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毛茶精制:选取乌巅白梗、一芽四叶的青茶制成毛茶,所述毛茶中水分含量控制在12%以下、茶梗含量控制在20%以下、非茶类杂质控制在0.2%以下;
步骤2:蔑篓制作:以楠竹条为材料,编制成带有底部的中空圆柱型蔑篓;
步骤3:蒸茶:将步骤1中毛茶原料放入蒸茶器皿中蒸制5~8分钟;
步骤4:压紧:在蔑篓内铺一层笋壳叶或粽叶,再将蒸好的毛茶通过入茶器装入蔑篓内并压紧捣实;
步骤5:封顶盖帽:将蔑篓与竹盖帽编为一体,并于通风处晾置3~6个月制成帽盒茶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蒸茶器皿为圆柱型铁制容器,其底部开有若干个直径为5~8mm小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茶器为圆锥型铁制容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蔑篓的中部采用宽度为8~9mm的篾条编制成中空圆柱型,其底部采用宽度为2~4mm的青蔑或细蔑编制成半球型并与中部圆柱型编制为一体形成蔑篓;所述步骤5中的竹盖帽采用宽度为2~4mm的青蔑或细蔑编制成半球型并与蔑篓编制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蔑篓内设置有6个或6个以上隔离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蔑篓外部设有三道外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盒茶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将蒸好的毛茶在蔑篓内压紧捣实至密度为0.7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