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46894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设计依托三层复合片材超大供氧面积设计;计时、浓度分段供氧;连续供氧发酵自动控制(设备)及静置发酵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设计气液界面面积分离促进细菌纤维素纤维的理想生长,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纤维素布料直接制备技术,解决细菌纤维素布料生产流程长,无法工业和加工的缺陷。
【专利说明】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专利涉及一种布料裁片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细菌纤维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中国秦朝时期就有专门的生产,但其主要应用于饮品,目前还大量流行在欧洲,日本,苏联等国家和地区,传统的酿醋生产中也有细菌纤维素的产生,但真正将细菌纤维素分离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加工,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对其物理特性了解不够充分,以致应用受到限制。最近十几年,随着对其生物合成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发酵条件的改善,加速了细菌纤维素的工业应用。
[0003]细菌纤维素是由β_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天然聚合体,细菌纤维素的化学纯度非常高,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它具有精致的天然超微纤维网状结构,这种网状结构是由一种天然形成的纳米纤维构成,其直径仅为1.5 nm,是目前天然纤维中最细的,而且细菌纤维素是以100%纤维素的形式存在,纯度极高,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高抗张强度及极佳的性状维持能力等特性。目前对细菌纤维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高的组织工程支架、骨支 架、软骨支架、人工血管、人工皮肤、药物载体、纱布、绷带和“创口贴”伤科敷料商品等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商业化潜力。细菌纤维素膜与其他人工皮肤和伤科敷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潮湿情况下机械强度高、对液、气及电解物有良好的通透性、与皮肤相容性好,无刺激性,有利于皮肤组织生长,也是非常好的药物缓释载体。“细菌纤维素作为伤口贴料能迅速吸收伤口血液和组织液,防止伤口感染化脓,又能为慢性伤口附近的组织再生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和减轻疼痛。同时纤维素不会和伤口粘连,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剥离时也不会有残留。
[0004]细菌纤维素具有生物亲和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适应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优异的性能已被国际公认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细菌纤维素成为当前材料研究的热点。受制于成本高、产量低、技术转化脱节的阻碍,细菌纤维素在纺织行业材料制品,特别是在布料材料制品中迟迟未能实现规模产业化。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4-6 g/L,酵母粉4-6 8/1,柠檬酸1.5-1.5 g/L,葡萄糖15_25g/L,Na2HP04 4-6 g/L, pH 6.0,120_125°C灭菌 15_25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0-30 g/L, Na2HP04 2-5 g/L, (NH4) 2S04 4-6 g/L,乙醇 8-12 g/L,乙酸 0.5-1.5 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120-125 °C灭菌 15-25 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8-32°C和150-170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20_30h ;
(3)以体积比为5-20%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将布料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0-37°C,通过管道每间隔l0-25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布料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0-37°C的条件下,静止培养l-6d,木醋杆菌在布料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布料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布料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
(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
[0007]所述步骤(4)中的布料结构裁片为服装结构裁片或床上用品结构裁片。
[0008]所述步骤(4)中的布料结构裁片是将细度在0.01-10uΜ,克重为f 3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2000UM细度,克重为20-20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0.01~10UM,克重为f 3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
三层结构片材。
[0009]所述的做面层和底层的高分子无纺布为PP、PE、PS、PET或PA高分子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0010]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布料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
[0011]所述步骤(3)中的加氧空气是在每升空气中通入0.05、.1升氧气。
[0012]所述步骤(5)中干燥的具体条件为温度50-80°C,湿度50%,时间为5~10h。
[0013]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复合结构片材时,按照一定的纹路,花型,服装结构裁片或床上用品结构裁片进行压制,具有拒水透气功能的三层复合结构片材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拒水透气功能的三层复合结构片材具有纹路,纹路内、纹路间相互连通;具有拒水透气功能的三层复合结构片材具有服装结构或床上用品结构,服装结构内、服装结构间相互连通,服装结构可以是上衣袖片,前片、后片、领子、口袋等,也可以是裤片、要片、裤兜片等;床上用品结构内、床上用品结构间相互连通,床上用品结构裁片服装结构可以是床单、被罩、枕头套等结构裁片。 [0014]本发明依托三层复合片材超大供氧面积设计;计时、浓度分段供氧;连续供氧发酵自动控制及静置发酵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降低成本。基于光洁平滑膜材料渗氧技术,满足菌株快速生长的要求。气液界面面积分离促进细菌纤维素纤维的理想生长;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纤维素布料直接制备技术,解决细菌纤维素布料生产流程长,无法工业和加工的缺陷。
[0015]本发明基于光洁平滑膜材料渗氧技术,满足菌株快速生长的要求。气液界面面积分离促进细菌纤维素纤维的理想生长以及生长形状具有可调控性。本专利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供氧面积;计时浓度分段供氧,连续供氧发酵自动控制设备及静置发酵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细菌纤维素产量,降低成本;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菌纤维素布料直接制备技术,解决细菌纤维素布料生产流程长,无法工业化加工的缺陷。
[0016]本发明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节省了土地使用面积,在纺织行业实现了细菌纤维素产品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本发明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服装裁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5g/L,酵母粉5 g/L,柠檬酸I g/L,葡萄糖20g/L,Na2HP04 5 g/L,pH 6.0,121°C灭菌 20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5 g/L, Na2HP04 3 g/L, (NH4) 2S04 5 g/L,乙醇 10 g/L,乙酸 I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121 °C灭菌 20 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 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30°C和160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25h ;
