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溶性氧化锌微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334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尤其是一种猪饲料用氧化锌添加剂。



背景技术:

1989年,科学家首次提出,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药理剂量的氧化锌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在此后的20多年里,向仔猪饲料中添加药理剂量的氧化锌(2000~4000mg/kg)成为整个饲料行业解决腹泻的一种常用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药理剂量的氧化锌在防腹泻促生长方面,效果相当显著。

长期使用药理剂量氧化锌会引发很多负面效应,诸如对仔猪后期生长存在抑制作用、引起仔猪毛发粗乱卷曲、环境污染等。此外,由于氧化锌是一种两性物质且在胃酸中极易解离,当添加药理剂量的氧化锌时,大量的氧化锌会与胃酸反应,中和胃酸,引起胃中pH升高,影响胃中酶的活性,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不利影响。氧化锌防腹泻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肠道且主要是以氧化锌分子的形式发挥功效,而非以锌离子的形式发挥作用,然而大量氧化锌(90%以上)在胃中与胃酸反应生成锌离子,只有少量氧化锌分子到达肠道起到抗腹泻作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研究者发明了肠溶性氧化锌,该方案是采用肠溶性材料包覆氧化锌颗粒表面,利用肠溶性材料分段释放的特性,可以有效保护氧化锌不受胃酸中和,到达肠道时包衣材料会分解,氧化锌自然释放;肠溶性氧化锌可以代替普通氧化锌,减少氧化锌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断奶仔猪日粮中氧化锌的添加水平,减少猪粪便中残留的锌对土壤的不可逆污染。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肠溶性氧化锌仍然存在缺点,虽然肠溶性包衣层能够在肠道中溶解,但是由于断奶仔猪的肠道发育并不完善,且其正处于由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的适应阶段,而仔猪肠道重量仅为体重的3%~5%,因此采用通常的肠溶性材料制作的包衣层无法很好的在仔猪肠道中溶解,再加上仔猪肠道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导致仔猪不能很好的吸收被包衣包覆的氧化锌,容易导致部分氧化锌随仔猪粪便排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2318750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包被亚微米级饲料级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其包衣材料并未采用惯用的聚丙烯树脂,因为聚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抗酸、碱腐蚀的能力,难于在仔猪肠道中分解。而是采用了由马铃薯淀粉、乙基纤维素、无水乙醇以及硬脂酸镁混合而成的复合屏蔽剂作为包衣材料,从而加快了包衣的溶解速率。但是,乙基纤维素内羟基都已形成氢键,无定形区仅有少量的游离羟基,其在肠道中的溶解性仍然不强,且如果不采用聚丙烯树脂一类的聚合物作为包衣材料,包衣很容易出现破损,尤其是在包衣氧化锌与猪食搅拌和仔猪的咀嚼过程中。包衣破损的氧化锌与胃酸接触后即成为离子状态,无法进入肠道起到相应的作用。并且该制备包衣氧化锌的方法非常复杂,操作困难,成本高,难于在产业上推广。

纤维素具有在胃肠中均不易溶解的特性,但纤维素经过碱化处理后,能够与醚化剂反应,使得纤维素中的部分羟基被取代,醚化成极性基团,生成纤维素醚,从而易于在肠道中溶解,由于纤维素醚的溶解pH范围在3~12之间,而人的胃液pH值通常在0.9~1.8,因此,采用纤维素醚作为包衣的片剂在人的胃中不会溶解,而进入肠道后包衣缓慢溶解,其中的药剂成分得到释放,因此纤维素醚常被作为药物的包衣材料使用,以推迟并减缓人体对其中有效药物成分的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仔猪对氧化锌的有效利用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肠溶性氧化锌微丸。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肠溶性氧化锌微丸,由粒状氧化锌和肠溶性材料组成,所述粒状氧化锌包括氧化锌粉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性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组成:

