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豉油膏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7392阅读:46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豉油膏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经医学家、生理学家研究得知,黑豆的蛋白质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豆豉后,变得可溶并产生氨基酸,这些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食用后,可以不经过消化直接被肠粘膜吸收,帮助消化力减退和患有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消化吸收;而且豆豉中维生素B量含与黑豆熟豆相比明显提高,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无变化,有利于人体补充维生素。传统的豆豉产品包括鼓油、豆豉膏,其中豆豉膏的制备过程为:将豆豉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冷却后,舀入容器中。豆豉膏生产时间长、豆豉使用率低、有余渣而且工艺简陋、容易受外界细菌感染保存时间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豉油膏及其制作方法,一种豉油膏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豆鼓膏生产时间长、使用效率低、生产过程中有余渣的问题,也降低了被细菌感染的风险,使保存时间延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500~1000份、盐30~60份、糖100~200份、樟木油60~100份、水1500~2500份、白酒100~200份。

经优化,本发明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600~900份、盐35~55份、糖120~180份、樟木油70~90份、水1800~2200份、白酒120~180份。

进一步优化后,本发明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750份、盐45份、糖150份、樟木油75份、水2000份、白酒150份。

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所述一种豉油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的黑豆;

(2)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黑豆被煮开裂后取出,摊在多孔筛上,厚度为小于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

(3)调整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待黑豆充分自然发酵至表面布满霉毛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

(4)将洗去霉毛的豆放入锅中,加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

(5)将步骤(4)熬制的膏与樟木油、白酒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其转入不锈钢托盘中摊开;

(6)将托盘放入紫外消毒柜用紫外线杀毒4~8h,并伴有充分不断的搅拌,消毒完成后,再罐装密封,得到所需的豉油膏。

本发明中使用的白酒的度数为38~60%vol。

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室的温度为40~50℃,湿度为75%以上。

本发明密封罐装的过程在紫外消毒柜中紫外灯开启的状态下完成,如此可以保证细菌更少的进入罐装中,延长了豉油膏的保存时间,也保证了品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产品为黑褐色,浓香扑鼻,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采用本技术生产出来的豆豉油膏有生产时间短、营养成分高、无余渣而且工艺简单、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天然成分,具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猪、狗肉、羊肉、牛、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是一种很好的调味料。

本发明的产品中主要成分为黑豆,豆豉可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的功效。

本发明还使用樟木油,樟木油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本发明还使用白酒,白酒可以与发酵后的黑豆内的醋酸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酯化反应,形成油酯,使豉油膏具有酯香味;且白酒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进一步使豉油膏减少了细菌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500份、盐30份、糖100份、樟木油60份、水1500份、白酒100份。

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所述一种豉油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的黑豆;

(2)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黑豆被煮开裂后取出,摊在多孔筛上,厚度为小于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

(3)调整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发酵室的温度为40℃,湿度为75%以上,待黑豆充分自然发酵至表面布满霉毛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

(4)将洗去霉毛的豆放入锅中,加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

(5)将步骤(4)熬制的膏与樟木油、白酒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其转入不锈钢托盘中摊开;

(6)将托盘放入紫外消毒柜用紫外线杀毒4h,并伴有充分不断的搅拌,消毒完成后,再罐装密封,得到所需的豉油膏。

本发明中使用的白酒的度数为38%vol。

本发明密封罐装的过程在紫外消毒柜中紫外灯开启的状态下完成,如此可以保证细菌更少的进入罐装中,延长了豉油膏的保存时间,也保证了品质。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1000份、盐60份、糖200份、樟木油100份、水2500份、白酒200份。

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所述一种豉油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的黑豆;

(2)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黑豆被煮开裂后取出,摊在多孔筛上,厚度为小于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

(3)调整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待黑豆充分自然发酵至表面布满霉毛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

(4)将洗去霉毛的豆放入锅中,加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

(5)将步骤(4)熬制的膏与樟木油、白酒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其转入不锈钢托盘中摊开;

(6)将托盘放入紫外消毒柜用紫外线杀毒8h,并伴有充分不断的搅拌,消毒完成后,再罐装密封,得到所需的豉油膏。

本发明中使用的白酒的度数为60%vol。

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室的温度为50℃,湿度为75%以上。

本发明密封罐装的过程在紫外消毒柜中紫外灯开启的状态下完成,如此可以保证细菌更少的进入罐装中,延长了豉油膏的保存时间,也保证了品质。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600份、盐35份、糖120份、樟木油70份、水1800份、白酒120份。

根据以上配方,本发明所述一种豉油膏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有光泽、饱满、皮薄、颗粒均匀的黑豆;

(2)先把黑豆置锅中加水熬煮,待黑豆被煮开裂后取出,摊在多孔筛上,厚度为小于3厘米,移置发酵室,分层叠放;

(3)调整发酵室的温度和湿度,待黑豆充分自然发酵至表面布满霉毛后,取出,洗去豆面的霉毛;

(4)将洗去霉毛的豆放入锅中,加水、糖、盐熬出浓汁,捞出豆渣,继续以文火熬煮,浓缩成膏;

(5)将步骤(4)熬制的膏与樟木油、白酒充分搅拌混合后,将其转入不锈钢托盘中摊开;

(6)将托盘放入紫外消毒柜用紫外线杀毒6h,并伴有充分不断的搅拌,消毒完成后,再罐装密封,得到所需的豉油膏。

本发明中使用的白酒的度数为50%vol。

本发明中所述发酵室的温度为45℃,湿度为75%以上。

本发明密封罐装的过程在紫外消毒柜中紫外灯开启的状态下完成,如此可以保证细菌更少的进入罐装中,延长了豉油膏的保存时间,也保证了品质。

实施例4

本发明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900份、盐55份、糖180份、樟木油90份、水2200份、白酒180份。

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发明一种豉油膏,所述豉油膏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黑豆750份、盐45份、糖150份、樟木油75份、水2000份、白酒150份。

其它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5制作的豉油膏,为黑褐色,浓香扑鼻,长期保存油润如初,不发霉,不变味,不回潮,不稀烂;采用本技术生产出来的豆豉油膏有生产时间短、营养成分高、无余渣而且工艺简单、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天然成分,具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猪、狗肉、羊肉、牛、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是一种很好的调味料。

本发明的产品中主要成分为黑豆,豆豉可用于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的功效。

本发明还使用樟木油,樟木油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本发明还使用白酒,白酒可以与发酵后的黑豆内的醋酸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酯化反应,形成油酯,使豉油膏具有酯香味;且白酒也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进一步使豉油膏减少了细菌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