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烘干机,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其对人们的身体有益。在茶叶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烘干程序。目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的烘干机基本是只有一次对茶叶的输送达到烘干效果,但是这方式不能完全的将茶叶烘干,并且不能将需要烘干的茶叶散开,现有中时常导致所烘干后的茶叶还是一块块的积在一起,导致下一道工序难以进行。茶叶在烘干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量的茶叶沫,这下茶叶沫需要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去除,延长了茶叶加工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烘干效果好、能及时去除茶叶沫的烘干设备。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机箱、若干组加热装置、风机和输送带,所述的机箱包括茶叶分散区,茶叶分散区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的风机自带风管,风机与茶叶分散区底部通过风管连通;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送滤网和电磁加热装置,送滤网倾斜交错设在机箱内,其三边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高度最低一边与机箱内壁存在空隙,相邻送滤网呈“八”字形布置,送滤网下方设有振动电机和茶叶沫收集槽,电磁加热装置交错安装在箱体左右两个侧壁上;所述的输送带设在箱体底部,输送带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进料斗下端设有翻板,翻板的正反两面均对称设有若干压力传感器。当翻板上方的茶叶到达一定质量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报警,操作人员根据报警信号180度翻转翻板,可使茶叶分批量进入机箱内烘干。
优选地,所述的茶叶沫收集槽与送滤网可拆卸连接,茶叶沫收集槽的内部设有静电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可吸附茶叶中的灰尘,茶叶沫与灰尘集中到茶叶沫收集槽内,定期拆卸茶叶沫收集装置对茶叶沫进行集中处理。
优选地,所述的风机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茶叶分散区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的送滤网的倾斜角度为17°~23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烘干机通过风机将茶叶分散地进入到烘干机机箱内,然后在电磁加热装置烘干的同时,通过振动的送滤网一边抖动茶叶一边向下运输茶叶,分散的茶叶更便于烘干;送滤网振动过程中,茶叶沫透过送滤网上的小孔落到茶叶沫收集槽中,烘干后输出的茶叶无需再进行筛选,加快茶叶加工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茶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机箱,2进料斗,3风机,4送滤网,5电磁加热装置,6振动电机,7茶叶沫收集槽,8输送带,11茶叶分散区,21翻板,22压力传感器,31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茶叶烘干机包括机箱1、若干组加热装置、风机3和输送带8。机箱1包括茶叶分散区11,茶叶分散区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进料斗下2端设有翻板21,翻板21的正反两面均对称设有三个压力传感器22,当翻板上方的茶叶到达设定质量时,压力传感器22发出信号报警或控制动力装置将翻板21翻转180度。风机3自带风管31,风管31连通茶叶反散区11,落入茶叶分散区11的茶叶在风机3的作用下分散地进入机箱1内。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送滤网4和电磁加热装置5,送滤网4倾斜交错设地与机箱1内壁的三个侧面焊接连接,倾斜角度为20度,高度最低的侧边与机箱内壁存在空隙,相邻的送滤网4呈“八”字形布置,送滤网4下方设有振动电机6和茶叶沫收集槽7,其中振动电机6与送滤网的一个侧边触碰连接,茶叶沫收集槽7通过卡扣和卡槽可拆卸地连接在送滤网4的下方,茶叶沫收集槽内还设有静电除尘装置(图中未标注),电磁加热装置5交错安装在箱体左右两个侧壁上。所述的输送带8设在箱体底部,输送带8的一端延伸至箱体外侧。
分散的茶叶进入机箱后,散落在最上层的送滤网4上,送滤网4在振动电机6的带动下不断地轻微振动,配合茶叶自身的重力慢慢向下滑落,一边滑落一边受到电磁加热装置烘烤,茶叶渐渐失去水分。又由于送滤网4不断地振动,茶叶中的茶叶沫透过送滤网4落入茶叶沫收集槽7内;茶叶中夹杂的灰尘则被静电除尘装置吸附。茶叶逐层下落,直至茶叶落入输送带8后被送出烘干机箱体,进行下一步加工。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