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大酒坛闷制蒜的腌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属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紫皮大蒜]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辣气,味辛辣。
大蒜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产生,尚含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酒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的目的,如何实现酒与大蒜相结合来进一步提高养生保健效果已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养生保健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开关柜过电压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酒坛闷制蒜的腌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原料:
选择蒜头饱满,无虫害,无发芽的的新鲜白皮大蒜作为原料;
(2)、原料处理:
剥掉大蒜的外皮,在清水中漂洗4-6小时,并除去大蒜上的一层薄膜,然后从清水中捞出大蒜,沥干水后,风干;
(3)、腌制配料的配制:
将辅配料与食盐按重量比1:3-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制备得到腌制配料;
(4)、腌制:
将制备得到的腌制配料与风干后的大蒜按重量比1:4-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到酒坛内,腌制40-70天;
(5)、调味:
加入占大蒜总重量1-10%的调味剂,搅拌均匀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的辅配料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纯粮白酒20-30份、石榴皮4-8份、枸杞子2-6份、丹参2-4份、何首乌3-9份、珍珠草2-6份、人参1-5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辅配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切碎,然后将切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和枸杞子、珍珠草全部清洗干净,晾干;
b、将晾干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枸杞子、珍珠草和白酒混合在一起,浸泡25-40天;
c、浸泡完成后,过滤即制备得到辅配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被切成截面积为0.5-1.5c㎡。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浸泡条件为15-30℃。
作为优选,所述的腌制配料的酒精度数为35-52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4)中,腌制条件为12-20℃。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调味剂采用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的腌制配料中所采用的原料的药理药效如下:
石榴皮: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之功效。常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何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人参:用于愈后恢复、增强体力、调节荷尔蒙、降低血糖和控制血压、控制肝指数和肝功能保健等;
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珍珠草:功能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
由上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腌制配料具有优异的保健养生作用,而且所采用的原料不具有有害成分,无任何毒副作用;
另外,本发明通过采用辅配料和食盐相配合对大蒜进行腌制,腌制出的大蒜在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的基础之上,又有效的融入了腌制配料的保健养生优点,无论男女老少,均可食用,保健养生效果好;
此外在制备过程中,所采用的调味剂为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均为天然调味剂,无任何毒害作用,不会损害人体,效果比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酒坛闷制蒜的腌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原料:
选择蒜头饱满,无虫害,无发芽的的新鲜白皮大蒜作为原料;
(2)、原料处理:
剥掉大蒜的外皮,在清水中漂洗5小时,并除去大蒜上的一层薄膜,然后从清水中捞出大蒜,沥干水后,风干;
(3)、腌制配料的配制:
将辅配料与食盐按重量比1:4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制备得到腌制配料;
(4)、腌制:
将制备得到的腌制配料与风干后的大蒜按重量比1:4-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到酒坛内,腌制50天;
(5)、调味:
加入占大蒜总重量5%的调味剂,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的步骤(3)中,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的辅配料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纯粮白酒25份、石榴皮6份、枸杞子4份、丹参3份、何首乌6份、珍珠草4份、人参3份。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辅配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切碎,然后将切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和枸杞子、珍珠草全部清洗干净,晾干;
b、将晾干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枸杞子、珍珠草和白酒混合在一起,浸泡30天;
c、浸泡完成后,过滤即制备得到辅配料。
所述的步骤a中,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被切成截面积为1.0c㎡。
所述的步骤b中,浸泡条件为20℃。
所述的腌制配料的酒精度数为42度。
所述的步骤(4)中,腌制条件为18℃。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调味剂采用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实施例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酒坛闷制蒜的腌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原料:
选择蒜头饱满,无虫害,无发芽的的新鲜白皮大蒜作为原料;
(2)、原料处理:
剥掉大蒜的外皮,在清水中漂洗4小时,并除去大蒜上的一层薄膜,然后从清水中捞出大蒜,沥干水后,风干;
(3)、腌制配料的配制:
将辅配料与食盐按重量比1: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制备得到腌制配料;
(4)、腌制:
将制备得到的腌制配料与风干后的大蒜按重量比1:4-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到酒坛内,腌制40天;
(5)、调味:
加入占大蒜总重量3%的调味剂,搅拌均匀即可。
所述的步骤(3)中,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的辅配料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纯粮白酒20份、石榴皮8份、枸杞子2份、丹参4份、何首乌3份、珍珠草6份、人参1份。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辅配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切碎,然后将切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和枸杞子、珍珠草全部清洗干净,晾干;
b、将晾干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枸杞子、珍珠草和白酒混合在一起,浸泡25天;
c、浸泡完成后,过滤即制备得到辅配料。
所述的步骤a中,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被切成截面积为0.5c㎡。
所述的步骤b中,浸泡条件为15℃。
所述的腌制配料的酒精度数为35度。
所述的步骤(4)中,腌制条件为20℃。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调味剂采用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实施例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酒坛闷制蒜的腌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原料:
选择蒜头饱满,无虫害,无发芽的的新鲜白皮大蒜作为原料;
(2)、原料处理:
剥掉大蒜的外皮,在清水中漂洗6小时,并除去大蒜上的一层薄膜,然后从清水中捞出大蒜,沥干水后,风干;
(3)、腌制配料的配制:
将辅配料与食盐按重量比1: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制备得到腌制配料;
(4)、腌制:
将制备得到的腌制配料与风干后的大蒜按重量比1:4-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装入到酒坛内,腌制70天;
(5)、调味:
加入占大蒜总重量7%的调味剂,搅拌均匀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3)中,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的辅配料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纯粮白酒30份、石榴皮4份、枸杞子6份、丹参3份、何首乌7份、珍珠草2份、人参5份。
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辅配料的制备方法为:
a、按照上述重量份数,将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切碎,然后将切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和枸杞子、珍珠草全部清洗干净,晾干;
b、将晾干后的石榴皮、丹参、何首乌、人参、枸杞子、珍珠草和白酒混合在一起,浸泡40天;
c、浸泡完成后,过滤即制备得到辅配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a中,石榴皮、丹参、何首乌和人参被切成截面积为1.5c㎡。
所述的步骤b中,浸泡条件为30℃。
所述的腌制配料的酒精度数为35度。
所述的步骤(4)中,腌制条件为20℃。
所述的步骤(5)中,所述的调味剂采用紫苏叶、花椒叶、小茴香叶、孜然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实施例4
张某,男,45岁,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患有血糖高、血压高疾病,通过食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大酒坛闷制蒜,连续食用25天,血糖和血压均恢复至正常标准值。
实施例5
李某,女,55岁,安徽省安庆市人,由于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心烦失眠、月经不调,通过食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大酒坛闷制蒜,连续食用30天,睡眠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月经也逐渐规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