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调味盐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81456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盐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绿茶调味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盐业历史悠久,我国是全球原盐产能和产量最大的国家,2015年我国原盐产量在6000万吨左右,其中有大约1,000万吨用于食盐的制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只有烟草和食盐实行专营,由于盐产品不能跨区域流通,产品的产量和价格也受到管制,所以各地的制盐企业没有动力进行品种盐的研发,相较其他国家琳琅满目的食盐种类,我国食盐大多为袋装的加碘盐,食盐的种类稀少,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发展的需求。2017年1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盐改,盐改方案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盐业,食盐产品的价格放开政府管制,由企业根据成本、品质和供求情况自主确定。所以盐改方案实行后,食盐产品的价格会有剧烈变化,制盐企业也需要增加产品种类来吸引消费者。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是最先利用并生产茶的国家,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和对外贸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茶叶也是我国丘陵山区和西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与增加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为世界第一,近些年来,我国茶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名优茶产量上升明显,而中低档夏秋茶因其质差价低以及市场销路不畅的影响,从而造成每年都有大量中低档原料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严重影响了茶农的经济效益和产茶积极性。再加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采摘工短缺,工资上涨迅速,导致夏秋茶利润空间狭小,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不少地区出现茶农全年只采一季春茶的现状,使茶叶生产呈现出“春忙、夏松、秋闲、冬散”的现象,造成夏秋茶资源的大量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夏秋茶资源的大量损失和浪费,以及食用盐种类的单一,提供一种利用夏秋茶制作绿茶调味盐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茶调味盐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a、采摘夏秋茶树嫩捎一芽三四叶,摊放至茶叶片表面无水后,喷施护绿剂,再摊放至茶叶片表面无水,蒸汽杀青2-3min后,将茶叶片摊放冷却后放入烘箱85-90℃烘至含水量为3%-5%;

b、将烘干的茶叶片放入植物粉碎机粉碎,过40目筛,得茶粉;

c、将茶粉与精制盐按9:1的质量配比混合,并添加甜味剂6%-8%、酸味剂1%-1.5%混合均匀,经超微粉碎,即得。

所述甜味剂为木糖醇,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和苹果酸的等比例混合物。

所述步骤a具体为:于秋季采摘夏秋茶树嫩捎一芽三四叶鲜叶,摊放3-4小时至叶片表面无水,再喷施质量份数为1%-3%的碳酸钙作为护绿剂,再摊放至叶片表面无水,蒸汽杀青2min至叶片变色且叶梗折而不断,摊放至冷却后放入烘箱,85℃-90℃烘至含水量为3%-5%。

所述步骤b具体为:烘干的茶叶片冷却后放入植物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40目筛。

所述步骤c中超微粉碎使用的是北京燕山正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SC-701超微粉碎机。

本发明使用夏秋茶的一芽三四叶与精制盐混合后进行超微粉碎生产超微绿茶粉。超微绿茶粉的利用可以加大对夏秋茶的开发,提高茶园的年产量,调动茶农的积极性,实现茶农增收,茶业增效。本发明所使用的夏秋茶可使用机采,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紧缺矛盾,缩减投入成本。研究表明,被采摘的茶树的新梢生育规律受到采摘轮次的影响,随着采摘轮次的增加,茶树新梢的数量也会随着增加,从而增加茶叶产量。经过采摘的茶树新梢,其生长期缩短,轮次间的间隔时间也随之缩短,使茶树蓬面整齐,有助于茶树安全越冬和防止倒春寒。

本发明生产的超微绿茶粉除了诱人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外,茶中茶多酚、茶蛋白、茶多糖、咖啡碱、茶氧酸、茶色素等都具有保健作用。茶多酚类物质大约占茶叶干重的25%,是茶叶中含量最丰富、最具特征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儿茶素类、酚酸类、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黄酮等化合物等,其保健功效研究也比较广泛和深入,包括抗氧化、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辐射、抗病毒、抗菌、防龋护齿、防治溃疬、抗过敏等,而茶叶中另一种特殊成分茶氨酸则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改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增强抗癌药物的疗效等作用。茶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虽少,对人体却十分重要。

传统的冲泡茶并不能将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完全提取出来,部分维生素及绝大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以及部分矿物质等都留在茶渣里,因此其保健有效成分利用率较低。而本发明的超微绿茶粉采用较粗老的鲜叶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工艺将超微绿茶粉与精制盐混合加工制成绿茶调味盐,成功将“喝茶”转变为“吃茶”,通过实验对比发现超微茶粉中水浸出物含量高于40目的干茶粉,超微茶粉不仅能提高食用盐的风味增加其中的营养,且能扩大茶叶内销,充分利用夏秋茶,并提高食用盐的营养价值,对发展和利用我国茶叶与盐类资源有重要意义,且茶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制成绿茶调味盐后可以防止调味盐结块,保持其松散的粉末状态。

本发明超微绿茶粉的品质特点可归纳为:色泽绿、颗粒细、口感好。超微茶粉的生产不仅能够促进夏秋茶开发,提高茶园年产量,且增加了食用盐的风味与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于秋季(2016年10月8日)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长沙市高桥镇)采摘品系94-1一芽三、四叶鲜叶7斤,摊放3-4小时至表面无水,再喷施1%-3%的碳酸钙作为护绿剂,再摊放至表面无水。蒸汽杀青2-3min至叶片变色且叶梗折而不断,摊放至冷却后放入烘箱,85℃-90℃烘至足干,即含水量为3%-5%。干茶冷却后再放入植物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过40目筛,得茶粉。将茶粉与精制盐按9:1的质量比混合,再与甜味剂(木糖醇,添加量为6%-8%)、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1:1(质量),添加量为1%-1.5%)混合均匀,并放入超微粉碎机粉碎即得。超微粉碎机是北京燕山正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YSC-701超微粉碎机。

按照香气占10%,味道占70%,颜色占20%来打分,通过10个专业人员感官审评后进行打分评价,平均得分95分。

由此可知,本发明制成的绿茶调味盐色泽白绿色,呈粉末状,质地均匀,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绿茶的鲜爽的口感,味道鲜咸浓郁,香气纯正清香,不仅很好保留食用盐的咸味更增加了茶叶独有的味道和香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