发明人发现,由于初乳强大的缓冲容量,仔猪的胃液pH值相对较高(5~6)。缓冲容量高的胃液pH值可以让胃肠道菌从胃进入小肠和大肠,从而建立正常的胃肠道菌群环境,这对动物的长期健康是有益的。通常,胃部的主要有益细菌是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而在肠内则是混合菌群。在哺乳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里,胃液pH值降至约4,并且直到断奶后三至四个星期,仍维持在4。之后,胃液pH值逐渐下降,直到达到成熟猪水平(2~3)。

正由于断奶仔猪胃液pH值通常在4左右,因此纤维素醚可在仔猪的胃中发生缓慢的溶解(纤维素醚的溶解pH通常在3~12)。当在包衣材料中控制剂量添加适量的纤维素醚后,在包衣氧化锌进入仔猪的肠道之前,纤维素醚将会产生一定的溶解和溶胀,而其他肠溶性材料不会受到影响,保障了其中的氧化锌分子不与胃酸反应,但是由于纤维素醚在溶解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崩解性,其本身吸水后能膨胀,其溶解会使得包衣成为松散的结构,使得包衣氧化锌进入仔猪小肠后受碱性pH环境的影响包衣迅速破损,其中氧化锌成分很快被肠道吸收。且本发明的包衣不会产生裂纹、脱落等现象,保证了在配制猪食、仔猪咀嚼和在仔猪胃中时,包衣不会破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作为包衣材料具有成膜性能好,包衣时不易粘连的优点,包衣片在高温(80℃)、高湿度下也无相互粘连、发霉、外观变化及崩解延长等现象,贮存时抗湿效果也更加理想。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化学性质稳定,在作为本发明的肠溶性材料时,不会与其他肠溶性材料或粒状氧化锌中的辅料发生化学反应,且其在仔猪胃液中具有适宜的崩解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粒状氧化锌与肠溶性材料中固含物的质量比为:1:0.08~0.18。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案中,由于肠溶性材料中的纤维素醚部分会在仔猪胃中溶解,如果包衣太薄,可能会导致包衣在仔猪胃中即破损。而包衣太厚会延缓包衣在仔猪小肠中溶解速率,影响氧化锌的吸收。因此对包衣厚度有一定的要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料包括淀粉、崩解剂和粘结剂。更佳的,所述崩解剂为微晶纤维素,所述粘结剂为糊精。

本发明可按照常规的制备包衣氧化锌的步骤进行制备,例如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粒状氧化锌,将氧化锌粉、辅料、水按比例混合,用制丸机制得粒状氧化锌;

(2)将聚丙烯树脂、滑石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纤维素醚、质量浓度92~95%的酒精按比例混合制成包衣剂,注入包衣机;

(3)向包衣机中加入粒状氧化锌,启动包衣机,制得肠溶性氧化锌微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包衣坚韧不易破损;2)提高肠溶性氧化锌微丸在仔猪肠道中的溶解速率;3)制作工艺简单,易于产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肠溶性氧化锌微丸,由粒状氧化锌和肠溶性材料组成;

所述粒状氧化锌与肠溶性材料中固含物的百分比为1:0.13;

所述粒状氧化锌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锌粉70份,淀粉10份,糊精(粘结剂)5份,微晶纤维素(崩解剂)15份;

所述肠溶性材料由下述原料组成,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聚丙烯树脂4份,滑石粉4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份,纤维素醚3份,质量浓度95%的酒精80份。

采用以下方法制备上述肠溶性氧化锌微丸:

(1)制备粒状氧化锌,取氧化锌粉70份,淀粉10份,糊精(粘结剂)5份,微晶纤维素(崩解剂)15份,加入20份水,搅拌均匀,投入湿法混合抛丸机料斗,低温挤出机在40rpm转速,0.42mm孔径下挤出物料,再通过滚盘直径为700mm的滚圆机以300r/min转速滚圆氧化锌颗粒,生产完毕后,计量,打包,每包装25kg粒状氧化锌。