(3)以体积比为15%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以细度为1UM,克重为10克/平方米的PP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00UM细度,克重为20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5UM,克重为5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PE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结构片材。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服装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将服装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5°C,通过管道每间隔20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服装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5 V的条件下,静止培养5d,木醋杆菌在服装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服装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服装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
(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
[0018]实施例2
本发明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服装裁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4 g/L,酵母粉4 8/1,柠檬酸1.5 g/L,葡萄糖15g/L,Na2HP04 4g/L, pH 6.0,120°C灭菌 15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0 g/L, Na2HP04 2g/L,(NH4) 2S04 4g/L,乙醇 8 g/L,乙酸 0.5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120 °C灭菌 15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8°C和150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20h ;
(3)以体积比为5%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以细度为0.01UM,克重为I克/平方米的PS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UM细度,克重为2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0.01 UM,克重为I克/平方米的高分子PA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结构片材。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服装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将服装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0°C,通过管道每间隔IO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服装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0°C的条件下,静止培养ld,木醋杆菌在服装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服装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服装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
(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服装裁片。
[0019]实施例3
本发明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床上用品裁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6 g/L,酵母粉6 8/1,柠檬酸1.5 g/L,葡萄糖25g/L,Na2HP04 6g/L, pH 6.0,125°C灭菌 25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30 g/L,Na2HP04 5 g/L, (NH4) 2S04 6 g/L,乙醇 12 g/L,乙酸 1.5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 125 °C灭菌 25 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32°C和170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30h ;
(3)以体积比为5-20%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以细度为3UM,克重为30克/平方米的PS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00UM细度,克重为20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10UM,克重为3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PET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结构片材。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床上用品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将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7°C,通过管道每间隔25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床上用品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7°C的条件下,静止培养6d,木醋杆菌在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
(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
[0020]实施例4
本发明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床上用品裁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5g/L,酵母粉6 g/L,柠檬酸1.5 g/L,葡萄糖23g/L,Na2HP045g/L,pH 6.0,123°C灭菌 18 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5g/L,Na2HP04 3 g/L, (NH4) 2S04 5g/L,乙醇 11 g/L,乙酸 1.0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124 °C灭菌 18 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30°C和155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25h ;
(3)以体积比为15%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以细度为5UM,克重为20克/平方米的PET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800UM细度,克重为16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2UM,克重为2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PP和PE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结构片材。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床上用品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将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5°C,通过管道每间隔20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床上用品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3°C的条件下,静止培养5d,木醋杆菌在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床上用品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床上用品裁片。
[0021]实施例5
