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860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豆腐,由黄豆、清水、矿泉水、海水和海盐卤水原料制成,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将黄豆放入清水中浸泡后晾干,再加入矿泉水磨浆得豆浆;然后,将豆浆加热至沸腾后,加入海盐卤水,再过滤,混合烧开,再成型即得。本发明的海水豆腐富含钾、钠、钙、镁、碘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口味独特,口感醇厚,同时具有预防癌症、美白护肤,降低血脂、血压,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填补国内豆制品制作方法上的空白,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传统豆制品,是高端豆制品养生的贵族产品,而且价格低廉。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并保留了大豆中含有的天然成份。
【专利说明】一种海水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豆腐食品及其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水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豆腐,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虽然生产厂家在生产设备上进行了很多改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豆腐的制作方法基本没有改变,豆腐的口感、色泽等也没有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口味、营养成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保健功能的要求更高。因此,亟待提出一种集口味、营养与保健功能于一体的豆腐产品,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水豆腐及其制作方法,集口味、营养与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海水豆腐产品,制作工艺简单,且保留了大豆中含有的天然成份,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海水豆腐,按重量份由15-25份黄豆、15-25份清水、5_10份矿泉水、2_8份海水和8-15份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
[0006]优选地,所述海水豆腐是按重量份由20份黄豆、20份清水、8份矿泉水、5份海水和11份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的。
[0007]具体地,所述黄豆可以采用东北地区生产的黄豆。
[0008]具体地,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0.5-1.5: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优选地,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
[0009]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10]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15-25份黄豆、15-25份清水、5_10份矿泉水、2_8份海水和8-15份海盐卤水;
[0011]步骤二、将黄豆加入清水中浸泡后捞出,晾干0.5-1小时,得泡豆;
[0012]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泡豆加入矿泉水中,进行磨浆,得豆浆;
[0013]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豆浆与海水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海盐卤水,再加热至沸腾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点卤豆浆;
[0014]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处理得到的点卤豆浆进行成型处理,得到海水豆腐。
[0015]具体地,步骤一中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20份黄豆、20份清水、8份矿泉水、5份海水和11份海盐卤水。
[0016]具体地,步骤一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0.5-1.5: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优选地,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0017]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成型处理时点卤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不高于10°C。具体地,所述成型处理时点卤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0?9°C ;优选地,控制在6?9°C。
[0018]本发明的海水豆腐富含钾、钠、钙、镁、碘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口味独特,口感醇厚,同时具有预防癌症、美白护肤,降低血脂、血压,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填补国内豆制品制作方法上的空白,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传统豆制品,是高端豆制品养生的贵族产品,而且价格低廉。
[0019]本发明的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并保留了大豆中含有的天然成份,通过盐卤(海卤水)配备比例,烧制温度,磨制豆浆的粗细(本发明中豆浆的粗细控制)等工艺的结合,改变传统工艺豆制品制作过程中使用石膏点豆腐或者卤水点豆腐的方法,采用盐卤制作豆腐是豆制品的一革命性创新,用盐卤和矿泉水制作的豆腐传统豆腐营养价值明显增高,特别是微量元素钙、镁、铁、锌的含量大幅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海水豆腐,按重量份由20斤黄豆、20斤清水、8斤矿泉水、5斤海水和11斤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的,其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其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23]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20斤黄豆、20斤清水、8斤矿泉水、5斤海水和11斤海盐卤水;
[0024]步骤二、将黄豆加入清水中浸泡后捞出,晾干I小时,得泡豆;
[0025]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泡豆加入矿泉水中,进行磨浆,得豆浆;
[0026]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豆浆与海水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海盐卤水,再加热至沸腾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点卤豆浆;
[0027]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处理得到的点卤豆浆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处理时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6?9 °C,得到海水豆腐。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海水豆腐,按重量份由15斤黄豆、15斤清水、5斤矿泉水、3斤海水和8斤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的,其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其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30]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15斤黄豆、15斤清水、5斤矿泉水、3斤海水和8斤海盐卤水;
[0031]步骤二、将黄豆加入清水中浸泡后捞出,晾干0.6小时,得泡豆;
[0032]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泡豆加入矿泉水中,进行磨浆,得豆浆;
[0033]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豆浆与海水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海盐卤水,再加热至沸腾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点卤豆浆;[0034]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处理得到的豆浆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处理时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3?6 °C,得到海水豆腐。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海水豆腐,按重量份由25斤黄豆、25斤清水、10斤矿泉水、8斤海水和15斤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的,其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其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0037]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25斤黄豆、25斤清水、10斤矿泉水、8斤海水和15斤海盐卤水;
[0038]步骤二、将黄豆加入清水中浸泡后捞出,晾干I小时,得泡豆;
[0039]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泡豆加入矿泉水中,进行磨浆,得豆浆;
[0040]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豆浆与海水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海盐卤水,再加热至沸腾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点卤豆浆;
[0041]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处理得到的豆浆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处理时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I?3 °C,得到海水豆腐。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海水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15-25份黄豆、15-25份清水、5-10份矿泉水、2-8份海水和8-15份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20份黄豆、20份清水、8份矿泉水、5份海水和11份海盐卤水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0.5-1.5: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15-25份黄豆、15-25份清水、5-10份矿泉水、2-8份海水和8-15份海盐卤水; 步骤二、将黄豆加入清水中浸泡后捞出,晾干0.5-1小时,得泡豆;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泡豆加入矿泉水中,进行磨浆,得豆浆;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豆浆与海水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加入海盐齒水,再加热至沸腾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点卤豆浆; 步骤五、将经步骤四处理得到的点卤豆浆进行成型处理,得到海水豆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20份黄豆、20份清水、8份矿泉水、5份海水和11份海盐卤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0.5-1.5: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海盐卤水是按海盐卤与水的重量比为1: 10的比例配制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5、6或8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成型处理时点卤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不高于10°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水豆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成型处理时点卤豆浆的温度需要控制在0?9°C。
【文档编号】A23C20/02GK103766505SQ20141005090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宋子刚 申请人:宋子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