(2)取聚丙烯树脂4份,滑石粉4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份,纤维素醚3份,质量浓度95%的酒精80份,将聚丙烯树脂溶于酒精中,然后加入滑石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纤维素醚搅拌均匀,注入旋流流化制粒包衣机。

(3)将粒状氧化锌投放入所述旋流流化制粒包衣机,在风速30~35MHZ,进风口温度50℃,出风口温度35℃条件下进行包衣,包衣时长每批6小时,生产完毕后,计量,打包,得肠溶性氧化锌微丸成品。

实施例二:

肠溶性氧化锌微丸,由粒状氧化锌和肠溶性材料组成;

所述粒状氧化锌与肠溶性材料中固含物的百分比为1:0.27;

所述粒状氧化锌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氧化锌粉70份,淀粉10份,糊精(粘结剂)5份,微晶纤维素(崩解剂)15份;

所述肠溶性材料由下述原料组成,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聚丙烯树脂8份,滑石粉8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份,纤维素醚7份,质量浓度95%的酒精90份。

采用以下方法制备上述肠溶性氧化锌微丸:

(1)制备粒状氧化锌,取氧化锌粉70份,淀粉10份,糊精(粘结剂)5份,微晶纤维素(崩解剂)15份,加入20份水,搅拌均匀,投入湿法混合抛丸机料斗,低温挤出机在40rpm转速,0.42mm孔径下挤出物料,再通过滚盘直径为700mm的滚圆机以300r/min转速滚圆氧化锌颗粒,生产完毕后,计量,打包,每包装25kg粒状氧化锌。

(2)取聚丙烯树脂8份,滑石粉8份,邻苯二甲酸二乙酯4份,纤维素醚7份,质量浓度95%的酒精90份,将聚丙烯树脂溶于酒精中,然后加入滑石粉、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纤维素醚搅拌均匀,注入旋流流化制粒包衣机。

(3)将粒状氧化锌投放入所述旋流流化制粒包衣机,在风速30~35MHZ,进风口温度50℃,出风口温度35℃条件下进行包衣,包衣时长每批6小时,生产完毕后,计量,打包,得肠溶性氧化锌微丸成品。

用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所得的肠溶性氧化锌微丸饲喂断奶仔猪,验证其功能:

(1)实验组合:

实施例一所得肠溶性氧化锌按照肠溶性氧化锌的不同添加量设置了三个实验组,分别为:

实验组A1:300g/吨,

实验组B1:500g/吨,

实验组C1:800g/吨,

实施例二所得肠溶性氧化锌按照肠溶性氧化锌的不同添加量设置了三个实验组,分别为:

实验组A2:300g/吨,

实验组B2:500g/吨,

实验组C2:800g/吨,

对照组D、E、F为添加普通肠溶性氧化锌:

对照组D:300g/吨,

对照组E:500g/吨,

对照组F:800g/吨,

对照组G为添加普通氧化锌,添加量为2500g/吨。

(2)实验对象:21日龄断奶仔猪共1000头,对仔猪进行随机分为A1、B1、C1、A2、B2、C2、D、E、F、G共10组,每组100头。

(3)实验时间:14天。

(4)测试数据:日均采食量、均重、计算出日均总增重和料肉质量比。

(5)饲养管理:各组别的饲料配方除了氧化锌的添加不同外,其余成分均一致。实验期间,由专人负责饲养,环境条件保持一致,自由采食、饮水,进行常规的免疫和消毒,保持圈舍清洁卫生,观察生长情况,做好有关记录。36日龄进行空腹称重。

(6)结果:

表一:不同氧化锌添加剂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实验表明,普通肠溶性氧化锌即使是在低水平的添加量(300g/吨),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仍不受影响,料肉质量比与直接添加2500g/吨的高水平氧化锌的料肉质量比相当,并且还能促进仔猪的采食量,增加仔猪的日增重量。

而本发明的肠溶性氧化锌微丸在增加仔猪日增重和减少料肉质量比方面均要优于同水平添加量的普通肠溶性氧化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