将细度为1UM,克重在10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0UM细度,克重为200克/每平方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在1UM,克重在10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花型片材,按照联通结构设计花型片材,花型片材具斜纹纹路,双反S保佑花型,床单尺寸等结构裁片,纹路,花型,床单结构、裁片间留有联通通道,以上结构花型片材构成床单结构裁片。将以上床单结构裁片按照一定排列规律垂直排放在一个密闭的细菌纤维素培养池中,经管路向床单结构裁片内注入空气、加氧空气,氧气,满足床单结构裁片表面细菌纤维素的生长,将含木醋杆菌的培养基加入密闭池中进行床单结构裁片表面细菌纤维素培养,其中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为8% (v/v)的接种量。在床单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膜,在30°C恒温静置培养,经3天发酵,发酵完成后,床单结构裁片表面生长出细菌纤维素膜,从床单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床单裁片,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床单裁片湿膜用水多次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煮至温度为80 °C,时间为20min,去除液膜中的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用流水冲洗,经蒸馏水 冲洗至PH为7,细菌纤维素床单裁片湿膜分别用烘干设备烘干、经缝制工艺制成床单用品。
[0022]实施例6
将细度为5UM,克重在15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1000UM细度,克重为1000克/每平方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在5UM,克重在15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花型片材,按照联通结构设计花型片材,花型片材具平纹纹路,松叶花型,枕套等结构,纹路,花型,枕套结构、裁片间留有联通通道,以上结构花型片材构成枕套结构裁片。将以上枕套结构裁片按照一定排列规律垂直排放在一个密闭的细菌纤维素培养池中,经管路向枕套结构裁片内注入空气、加氧空气,氧气,满足枕套结构裁片表面细菌纤维素的生长,将含木醋杆菌的培养基加入密闭池中进行枕套结构裁片表面细菌纤维素培养,其中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为8%( v/v)的接种量。在枕套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膜,在35°C恒温静置培养,经5天发酵,发酵完成后,枕套结构裁片表面生长出细菌纤维素膜,从枕套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片(即一个枕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枕套裁片,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枕套裁片湿膜用水多次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煮至温度为80 °C,时间为20min,去除液膜中的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用流水冲洗,经蒸馏水冲洗至PH为7,细菌纤维素枕套裁片湿膜分别用烘干设备烘干、经缝制工艺制成枕套用品。
[0023]实施例7
将细度为10UM,克重在30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000UM细度,克重为2000克/每平方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在10UM,克重在30克/平方米的PP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花型片材,按照联通结构设计花型片材,花型片材具缎纹纹路,羽毛花型,被罩结构裁片,纹路,花型,被罩结构、裁片间留有联通通道,以上结构花型片材构成被罩结构裁片。将以上被罩结构裁片按照一定排列规律垂直排放在一个密闭的细菌纤维素培养池中,经管路向被罩结构裁片内注入空气、加氧空气,氧气,满足被罩结构裁片细菌纤维素的生长,将含木醋杆菌的培养基加入密闭池中进行被罩结构裁片细菌纤维素培养,其中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为8% (v/v)的接种量。在被罩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细菌纤维素膜,在37°C恒温静置培养,经7天发酵,发酵完成后,被罩结构裁片表面生长出细菌纤维素膜,从被罩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片(即一个被罩)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被罩裁片,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手套裁片湿膜用水多次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煮至温度为80 °C,时间为20min,去除液膜中的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用流水冲洗,经蒸馏水冲洗至PH为7,细菌纤维素被罩裁片湿膜分别用烘干设备烘干、经缝制工艺制成被 罩用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蛋白胨4-6 g/L,酵母粉4-6 8/1,柠檬酸1.5-1.5 g/L,葡萄糖15_25g/L,Na2HP04 4-6 g/L, pH 6.0,120_125°C灭菌 15_25min ;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0-30 g/L, Na2HP04 2-5 g/L, (NH4) 2S04 4-6 g/L,乙醇 8-12 g/L,乙酸 0.5-1.5 g/L,对氨基苯甲酸 0.015 g/L, pH 6.0,120-125 °C灭菌 15-25 min ; 培养方法:取一环经活化的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30°C、160 r/min振荡培养24h,作为种子;以体积比为8%的接种量接种到中培养基,接种时需充分振荡,以使菌液均匀,30°C恒温静置培养8d ; (2)菌种培养:将一环或两环活化的木醋杆菌斜面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在28-32°C和150-170r/min充分振荡,使菌液均匀,培养20_30h ; (3)以体积比为5-20%的接种量接入装满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4)将布料结构裁片垂直浸入装有木醋杆菌发酵培养基的密闭池中; (5)密闭池温度保持为3(T37°C,通过管道每间隔l(T25min将空气、加氧空气和氧气连续循环注入密闭池中,布料结构裁片表面在密闭池中进行空气、有氧空气和全氧连续式细菌纤维素培养,在30-37°C的条件下,静止培养l-6d,木醋杆菌在布料结构裁片外表面生物合成具有布料结构裁片形状的细菌纤维素膜; (6)发酵完成后从布料结构裁片外即可剥离出两套同型号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将剥离出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用水冲洗,除去膜表面培养基及杂质; (7)将步骤(6)冲洗后的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湿膜用0.lmol/L氢氧化钠溶液煮至80°C,继续煮20min,除去菌体和残留培养基,然后流水冲洗至pH为7,干燥后得到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布料结构裁片为服装结构裁片或床上用品结构裁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布料结构裁片是将细度在0.0f 10UM,克重为f 3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无纺布做面层,细度为2~2000UM细度,克重为20-2000克/平方米的无纺布做芯层,将细度为0.01~10UM,克重为f 30克/平方米的高分子无纺布做底层,经压花辊压制成三层结构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做面层和底层的高分子无纺布为PP、PE、PS、PET或PA高分子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细菌直接生产纤维素材料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花辊在压制成三层片材时,按照纹路,花型,布料结构裁片进行压制,三层复合结构无纺布具有花纹,花纹内、花纹间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汁培养基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加氧空气是在每升空气中通入0.05、.1升氧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汁培养基细菌纤维素布料裁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干燥的具体条件为温度5(T80°C,湿度50%,时间为5~10h。
【文档编号】C12R1/02GK103789371SQ201410031358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迎晨, 吴红艳 申请人:中原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