍刀及该第二棍刀的齿轮哨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是设置于一基架上,该基架具有一置刀槽,该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设置于辊刀架上容置于该置刀槽内,并使该第一辊刀、该第二辊刀的一端伸出该基架的侧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基架内更可枢转地设置两压面轮及一出料导引部,该出料导引部为一斜板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是设置于一基架上,且该基架内更可枢转地设置两压面轮。
[0013]本实用新型藉由第一辊刀与第二辊刀上设置相切的第一成形单元及第二成形单元而能将面皮裁切为面条,且第一成形单元及第二成形单元上的第一成形槽及第二成形槽则能分别于面条的两面成形凸出结构,藉此使成形后的面条成为非平面的结构形态,进而增加食用的口感,提高消费者消费及食用的欲望,并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配置于基架上的实施态样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的辊刀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的辊刀组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 装置制成的面条态样。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是基架11是置刀槽
[0021]12是出料导引部20是压面轮
[0022]30是齿轮40是辊刀组
[0023]41是第一辊刀 42是第二辊刀
[0024]43是第一辊刀架50是成形单元
[0025]51是主刀刃 52是第一成形槽
[0026]60是第二成形单元61是辅助成形部
[0027]62是第二成形槽63是成形空间
[0028]A是面条A1是第一凸出部
[0029]A2是第二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包含:
[0031]—基架10,可枢转地设置两压面轮20并具有一置刀槽11及一出料导引部12,该出料导引部12为一斜板结构,两该压面轮20的一端分别伸出该基架10并固定设置一齿轮30,两该压面轮20的齿轮30相啮合,其中一个该压面轮20伸出该基架10的一端供以连接一驱动单元(图中未示)以驱动各压面轮20转动。
[0032]一辊刀组40,包含一第一辊刀41及一第二辊刀42可枢转地相对设置于一辊刀架43上,该第一辊刀41及该第二辊刀42的一端分别伸出该辊刀架43并分别固定设置一个该齿轮30,该第一辊刀41及该第二辊刀42的齿轮30啮合,且该第一辊刀41或该第二辊刀42伸出辊刀架的一端供以连接依驱动单元(图中未示)以驱动该第一辊刀41及该第二辊刀42转动;且该第一辊刀41及该第二辊刀42表面分别间隔设置一第一成形单元50及一第二成形单元60,而该第一辊刀41与该第二辊刀42以第一成形单元50相对该第二成形单元60的位置设置;其中,该第一成形单元50由两主刀刃51及两该主刀刃51之间的一第一成形槽52所构成,同时,该第一辊刀41与该第二辊刀42上的该第一成形单元50的主刀刃51相接邻成为相切的态样,而该第二成形单元60由至少两个辅助成形部61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6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形槽62所构成,本实施例是设置三个辅助成形部61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61之间的两第二成形槽62,且第一辊刀41与该第二辊刀42上的第一成形单元50与第二成形单元60的辅助成形部61与主刀刃51之间具有一成形空间63 ;该辊刀组40容置于该基架10的置刀槽11内,并使该第一辊刀41、该第二辊刀42 —端的齿轮30伸出该基架10的侧边。
[0033]以上为本实用新型面条辊切装置的结构组态及特征,其运作方式是通过驱动两该压面轮20及各辊刀41、42转动,接着便能将面皮由该基架10输入于两该压面轮20之间,使两该压面轮20辊压面皮,使面皮成为预设的面条厚度,当然,若面皮于输入前已加工成为预设厚度则不需设置二该压面轮20亦可。
[0034]当面皮通过二该压面轮20辊压成为预定厚度的面皮后,面皮接着便能通过该辊刀组40,而当面皮通过该辊刀组40时,该面皮是通过该第一辊刀41及该第二辊刀42之间,此时,该第一辊刀41与该第二辊刀42的第一成形单元50的主刀刃51相切处是可切断面皮成为面条,而该第一辊刀41与该第二辊刀42的第一成形单元50与第二成形单元60相对处则可形成该面条的外观造形,以本实用新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成形槽52及二该第二成形槽62便能使面条A的两面分别成形一第一凸出部Al及二第二凸出部A2,使成形面条的两面分别具有一道及两道的凸出结构,如图5所示;而面条成形后便能由该基架10的出料导引部12输出。
[0035]由上述说明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辊刀组40可将面皮裁切为面条,且通过该辊刀组40的第一成形单元50及第二成形单元60的配置,使面条的两面可分别成形两道或一道的凸出结构,藉此,除了调整面皮宽度及厚度以调整口感之外,面条上的凸出结构亦使面条成为非平面的态样,增加面条于食用时的口感,提高食用的乐趣并能增加消费、食用的欲望,创造高经济效益。
[0036]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辊刀组40的驱动方式是以马达驱动齿轮的配置进行驱动,然而,驱动辊刀组40的各辊刀41、42转动的形态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驱动方式,且改变驱动方式亦可达成与本案相同的目的及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辊刀及一第二辊刀可枢转地相对设置,该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表面分别间隔设置一第一成形单元及一第二成形单元,而该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以第一成形单元相对该第二成形单元的位置设置;其中,该第一成形单元由两主刀刃及两该主刀刃之间的一第一成形槽所构成,同时,该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上的该第一成形单元的主刀刃相接邻成为相切的态样,而该第二成形单元由至少两个辅助成形部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成形槽所构成,且第一辊刀与该第二辊刀上的第一成形单元与第二成形单元的辅助成形部与主刀刃之间具有一成形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形单元设置三个辅助成形部及位于该些辅助成形部之间的两第二成形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可枢转地设置于一辊刀架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的一端分别伸出该辊刀架并分别固定设置一齿轮,该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的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是设置于一基架上,该基架具有一置刀槽,该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设置于辊刀架上容置于该置刀槽内,并使该第一辊刀、该第二辊刀的一端伸出该基架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内更可枢转地设置两压面轮及一出料导引部,该出料导引部为一斜板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条辊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刀及该第二辊刀是设置于一基架上,且该基架内更可枢转地设置两压面轮。
【文档编号】A21C11/24GK203482814SQ20132052098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黄武辉 申请人:伟钿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